我们眼中的彼此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的书店,马克思的书只有一排;而在北京,却有那么大一柜子。”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生黄佳平说。这个夏天,他参加了“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先后去了西安和北京。在離开北京的前一天,他特意冒着小雨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套《资本论》。
  
  
  同样是为了解大陆而来,黄佳平的队友钟启芸已经是第二次大陆行。从小喜欢历史和古籍的他,早在2004年刚上大一时就来过大陆,到过北京。“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以前的各个朝代写得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近代。所以我想自己来看看,有没有和课本不一样的地方。”
  钟启芸有点不好意思地承认,在第一次来之前,他想象北京是旧时上海滩的模样,街上还有来来往往的黄包车,至少也应该是传统乡村的样子。但各种见闻颠覆了他的想象。“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北京已经非常现代化。我没想到像长安街这么宽的马路,还是会塞车。”
  而当年牢牢定格在他脑中的画面,是北京随处可见的起重机,“似乎整个北京城都在赶着建设。”他笑言,“如今那些起重机不在北京,而是出现在了我刚去过的西安。”
  “来大陆的见闻,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个震撼。”他们的领队蓝博洲这样评价。蓝博洲是台湾统一联盟的副主席,同时也是岛内知名的作家。“对于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学生,可以感觉到他一路的抗拒、抵御跟挣扎,很有意思。他自己在找负面的东西,因为他看到了很多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除了震撼,让钟启芸印象深刻的还有人们的热情。“来了觉得这边很亲切,不会因为说你是台湾来的,就对你怎样。可在台湾的话,有些人知道你是大陆来的,会有些疏远。台湾社会上一直有这样一股声音和情绪,当然也不是全部——觉得和大陆接触,不太好。反倒大陆这边没有划分得那么清楚,更宽松一些。”
  5年之后再来,他感到北京更加现代化了。“之前来,首都机场还没有捷运(地铁),现在一下子进捷运出关,很有气势。”
  “北京的胡同还保留着许多,我想这是正确的方向。”他强调,“如果城市开发把所有的老地方都拆掉了,那后人只能看照片了。”
  他喜欢大陆的电视剧。“我有在网上视频里看《士兵突击》,喜欢许三多和钢七连。现在那个导演又拍了一个新作品,我的团长……对,《我的团长我的团》。”
  
  地理和历史学得不够好的弟弟曾问他:“我们念台湾史就好了嘛,干嘛要念那边的历史?”于是这一次,他把他15岁的弟弟也带来了,并带他去看了兵马俑。 “我告诉他,不管两岸未来怎样,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中国人都应该学这个。有文化有历史,人才会有归宿感。”钟启芸说。
  
  你眼中的我 我眼中的你
  
  相比往年,这次夏令营加大了两岸青年交流的比重。除了有大量的高校志愿者参与陪同,台湾学生们还分别走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与大陆的青年学子开展座谈和交流。
  两岸的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欢乐,有碰撞,也有感动。
  在人大,交流会的气氛格外轻松愉快。人大的学生们编了“三句半”来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让一些认为大陆学生较为“呆板”的同学,眼前一亮。几句强烈反映大学生共同经验的的俏皮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追了师姐追师妹”、 “衣服脏了怎么办?——反着穿!”。
  人大的志愿者陈晨,一直在做全程的陪同工作。在自由安排的时间里,他带着台湾学生们逛西单购物、唱KTV。唱歌之前,有台湾学生担心会不会唱不到一起。点完歌时一看很惊喜——双方点的,彼此都会唱。“后来有一首,只有台湾学生会唱,于是在场的台湾学生一起又歌又舞,唱得很HIGH。我们立即‘反击’,点了一首《嘻唰唰》,大陆学生一起唱。哈哈!他们也觉得很好玩。”
  陈晨说:“我们更多聊的是年轻人共同的话题,比如娱乐八卦。女生更热衷聊减肥。我们还聊到了就业,原来他们那也很多人考公务员。”
  素有精英意识的北大学生们设计了从就业、两岸教育、娱乐文化到城市规划、志愿服务甚至全球气候等议题,与台湾的青年们展开讨论。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曾南逸是“简体字VS.繁体字”一组的主持人,但让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台湾学生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开放心态,而是一件小事。
  他在带队过程中,鞋带曾经两次松开。有一名台湾的同学看到后对他说——“我教你一个方法,鞋带就不容易开啦!”,说完,很自然地弯下腰来帮他系好鞋带。“我很感动,”曾南逸说。“台湾的朋友都很随和。”
