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该时间内接受检查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92.3±46.1)和(59.9±12.8),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17.3±1.7)和(4.9±0.8),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4.1±0.6)和(0.2±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明显提升,P<0.05,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的第4、12、24小时以及3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三种指标检查结果为: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在4~12h间呈逐渐上升趋,在12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在4~24h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4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使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在各种临床心血管危重症中最为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是其主要病因,不仅会导致患者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出现,在病情快速恶化的同时,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检验中应该努力保证确诊及时、准确,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才能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提高,使患者死亡率得到有效降低。在临床中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如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接受检查的9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分析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价值,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试验研究,将其作为实验组,然后同样随机选取该时间内接受检查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9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6岁,平均年龄为(64.67±2.1)岁,对照组中男性体检者47例,女性体检者43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5岁,平均年龄为(64.34±1.9)岁。本次研究已上报伦理委员会,并得到所有研究对象签字同意,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选择标准:①患者所患急性心肌梗塞符合WHO与国际心脏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①局部外伤明显、肝肾功能病变以及胸膜功能病变的患者;②患有精神异常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二)方法
  在接受检查前嘱咐所有对照组患者维持空腹状态,对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抽取,控制5mL的抽取量,对静脉血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5min,控制3000r/min的转速,使用自动免疫定量分析仪对患者的血肌肌钙蛋白和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进行检验;在检验前,实验组患者需要通过抗凝、抗血小板以及溶栓等操作进行常规治疗,在治疗后的4、12、24h以及3d后分别对患者的三种治疗指标进行测试与记录,抽取的血量、离心操作、离心时间、离心速度与对照组操作方法相同,从中抽取血清500μL,并且使用子弹头冻存管进行保存,将其放置在冰箱中,将冰箱温度调至-20℃,然后对其进行水浴加热,最后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检验。
  (三)观察指标
  比較两组患者总心肌肌钙蛋白、总超敏C反应蛋白、总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以及实验组患者以上指标在接受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变化,结合对比结果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在表达测量数据时使用(x-±s),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需要P<0.05。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对比
  经过检测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4.1±0.6)和(0.2±0.2),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17.3±1.7)和(4.9±0.8),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92.3±46.1)和(59.9±12.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明显提升,P<0.05,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二)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三种检验指标对比情况
  在接受治疗后的第4、12、24小时以及3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三种指标检查结果为: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在4~12h间呈逐渐上升趋,在12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在4~24h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4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详情见表2。


  (三)讨论
  经过归纳,急性心肌梗塞可以分为氧需求量增加和心肌氧供应量受限两个方面的基本病因,大多情况是由于人体心肌氧需求量无法通过心肌得到有效满足导致的。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具有病情恶化速度快、发病急、病情危重以及高致死率等特点,应该尽量保证诊断以及治疗的及时准确,才能使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使该种疾病的致死率降低。在以往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大多依靠CK-MB、LDH/LDH2等生化指标以及心电图检查,但是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CK-MB、LDH/ LDH2等生化指标虽然能够找出导致患者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来源,但是其诊断灵敏度不足,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整体诊断效果,而心电图检查会有ST段时低时高、T波段高的现象出现,从而无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随着医学工作者不断深入的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会在不同程度上损伤心肌细胞,并且使其出现游离现象,这些心肌细胞的损伤会对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产生影响,并且梗死的心肌细胞会向外周血中进行大量化学物质的释放,所以,对外周血进行检验,确定其化学物质含量,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为了对外周血中梗死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进行检验,可以对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方法进行利用,血清肌红蛋白属于亚铁血红蛋白的一种,主要在人体的心肌和横纹肌中产生,能够在肌细胞中发挥储存氧气和转运氧气的作用。一般来说人体在剧烈运动和出现骨骼肌损伤后会明显的提升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来说,很容易就能够将激烈运动因素排除,所以,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过程中血清肌红蛋白可以作为重要的诊断标准。另外,现阶段临床医学中公认的最为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就是患者体内的血清肌钙蛋白,主要在骨骼肌内和心肌内产生,能够在患者发病的4至6小时内快速进入血液而且在血液中进行大约8天储存和积累,不仅会使感染肌肉损伤的几率降低,并且还能够对细微心肌损伤进行准确检测,所以,其肌钙蛋白特异度极高,同时其检验灵敏度也相对较高,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心肌梗死程度和范围,利用上述两项检测指标,不仅能够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拥有更高的准确率,还能够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并且进行比较能够得出以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92.3±46.1)和(59.9±12.8),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17.3±1.7)和(4.9±0.8),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4.1±0.6)和(0.2±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明显提升,P<0.05,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的第4、12、24小时以及3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三种指标检查结果为: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在4~12h间呈逐渐上升趋,在12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在4~24h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4h~3d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李波生、季银焕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使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将其检验结果作为指标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温运明. AM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2013,000(011):238-239,240.
