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儿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患儿近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急性CNS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2组患儿临床资料与其近期预后间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

301例患儿纳入研究,近期预后良好组278例(92.36%),预后不良组23例(7.64%)。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前病程、发热总时间、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血钙值、早期意识障碍、多次惊厥发作、惊厥性癫

持续状态、脑膜刺激征阳性、肌力异常、脑电图(EEG)重度异常、颅脑影像学(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或磁共振成像)异常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意识障碍(OR=4.885,95%CI:1.523~15.670,P=0.008)、多次惊厥发作(OR=6.352,95%CI:1.905~21.178,P=0.003)、EEG重度异常(OR=4.269,95%CI:1.708~10.666,P=0.002)、颅脑影像学异常(OR=9.740,95%CI:2.360~40.192,P=0.002)。

结论

早期意识障碍、多次惊厥发作、EEG重度异常、颅脑影像学异常是小儿急性CNS病毒感染近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乡地区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地区脑瘫儿童问卷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出生日期在2005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的脑瘫儿童。同时选取与脑瘫患儿匹配的3例健康儿童设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本地区儿童脑瘫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新乡地区脑瘫儿童孕期及新生儿期高危因素:孕期相关因素有母亲营养状态、孕期阴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病、异常产史(χ2=2.313、13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分布特征,了解其热点突变位点及区域。方法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首先对30例宁夏地区PKU患者PAH基因6个热点突变外显子3,5,6,7,11,12进行测序,对未检出突变的患者再进行外显子1,2,4,8,9,10,13测序。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方法对于通过测序方法未能明确突变基因型的患者进行外显子大片段缺失突变检测。结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致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36例以肺炎起病的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男20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13岁[(4.5±2.7)岁];所有病例于入院6 h内接受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下采用经麻醉喉罩入路进镜方式,观察堵塞范围,经活检孔道吸引或钳出塑形。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特点。结果36例患儿均以肺炎起病,12例伴有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而需呼吸支持,病程3~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质量控制一直是个挑战;美、英、欧、澳大利亚先后于2008年至2015年发布了脑炎诊断、治疗指南,对于指导临床医师处理病毒性脑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综合上述指南并复习相关文献,介绍病毒性脑炎的定义、分类、病因、辅助检查、处理步骤及治疗方案,并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雌鼠下丘脑KiSS1基因表达,分析KiSS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mRNA表达变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探讨靶向沉默KiSS1基因对性发育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21日龄Sprague-Dawley雌鼠9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干扰病毒组、病毒对照组、9 g/L盐水对照组。干扰病毒组侧脑室注射携带KiSS1-微RNA(mic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各期中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6~14岁的哮喘患儿79例,其中急性发作期25例,慢性持续期28例,缓解期26例。简单随机抽样选取健康儿童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FeNO和肺功能,分析FeNO和肺功能在各组受试对象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比较其FeNO与肺功能指标
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TS)患儿的常见染色体核型的分布,探讨不同核型之间患儿的诊断年龄与身高标准差分值(HSD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经染色体核型确诊的TS患儿(≤18.0岁)资料,包括诊断年龄和HSDS等,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均数之间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S中有4种常见染色体核型:45,X(87/273例,31.
目的对60例惊厥及发育落后且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改变的患儿进行基因筛查,并分析芳香基硫酸酯酶A(ARSA)基因突变者临床表现及头颅MRI表现。方法收集患儿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第2代测序技术对60例怀疑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基因阳性患儿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头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儿中,15例存在基因突变,携带7种ARSA基因突变位点,其中3种与
弹性髓内针(ESIN)技术在儿童长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该技术突出优点为手术创伤小,而且不损伤儿童长骨的生长板。对ESIN固定技术的良好理解及对儿童骨折特殊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是取得ESIN良好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现讨论ESIN固定技术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特点,总结该技术在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介绍目前ESIN技术在治疗儿童股骨、胫腓骨、肱骨、尺桡骨、锁骨及掌骨的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microRNA-206(miR-206)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5例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及25名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s,经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后提取总RNA,反转录成互补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B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