  台湾学生的谦和有礼,给大陆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北京交流的这几天,每当嘉宾在讲话前问好致意时,他们就会全场大声地热情回应:“好!”当讲座或讲话结束后,他们也都会不遗余力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便有些内容他们并不十分感兴趣。游览颐和园时,会有人会给热得脸通红的大陆同学扇扇子,并主动将阴凉的地方让给对方。
  而大陆学生最触动台湾学生的,则是他们的勤奋和拼劲。台湾的学生来到大陆,惊讶地发现图书馆还需要占座,大学里竟然开放通宵自习室。
  夏令营的领队之一、台湾知名的媒体人周荃说:“大陆青年更用功。台湾学生大概百分百有大学念。大陆的北大、清华是13亿人口的,而台湾的台大、清大是2300万人口的。大陆竞争这么激烈,因此只有优秀拔尖的人才有机会。但台湾学生会比较平均。书也念,但可能没有这边这么好,但可能更有创意,更活泼。”
  “对台湾学生来讲,大陆学生好用功,好优秀。很多台湾孩子都会想:同样都是大学生,同样都是20岁,他们能够这么优秀,我为什么不能?——于是都觉得回去要好好念书了。这是我希望他们能够碰撞出来的,每每都能够应验。他们自认为不足,这样就够了。”周荃说。
  而酷热的季节里,同龄人志愿者的热心服务也让台湾学生记忆深刻。钟启芸说:“台湾也有一些志愿性的社团,但人不那么多。听说明年世博会需要17万志愿者,现在已经有30万人报名,预计会达到100万。这个愿意为人付出的心,我觉得很好。”
  相比于大多数其他志愿者,人民大学政治系的研究生黄镰锋,对台湾和台湾青年了解得更深入一点。他曾经到台湾政治大学交流学习过。
  “台湾学生学习的压力没有我们大。台大的学生,站出去会有优越感,但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的学生,站出去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差距,更不用说有自惭形秽的感觉。这点跟大陆还是有所不同的。”
  他最有感触的一点,是台湾的孩子生活更加轻松,也更能够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里获得成就感——例如收集到全台湾所有的鱼种开个博物馆,或者甚至只是会泡一壶独特的好茶,就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可。
  “在台湾,父母不觉得孩子毕业就必须找到工作,可以慢慢找。另外,对工作的观念也不一样,他们上学时就开始打工,例如到小餐厅端盘子。所以毕业后就很容易接受我们不会接受的一些工作,不会那么挑拣。而如果我大学毕业,去当保安或当柜台服务员,” 黄镰锋说,“不单单是我接受不了,连这个社会都接受不了,会上报纸。”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在蓝博洲眼里,就80、90后的这代孩子而言,“他们成长的背景差不多,都吃麦当劳长大,因而有很多共同的经验。但他们(台湾学生)人没有来过,加上岛内跟西方长期的宣传,对大陆很难没有负面的看法。”
  志愿者陈晨带的团员大多是旅游专业的学生,之前他们几乎都没有接触过大陆学生。“当他们知道我们平时听周杰伦;看《康熙来了》,他们很吃惊——‘原来你对我们这么了解,但我对你们了解得很少’。他们平时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有关大陆的消息比较少,而且大多是负面的。”
  对此,在台湾学习过的黄镰锋深有体会。“他们看到的是经过《自由时报》筛选过的大陆。”他说,“《自由时报》里的大陆都是很丑陋的,很多车祸一类的消息。来北京后他们会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但像黄镰锋这样有机会去台湾交流的学生,终究还是少数。相比于台湾每年来大陆学习的学生,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少得多。大陆从1985年开始招收台湾学生,当前在大陆就读的台生约有7000名。但到目前为止,大陆学生赴台学习只限于短期的“研修”,而且,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认可的大陆学历,依然不被台湾认可。据《南方周末》报道,1996年时任台湾当局教育负责人吴京曾邀请学者探讨承认大陆部分高校学历的可行性,很快被李登辉叫停,并被免去职务。
  去年年底,台湾教育当局计划在“三限六不”的原则下,最快于2009年9月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学习。“三限六不”对赴台学生的人数、学校以及专业提出限定,并包括不享有健康保险、不得打工兼职以及毕业后不得在台湾就业等。
  在前不久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表示应该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求学,承认大陆学历。7月19号,台湾主管两岸事务的“陆委会”的副主委表示,目前不考虑放宽“三限六不”原则。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青年交流的周荃认为,“如果想让两岸的青年们更好地交流,真正的重点,应该是政府进一步开放两岸的学生交换学习,以及学历的认证。两地接受彼此的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对方去吸收对方的精华。”去年,她刚刚组织了一批医学院学生到大陆来交流,卫生部批准了台湾医生的大陆行医资格。