  [2]陈建文,CHENJian-wen.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27):5540-5541.
  [3]赵秀清.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设备,2017(S1):146-147.
  [4]王宇.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15(65):120.
  [5]王宇.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
  [6]陈玉玉,张秋桂,颜向军. 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的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7]刘星,盛进,李子锋,et al. 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与降钙素原检测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评估多发伤患者预后[J]. 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23-25.
  [8]刘行超,曾桂芬,高云,等. 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C]// 粤桂琼检验医学新进展学术大会. 2013.
  [9]王玉琛,陈仁涉,黎健,等. 人血清肌紅蛋白酶免疫固相测定法的改进[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83,06(4):206-209.
  [10]马逸,尚士芹,杨瑞峰.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Ⅰ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004):513-5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正在经历网络化、日常化转向,以阅读场景的改变为核心机制,以社交、多元、碎片、日常、互动、去中心为基本特征。“后阅读”是与新媒体、新需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后”意味着对传统阅读的批判与反思。与传统阅读方式相对应,“后阅读”强调阅读方式的全方位转向,不只是阅读形式的转,更是阅读功能和阅读内涵的转变。在“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用户接受习惯以及传播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己经深深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2013年4月,央视新闻官方微信正式推出,在此之后,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络微信公众号、个人微信公众号都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的评论伴随着媒介融合与微信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发展。笔者主要通过微信公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 A 股市场的研究,结合自身对于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关于投资的可行性建议。对于投资者,我 们的建议是理性投资,注意分析环境、把握时机;对于监管部门,应当正确引导投资者行为,及时调控非理性投资的不良影响,促进股 市稳健发展,以望对股民理性投资以及 A 股市场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A 股市场;交易风险评估模型;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作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媒体,要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体验。电视台视频后期剪辑是创作出高质量节目的关键一环,在电视媒体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视频剪辑依然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必须加大创新。文章分析了视频后期剪辑创新技巧的重要性,并深入探究了实际的编辑手法和技巧,最后阐述了电视台视频后期制作剪辑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升电视台节目制作效果。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视频
期刊
摘要:在愈加碎片化和虚拟化的信息、环境中,对真实的渴求、对平凡个体的关注,以及对复杂变动时代的感知需求,让非虚构写作这种集文学性、真实性、故事化等诸多因素于一身的文体,自2010年以来从中国文学界席卷新闻业,并在新媒体端呈现出新的面貌,即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凭借技术的赋权开始以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身份发声书写,而如“真实故事计划”这种承载普通大众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也应运而生,其UGC式的非虚构内容生产
期刊
摘要:《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南曲剧本,主要描写了官家小姐杜丽娘与柳梦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故 事中的杜丽娘是一位为爱成痴,主体意识较强的女性,为进一步探究剧本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文献分析等方法 以女主人公杜丽娘为例,从自然天性的张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意识的历史局限性三方面探讨主人公的自我意识觉醒关键词:牡丹亭;女性意识;汤显祖;自然天性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同时也拥有越来越多的对外交流活动。而互联网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就是国际经贸合作,近年来,各大外贸企业不断提升对国际汉语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优化汉语国际教育应该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所以,更加体现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教育质量会对国际经贸的发展情况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国际经贸合作中汉语国际教
期刊
摘要:《触不可及》这个名字起初是作为一部史诗级的法国影片为人们所知的,这部电影在 2011 年法国上映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连续九个月高居票房榜首并一举拿下了当时法国的票房冠军。在 2019 岁末,中国观众们终于惊喜的在电影院中见到了它 名字相同的孪生兄弟——美国版《触不可及》。两部电影合力塑造了一个完整又感人的故事,它向我们展现了乐观和善良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关键词:乐
期刊
摘要: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城镇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与房地产泡沫的重要指标,不仅需关注绝对水平,还应关注演变趋势,并就相关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电脑屏幕视角下,打开软件分析:1998-2017 年全国房价收入比数据,通过时空维度分析,发现此期间我 国房价收入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区域差异较大。而利用 1998-2016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GDP、人均 GDP、城镇化率、 失业率和科研权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工程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高,才能为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本文简单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管理原则,并且分析了施工现场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优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