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术语德译的几个问题研讨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美学术语的德语翻译就像其他西语翻译一样,明显晚于美学作品(艺术品)在西方的传播--那是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的情形。这绝不是由于西方对中华美学没有了解的兴趣,而是翻译的格外艰难所致,尤其是作为中华美学核心的术语翻译,这个艰难来自中德美学术语之间的极度不对应。中德美学术语在语词构成、内涵定位和外延指向上都呈现出明显差异乃至对立的情形,如此这般的不对应是其他人文领域(哲学、宗教等)不曾具有的。如此,翻译的出路就不可能在异化,而只能在归化翻译上。归化不但体现在对出发语实际含义(即字外意)的捕捉上,也体现在对目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笔者医院自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对稳定期局限型和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采用自体表皮微粒移植治疗共30例.
患者男性,54岁,已婚.因反复口腔糜烂3年,生殖器破溃,关节、双眼疼痛2个月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口腔、左侧舌缘出现灰白色糜烂面,进刺激性食物后疼痛,未予重视,后糜烂面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需求量大。再生水灌溉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增产技术,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通过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亚群的平衡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BP患者血清、疱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