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et抗体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肝癌的活体成像研究

来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靶向近红外荧光成像为肝癌的精准诊疗带来了重要的契机,而且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在肝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靶向c-Met的近红外荧光探针SHRmAb-IR800进行肝癌的活体成像研究.方法 从TCGA和HPA数据库中获取并分析c-Met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信息.通过Western Blot分析人肝癌细胞系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共聚焦成像实验评估SHRmAb-IR800与肝癌细胞的体外特异结合能力.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进行活体成像分析,并量化SHRmAb-IR800的成像肿瘤背景比.结果 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肝癌中的c-Met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Western Blot分析也显示人肝癌细胞系表达c-Met蛋白.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成像实验均显示探针能特异性靶向c-Met阳性的人源肝癌细胞株;肝癌皮下瘤模型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显示靶向探针在皮下瘤的聚集显著高于对照探针(P<0.05),并且探针在96 h的成像肿瘤背景比达到(2.01±0.18).结论 本研究发现靶向c-Met近红外探针能够特异识别c-Met阳性的肝癌细胞和组织,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在肝癌的手术导航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患者男,40岁,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n 131I治疗后5年,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升高2个月”就诊。患者于2014年9月在本科行3 700 MBqn 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治疗前TNM分期:T1N1M0),治疗前停服左甲状腺素钠片3周后检测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n
期刊
目的:探讨n 99Tcn m标记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纳米抗体(NM-01)的SPECT/CT显像探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PD-L1表达的价值。n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为NSCLC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61.9±11.0)岁]。用放射性核素n 99Tcn m标记NM-01,患者注射n 99Tcn m-NM-01[剂量为(359.
患者女,24岁,因“胸骨体疼痛3个月余,检查发现胸骨体肿瘤2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胸骨体中段可见一包块,质中,无红肿及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感染扩散情况,行胸部增强CT检查及n 18F-FDG PET/CT显像(图1)。为明确肿块性质,行B超引导下胸骨体肿物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病理考虑为球孢子菌性肉芽肿(图2)。后予以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次,每次200 mg)抗真菌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平扫+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所致肠梗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后肠梗阻症状缓解率,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28例,中位年龄51.5岁.患者整体肠梗阻缓解率为74.5%(76/102),术后接受化疗或者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为45%(45/102),术后接受减瘤手术为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用于诊断脾脏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23例脾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脾脏病变穿刺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明确诊断17例(73.9%),病理描述性诊断6例(26.1%).并发症有腹腔出血(8.7%,2/23)、穿刺部位疼痛(21.7%,5/23)、腹胀(4.3%,1/23)、发热(4.3%,1/23),无死亡病例.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组织学穿刺活检术用于穿刺脾脏病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
目的 探讨反流压与基础血压的比值与患者球囊闭塞试验中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是否存在关系;构建以反流压与基础血压比值定量评估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行性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住院进行球囊闭塞试验的患者73例,平均年龄46.4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36例.术中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分为症状阳性组共14例,阴性组59例;并测量反流压数据与基础血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各项反流压数据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阳性组与阴性
目的 研究自动乳房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的边缘特征对于诊断女性乳腺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230个结节)的术前手持式超声(HHUS)和ABVS资料,HHUS主要观察肿块的边缘、形态、生长方位、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特征及肿块的相关特征、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特征.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 HHUS的边缘恶性特征、HHUS的所有特征、ABVS冠状面的边缘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临床常用的热消融技术,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术后恢复快和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部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常用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虽然该技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但对于部分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如何科学预防和有效治疗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文章系统复习文献并结合本中心经验,对肺部恶性肿瘤热消融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女性患者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以及风险预后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因胸痛入住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并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维吾尔族患者,共557例.其中女性组98例,男性组45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病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组BMI指数、血肌酐水平、肌钙蛋白峰值等均低于男性组,而D-二聚体、NT-proBNP峰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功能不全比率、以及
目的 观察介入置管行臭氧水低压灌注冲洗治疗胸/腹腔感染合并外瘘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因手术或外伤导致胸/腹腔感染合并外瘘形成的患者,其中14例检出1~4种细菌,在DSA引导下介入置管行瘘道臭氧水低压灌注持续冲洗,部分患者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炎性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住院期间7例治愈,8例临床症状好转,1例因炎症侵蚀大血管并发大出血死亡.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值均﹤0.05).抗生素使用天数占总住院天数的31.56%,抗生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