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枪毙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沙家浜》中“胡傳魁”的原型是胡肇汉。他生于湖南,曾是国民党杂牌部队的散兵。抗战时,他拉起一支队伍占山为王,后被中共抗日武装收编,但不久叛变,在日、蒋、汪之间纵横捭阖,反复无常。抗战胜利后,胡肇汉投靠国民党,盘踞在阳澄湖地区,残害中共军民,民愤极大。
  1949年4月,解放军挺进江南,胡肇汉逃跑。公安部门一直煞费苦心地追查他的下落。不久,胡肇汉手下的大队长前来自首,说胡肇汉在阳澄村有一个小老婆,并交待了接头暗号。
  公安机关在阳澄村找到了这个女人,经调查,发现胡肇汉在上海浦东有一个交往甚密的王姓同乡。随后,公安人员化装成跑单帮的,在上海找到了这个王姓同乡。王姓同乡不敢说出胡肇汉的去向,但他的妻子为了以后过安定的生活,立功心切,逼着丈夫交待了胡肇汉已经去港台并与国民党取得联系的情况。
  不久,王姓同乡提供消息:“胡肇汉已经回来了。”
  原来,胡肇汉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丁治磐接了头,并被委任为江苏省反共救国军第二纵队司令官,这回他潜回大陆,想要大干一场。
  我公安人员迅速作出反应,趁胡肇汉在王姓同乡家开会之际,将其包围,当场活捉胡肇汉及同党20余人,收缴冲锋枪200支,机枪若干挺,子弹数十箱,防止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1951年,恶贯满盈的胡肇汉被枪毙。■
其他文献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礼仪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养成,方能事半功倍。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分析了幼儿行为礼仪教育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这几年间,越来越多人投入到对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中。儿童的说谎行为随着研究者的不断研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及理论支持。而这些研究为我们教育者及家长带来了许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