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 模块”炼就高技能人才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交通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铁路、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随着公路交通事业持续发展和养护需求高潮的来临,从事一线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也在持续上升。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在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培养出满足公路及桥梁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管理等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创新了“导师制 模块制”人才培养模式,为道路桥梁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
  创新模式为模块制夯实基础
  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办学30多年来的主干专业,也是浙江省的品牌专业。近年来,随着浙江省轨道建设、公路建设逐步发展,行业对人才要求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施工员、技术员,更是高精尖的技师人才。”系主任毛刚说。
  那么如何培养高、精、尖技师人才?该专业提出了“导师制 模块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导师制 模块制”是指学生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后在第五年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分为多个综合性的模块进行分组学习,培养优秀技师。每组10名学生,1名导师,每个模块持续学习1个月。
  由于在整个模块学习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在于关键点的指导和帮助,再加上模块知识综合性强,所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在高级工阶段的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的问题以及知识点死记硬背等弊端,提高学生在技师模块中的学习效率,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4 2”课堂教学模式,即4节理论课加2节提问课。任课教师在前4节课上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后面2节课则交由学生自主提问,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再由教师统一解答。
  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逼着”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原先“填鸭式”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在模块学习阶段奠定自我学习的基础。王迎春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说:“以前每次我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是觉得事不关己,只要到考试前背背知识点就够了,结果根本没有理解知识。‘4 2 ’模式的实行,既可以‘逼着’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也能让我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重温知识点。”
  至今已经完成5个模块学习的一名学生就是“4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受益者,这种学习锻炼了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他告诉记者:“其实,刚开始接触到这样的课堂模式时,我觉得很痛苦,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听讲’,并不擅长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等我进入技师培养阶段,不管是模块学习,还是小组合作都需要自主学习和主动合作,老师只在一些难点和疑点上进行点拨指导,这时才觉得‘4 2’课堂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培养一个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就如同建造一栋大楼,必须夯实基础。要想在后期的模块学习中游刃有余,必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英团队为导师制保驾护航
  师资强则学校强,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就是大师。师资的作用不言而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是“导师制 模块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利用现有师资引进人才,打造了一支集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于一体的“双师型”导师制队伍。他们不仅能够从事专业理论教学,还能进行专业技能指导;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技能实习的示范者。一些导师还在技能大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如该校毛刚老师和姚浩刚老师曾在全国交通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了教师组第二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导师们还积极参与行业各项工作。一起完成了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安全培训教材的编写、完成了浙江省养护公路工题库的开发以及协助企业完成造价清单和定额计算项目的制作。所有的导师都具备高级以上职称,具备高级技师职业、公路行业考评员资格,同时具备交通行业造价师、检测工程师、建造师等从业资格。
  导师们除了能够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技能水平在行业也属于专家水平,还能带领学生到企业的施工现场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实践。不久前,路桥系的专业导师王莲娣就带着几名技师层次学生一起去了宁夏银川参与一家企业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
  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今年把40多名学生分配到各个施工现场,通过从事基础性的专业工作进行现场实地学习。在实习现场,每个点都会有专门的带队师傅,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场的无缝对接,每个施工现场都配备了指导教师,每个老师在指导一个项目之前都要先了解项目情况,并学习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还要求部分老师跟学生一样驻点学习,清楚了解企业的施工过程和管理,进而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他们是技师,更是老师。在“导师制 模块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们精益求精,严控每一个环节。从学生的态度和基础能力开始把关,“系里有个学生在第一次考核时只考了27分,后来补考了两次,一次35分,一次50分,像这类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被淘汰。”毛刚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模块培养中还制订了淘汰原则,除了淘汰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还有两类学生:一是态度上认识到位,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二是态度和行动都到位的,但实际能力欠缺的。淘汰制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导师们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往行业输送名副其实的技师放在第一位。
  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正是有了这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的保驾护航, “导师制 模块制”才成为人才培养模式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严格评价提高人才契合度
  “导师制 模块制”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高精尖的道路桥梁工程技师人才为目标,争取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人才。为了提高人才与行业的契合度,该模式除了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共同完成某一个工程方案,除了提升方案水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组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会协调沟通。
