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的窦性心律(窦律)维持作用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住院准备房颤复律且符合入选标准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用胺碘酮+厄贝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结果 试验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7%与41.9%,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48.6±4.6)mm与(51.5±4.2)mm,P<0.05].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发与LAD(OR 1.242)和是否使用厄贝沙坦(OR 0.226)有关.结论 LAD是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的评价与结论是否正确,科技期刊在审读科学论文,并决定是否刊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科学研究设计中选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得当。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翻转课堂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的角色互换,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堂学习空间。英语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要内容,教学时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由被动的学习知识转向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求了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
期刊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东西方患病率相同,反映人群老化,心血管病负担加重.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临床病程与预后影响很大.房颤成为HCM治疗的棘手问题,特别年轻患者,需要一致的循证治疗策略.尽管HCM房颤的循证依据不多,近期证据提示,新的治疗方法给某些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房颤的病理生理学,特别是遗传性心脏病
期刊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半胱胺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6)、安慰剂对照组(n=8)、阿托伐他汀组(n=10)和孟鲁司特组(n=10).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孟鲁司特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5 mg·kg·d)和孟鲁司特(1 mg·kg·d),继续高脂饮食4周.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生物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家和人民所重视。因此,生物学教学一直受到教育界师生的关注。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学习是提高学生高中生物兴趣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析新时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持续改进与调整,高中生物的地位逐步提高,生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替米沙坦对电压依赖性的Kv1.3和Kv1.5的阻断作用,探讨替米沙坦对此类通道的阻断可能具有的临床作用.方法 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Kv1.3和Kv1.5钾通道电流,不同浓度灌流观察其对电流影响.结果 (1)替米沙坦浓度依赖性的阻断Kv1.3通道,其阻断的IC50是2.05 μmol/L.替米沙坦对Kv1.3电流的阻断具有电压依赖性.(2)替米沙坦浓度依赖件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心慌、头晕2个月,我院门诊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于2008年3月12日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查体有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肺呼吸音偏低、对称,未扪及干湿性啰音.余无异常.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一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我国现阶段学校教学来说是一种高质量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继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去开展自主学习。同时也能更好的去将教育的根本要求发展到位,及时准确地去应对教育部对学科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来说相对较为抽象而且实验性较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
期刊
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代表着心血管影像医学发展的前沿.自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影像科医生,与心血管医生及磁共振物理学家合作,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期刊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是不吸烟人群的3倍。积极控烟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编辑胡大一教授在第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戒烟论坛上呼吁公众重视吸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并号召广大的心血管病医生主动承担劝阻吸烟者戒烟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