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关系分析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取得了高速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所伴生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显著增长。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高新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也随之由工业产品制造中心转化为信息、服务、商业中心。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地,自然也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地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新城市不断出现,原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能源消费自然迅速增长,能源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能源供求的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而能源匮乏,则反过来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耗的关系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始终保持在14%到17%之间,发展极其缓慢。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2009年,就已经达到了46.59%。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至70%之间为高速发展期间,因此,今后的几十年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在1993年之前,我国的能源还能自给自足,之后能源缺口则不断加大。今年八月份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更是首次超过美国,能源压力巨大。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世界总量的37.4%。同时,能源使用效率偏低,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同样严峻。
  三、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
  城市化本质上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表现为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则表现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能源作为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一種要素,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消费量必然受到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扩大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首先,人口和经济集中能够方便经济活动实现技术和资金的外部性,进而带动资本形成以及提高生产率。其次,城市化可以深化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化的以上影响都能导致就能导致经济总量的扩大,而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影响到能源消费。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一国的产业结构中心的演变遵循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这种动态调整过程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城市化能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原因就在于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实现人均收入的提高,正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后期,第三产业将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第二产业对能源的消耗总量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能源消耗程度最低。因此,城市化可以通过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
  (三)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城市经济活动频繁,同样可以带动技术的创新。首先,城市具有专业化的优势,众多专业化企业聚集在城市,共享劳动力市场、信息等资源,方便各领域人才的交流,从而有利于技术革新。其次,城市具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对教育投入较多,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密切,降低机会和交易成本,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技术的产生。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如前所述,城市化对能源需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能源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结构逐步优化。于此同时,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中国应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资源环境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状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根据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和能源消费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遵守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进程不宜过快。
  (2)倡导节能减排,提高居民节能意识。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其他文献
讨论幺环上的一种群具体作用的G-等变代数K-群(本文只定义前两个群,其它高阶群将见我们的后续文章),这与通常熟知的经典情形(见[1,3])不相同,这里群在环上的作用相对于经典情
摘 要:學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正式开端,通过学前教育培养儿童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十分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更加关注在如何学前教育中激发儿童探索兴趣。本文从学前游戏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到儿童的身心认知规律、行为特点,对如何在学前游戏教学中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教学;儿童特点;探索兴趣  对于儿童而言,使用单一的说理、讲授式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中往往是
假期,我和爱人外出旅行.旅店的隔壁住着一对夫妻,妻子年轻、时尚、漂亮,丈夫高高的个子,白白净净,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很斯文.他们和我们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不一样的是,这对中年
期刊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于职高生的学
图 G 的 A 2-dominating 集合是 G 的顶点的集合 D 以便 V (G) 的每个顶点|D 在 D 有至少二位邻居。图 G 的一个全部的外部独立人士的统治集合是 G 的顶点的集合 D 以便 G 的
就目前加油站的运行而言,过分依赖石油企业的支持,忽视市场环境需求的满足,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通病.针对此种问题,应当在明确加油站核心竞争力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之上,展开具有一
期刊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成都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该系统具有相当的
摘要: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要高度关注小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让小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一、个性兴趣的发现与培养  首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课外爱做些什么活动,爱看些什么书,爱与哪些人交往等都是教师应当了解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倾向。因为“兴趣是生长中的
昨日,从单位同事孩子的强化训练书本上再一次看到席慕容先生的《雾里》这篇文章。  “我仿佛走在雾里。我知道在我周遭是一个无边无际辽阔深远的世界,可是我总是没有办法看到它的全貌,除了就在我眼前的小小角落以外,其他的就都只能隐约感觉出一些模糊的轮廓了……”  一直喜欢她的文字,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被她温情、细腻的笔调深深吸引。喜欢她散文里“怎样的”心情,弥散着淡淡忧伤、轻轻惆怅的句子,总会沉醉其中。喜欢她
期刊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进行了详细探讨,无论是工程的项目管理还是施工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在寻求创新发展模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