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凝胶体系中制备了纳米级的锶铁氧体磁性微粒,该磁性微粒组成为30%SrFe12O19和70%SiO2(质量百分含量).对该微粒进行了XRD分析,利用VSM对样品进行了磁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凝胶体系中制备了纳米级的锶铁氧体磁性微粒,该磁性微粒组成为30%SrFe12O19和70%SiO2(质量百分含量).对该微粒进行了XRD分析,利用VSM对样品进行了磁性能研究.研究表明,相对于共沉淀法制备的纯锶铁氧体微粒,在SiO2凝胶体系中制备的SrM微粒仍保持为六方磁铅石型结构,但是粒径明显降低,850℃烧结样品的粒径约为31 nm;且内禀矫顽力Hc有了显著的提高,850℃烧结样品的内禀矫顽力达到518.4 kA/m,而比饱和磁化强度则有所下降.并对其磁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
其他文献
采用Nb与Nb2O5固-固反应制备低价铌氧化物粉末,用正交试验法及方差分析对制备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阳极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所研制的电容器阳极比容69 500μF·V
采用先驱体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receramic polymer impregnation pyrolysis,PIP)制备了短切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基透波复合材料(SiO2f/Si3N4-BN),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界面特性进行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退火工艺制备了纳米双相(Nd,Pr)2Fe14B/α-Fe型磁体,研究了Nb和Zr的添加对磁体磁性能、微观结构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和Zr可提高α-Fe相的晶
采用SiC/Si3N4陶瓷先驱体聚硅氮烷连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研究了连接温度、连接压力、浸渍/裂解增强处理对连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0℃~1400℃温度范围内,连接强度先升
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rBi4Ti4O15(SBTi)/Ag铁电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测量样品的介电温度谱.结果
采用相场方法对二元合金的定向凝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以Ni-Cu合金为例,展示了界面形态的演化过程,研究了相场参数对界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厚度的减小,晶体生长形态由
研究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Ⅲ)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灯丝放电PiⅢ和射频辉光放电PⅢ对基体表面进行氮离子注入后的改性效果.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