  “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靠年轻一代。让两岸的年轻人没有隔阂,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该扛在肩膀上的。未来两岸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只要他们没有隔阂,能够讲共同的语言,未来怎么发展,就看他们的福气了。”周荃说。
  蓝博洲已经连续多年带青年团到大陆,只想让两岸的年轻人能更多地了解彼此。“至于能产生的影响,这很难说。”他说,“年轻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我就知道你不值钱等
秋天,鲍鱼忙着产卵(luǎn),很少吃东西,连累带饿的,瘦(shòu)得不行。春天就不一样了。这时候,鲍鱼闲(xiàn)来没事,把自己养得胖乎乎的,到了四五月份,就是人们捕捉鲍鱼的最好时机了。要知道,捕鲍鱼是为了吃,鲍鱼的肉可是很鲜美的哟。      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    白熊又叫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它的皮下有一层厚厚的油,学名叫脂肪(zhīfàng),能够维持体温;它的身子里还有一种能
“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降低病死率,病人能康复,社会就不会恐慌。”“我现在也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2月20日,结束重症监护室查房之后,护目镜和口罩在李兰娟院士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道印痕深深打动了网友,讓人直呼心疼。  73岁的李兰娟,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达武汉,每天行程满档
一个高校的宿管阿姨,温暖了整个杭州城  最近,从杭州媒体开始,乃至微博热搜,都在热传“杭电徐阿姨”的故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27号楼的宿管员徐根娣,有一个“过人的本领”——她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能叫出全部691名学生的名字,甚至看到学生的背影就能叫出名字。并且还能报出宿舍号、学院、班级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徐阿姨还义务为同学们缝缝补补,为孩子
彩云之南,轻风徐徐,起伏的乌蒙山沐浴在苍绿之中,盘旋的公路在山间时而向上蜿蜒,时而向下延伸。山与山之间一片片相对平坦的土地上,是农民种植的一望无际的经济作物,或是烤烟、中药材树,或是蔬菜、花卉,或是杉木林和成片的马铃薯……    2008年初夏,进入“入滇锁钥”曲靖市,这个农业大市的田园风光便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脑海。近年来,在中央连续重视和加大“三农”投资力度的背景下,曲靖市坚持不懈地把解决“三农”
深夜,当其他动物睡觉时,夏洛还在它的网上干活。它首先拆掉靠近中心的几根圆线,留下辐线支撑整张网。它这样工作,八条腿帮了大忙,它的牙齿也帮了忙。它爱结网,是结网的专家。一只蜘蛛能吐好几种丝。它用粗的干丝做底线,用有黏性的丝做捕捉昆虫的线——它们会粘住昆虫,把它们捉住。夏洛决定用它的干丝织出新的字。  “如果我用有黏性的丝织‘了不起’这几个字,”它想,“甲虫来了就会粘在上面,把字弄坏。”  “现在让我
枫fēnɡ叶yè,枫fēnɡ叶yè  我wǒ问wèn你nǐ  你nǐ的de小xiǎo手shǒu掌zhǎnɡ  为wèi什shén么me这zhè样yànɡ红hónɡ?  啪pā啪pā啪pā  啪pā啪pā啪pā  歡huān迎yínɡ秋qiū姑ɡū娘niɑnɡ  拍pāi手shǒu拍pāi红hónɡ了le。
期刊
美国射击运动名将马修·埃蒙斯从14岁开始参加比赛,随后获奖无数,很快成长为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这如同烟花般看似完美的征程却是马修·埃蒙斯命运多舛的开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步枪三姿决赛中,他在前九枪已领先第二名三环之多的情况下,却在最后一枪鬼使神差的打到了别人靶上,与冠军失之交臂。在之后的两届奥运会上,马修·埃蒙斯同样没能摆脱最后一枪的梦魇,都是在成績领先的情况下打出不可思议的最后一枪,甚至让他
调皮的汉字等
寒风压松低,庭前空留枝,覆几层雪衣。  我拢了拢斗篷,抬眸望见一角飞檐。先生不喜金钉木漆,偏爱青壁灰瓦,门环也陋极,无兽首以饰。我上前轻扣,叠指而敲。少顷,有童子寒衣提燈来迎,稚声唤道:“先生令你进去呢。”  我随他入内,甫入孔庙,须先过“状元桥”。桥以汉白玉作槛,每侧扶手上立有九只小狮,下看静水无声,颇为清澈。水中浮一小碗,传说掷币于内,就可受财神青眼待,而行过状元桥,必能金榜题名。我拿了几张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