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在人际交往、生活以及学习环境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适应,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不容忽略的,部分學生对于新环境适应的速度比较慢,而在快节奏的教育环境中,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关键词】卫生高职院校 ; 新生 ; 心理健康状况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3-02
卫生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招生規模以及招生标准导致其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导致了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种自卑的心理。了解卫生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火丁;并通过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能够控制新生负面心理倾向的恶化,从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以及调节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针对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分析。
一、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相关因素
相关统计学调查指出,卫生高职院校中约有10%新生存在心理问题[1],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较好的情况,能够快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新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强迫症状、敏感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方面,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其心理健康问题反而比较轻[2]。这可能与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为普通中学的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重点中学学生。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性格内向的人比较不擅长于人际交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并且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速度较缓。
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各方面影响,其中包括性别差异、独生子女、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条件、家族病史、疾病史、成长状况、家庭和谐以及近期重大生活变故等方面的影响。男性从性格上来说比较顽强,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而女性的情绪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掩饰能力,此外,女性由于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会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此外,女性心思细腻,心里活动丰富,依赖性较强,当面对他人的评价时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因此,女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较高。独生子女大多数来自城市或城镇,而非独生子女多来自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城市学生妇女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能够关心和爱护子女,给予他们帮助;而农村学生则相反,导致其容易出现自卑、抑制等心理问题。
二、改善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以及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要不断完善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构建比较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定期对卫生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抽查和定时检查,保障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同时定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同时需要适当调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件和次数,例如添加心理教育的时间[3],增加心理健康咨询次数。由于卫生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其具有专业性、封闭性以及制度性等特征,因此,在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择需要提高卫生高职院校员工的专业素质、技能以及服务意识,并不断加强对卫生高职院校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效果。
2.重视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和观察
学生心理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需要具备实际性和时效性,也就是指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选择与其情况类似的案例,能够开导学生,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自身心理状况的认知和理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绘画的方式是最佳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形式,通过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深度。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针对性
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教学目的,促使学生对于教学目标进行更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自我调节方法,能够提高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多增加一些人际关系、网络环境、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教学;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更加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视针对性以及浓缩性的渗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例如根据新生心理调查结果,分析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个性特征,能够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引导新生适用校园环境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开学后,辅导员与班主任要给予新生人文关怀,并引导新生适应校园环境,并投入到新的校园生活中,并让新生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将高中时的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并不断完善自身,自身的学习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在校园生活乃至未来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新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稚琳,侯永生.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3):243-245.
[2]曾天德,王凯旋.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4,27(5):404-406.
[3]王菊.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6(4):153-154.
【关键词】卫生高职院校 ; 新生 ; 心理健康状况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3-02
卫生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招生規模以及招生标准导致其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导致了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种自卑的心理。了解卫生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火丁;并通过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能够控制新生负面心理倾向的恶化,从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以及调节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针对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分析。
一、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相关因素
相关统计学调查指出,卫生高职院校中约有10%新生存在心理问题[1],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较好的情况,能够快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新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强迫症状、敏感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方面,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其心理健康问题反而比较轻[2]。这可能与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为普通中学的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重点中学学生。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性格内向的人比较不擅长于人际交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并且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速度较缓。
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各方面影响,其中包括性别差异、独生子女、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条件、家族病史、疾病史、成长状况、家庭和谐以及近期重大生活变故等方面的影响。男性从性格上来说比较顽强,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而女性的情绪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掩饰能力,此外,女性由于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会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此外,女性心思细腻,心里活动丰富,依赖性较强,当面对他人的评价时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因此,女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较高。独生子女大多数来自城市或城镇,而非独生子女多来自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城市学生妇女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能够关心和爱护子女,给予他们帮助;而农村学生则相反,导致其容易出现自卑、抑制等心理问题。
二、改善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以及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要不断完善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构建比较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定期对卫生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抽查和定时检查,保障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同时定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同时需要适当调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件和次数,例如添加心理教育的时间[3],增加心理健康咨询次数。由于卫生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其具有专业性、封闭性以及制度性等特征,因此,在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择需要提高卫生高职院校员工的专业素质、技能以及服务意识,并不断加强对卫生高职院校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卫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效果。
2.重视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和观察
学生心理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需要具备实际性和时效性,也就是指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选择与其情况类似的案例,能够开导学生,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自身心理状况的认知和理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绘画的方式是最佳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形式,通过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深度。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针对性
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教学目的,促使学生对于教学目标进行更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自我调节方法,能够提高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多增加一些人际关系、网络环境、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教学;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更加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视针对性以及浓缩性的渗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例如根据新生心理调查结果,分析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个性特征,能够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引导新生适用校园环境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开学后,辅导员与班主任要给予新生人文关怀,并引导新生适应校园环境,并投入到新的校园生活中,并让新生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将高中时的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并不断完善自身,自身的学习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在校园生活乃至未来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新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稚琳,侯永生.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3):243-245.
[2]曾天德,王凯旋.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4,27(5):404-406.
[3]王菊.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6(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