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与探槽揭示1976年河北唐山Ms7.8地震发震构造晚第四纪强震活动特征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发生在中国华北平原北部的唐山Ms7.8地震是中国东部近300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该次地震发生之后,诸多学者报道了展布在唐山市南侧长约8~11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带由十余条NE方向、具右旋走滑特征的地表破裂呈左阶型式组成,总体走向NE30°,最大右旋位移1.5~2-3m,多数地段的垂直位移0.5~0.7m。此外,众多学者对该次地震的形变特征、震源破裂参数、唐山地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和发震构造、唐山市古地震现象、深部构造、以及唐山断裂带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我国地电场观测始于1966年邢台6.8级地震前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先后建成了由100多个台站组成的数字化地电场观测网,开展了中国大陆地电场背景变化探测及主要活动断裂带、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震中位置: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2.3°N,93.1&#17
引言人们对于地震预报的期待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强烈的。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从1971年开始,几乎每五年实施一次采用被称之为"特尔斐预测法"(汇集专家们的意见预测未来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主要地震前后,都观测到了较为显著的重力变化,祝意青等人根据重力点值、重力场变化曾给出这些地震中期预测意见。渭河断陷盆地地理位置特殊,受青藏块体、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02时02分;
地幔过渡带是指全球性的410km和660km间断面之间的部分,其中660km的间断面是上、下地幔的分界线.过渡带内地震波速度异常和间断面的起伏特征是探测地幔温度,其化学组分以及相关
通过陆地GPS连续观测网,伴随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发生,观测到了在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东方向最大达5.3m的地形变。东北地方太平洋沿岸还大范围出现超过1m的沉降,使该地
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在利用重力仪高采样率资料发现了地震前的不明原因、台风引起的地脉动信号以及地球自身的地脉动(hum)等信号。其中利用重力仪观测到的地震前的不明原因的高频
根据《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条列》规定,经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环境科
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