  在这个模式中还有一套完整而又严格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后都需接受导师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考核。以浙江省目前正在建造的道路工程为基础做一个工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参加每月一次的答辩,答辩过关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模块学习。在所有模块学习结束以后,学校邀请行业权威人士参照企业模式要求对学生的技师能力做一个评定,作为学生毕业后拿到技师等级工证书的依据。
  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同时具备精湛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才能在行业中发光发彩。因此该模式通过实训化和小组化的形式,完善教学器具和设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2012年的全国交通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中,浙江公路技师学院试验工代表队延续了从2008年开始三次蝉联团体赛一等奖的出色成绩。
  检验一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关键看培养的人才就业质量如何。已毕业3年的耿哲在去温岭市一家大型市政工程公司工作后不久,就参加了2个大型项目的技术管理与合同计量管理工作。他说:“正是学校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让我能够在进入公司后不久就迅速地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公司领导非常信任他的能力,愿意把一些大型的特色文化工程全权交到他手中。
  去年刚毕业的吴思露如今已是浙江省第二测绘院的正式员工。回想在学校的日子,她表示很怀念也很珍惜,导师们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认真的态度,以及和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工程方案时的点点滴滴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学校的模块化、小组化学习教会了我跟别人分工合作,懂得同事间共同协作对完成工作的重要性。”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每年都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像耿哲和吴思露这样优秀的毕业生,为浙江省的交通事业发展补充技能与素质并重的生力军。。
其他文献
近日,承德技师学院为2015级“3 4”本科贯通培养班新生舉办了开班典礼。本届本科贯通培养班招收电气技术应用和机械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共120名新生。  承德市教育局肖俊泉副局长,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靳会龙副院长,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李河宗副院长,承德技师学院的相关领导及近200位新生家长应邀出席并观摩了典礼。开班典礼由承德技师学院张新启副院长主持。  承德市教育局肖俊泉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调研结果,分析研究近年该校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的学业与就业情况,针对该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现代农药行业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相关建议,供华南农业大学乃至国内其他农业院校实施专业改革借鉴。  关键词:农药行业 专业改革 就业 人才培养  随着农药行业的高速发展,植物保护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
摘 要:随着传播媒介和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学校信息宣传的理念也逐步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面对受众心理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如何创新学校信息宣传思路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阐述受众心理学视阈下学校信息宣传的新思路。  关键词:受众心理学 信息宣传 思路  从2008年开始,笔者就是学校一名小小的信息员。还记得第一篇信息来源于一次感动:学
摘 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是促使校企结合的坚实一步。实现优秀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对市场营销专业从“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 应市教育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1.推动高职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也最
微课的表现形式,除了视频还可以是动画。基于微课开发动画,是在介绍每一个知识点时,使用动画的形式来阐释和说明,并使之符合微课的基本特征。与视频相比,动画具有更好的吸引力,是微课制作中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普法教育工作中,基于微课来开发宣传动画,能够为普法教育、政策宣传提供良好的宣传渠道,起到很好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一、《漫话〈工伤保险条例〉》动画宣传片的开发背景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
近日,西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质监局、教育局、商务局共同组织开展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合作备忘签字仪式,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校作为全市6所人才培养合作院校之一与组织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西安市人民政府,省市质监、教育、商务等职能部门及签约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了签约启动仪式。  政校双方在以下方面形成合作备忘:一是共建质量教育培訓基地,培养高素质的质量技术人才;二
日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2016年学生实习就业洽谈会在学院体育馆三楼顺利举行。洽谈会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来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药学技术、园林技术、烹饪酒管等专业的540余名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对97家企业提供的1500多个岗位进行“挑选”。学生人数与岗位需求比例为1:3,供不应求。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院长洪春林在洽谈会讲话中指出:“与往年相比,此次实习就业洽谈会呈现出四大新趋势:一是在‘经济新常态’的环
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是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曲阜中医药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为例,阐述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的意义  要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在中职学校中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能够帮助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尽快完成对职业教育教
香港理想教育集团清华园教育研究院院长谭青才亲自主持,由电商运营总监李卫华任组长成立的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调研组,对中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对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电子商务实训技能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现就相关初步结果与大家分享。  一、现状及问题描述  1.中专电商专业学生现状  中专电子商务专业,从电子商务授课情况及通过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沟通来看,目前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双平台”建设,探讨如何推动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产学研服务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 双平台 建设  课 题:基金项目: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政校企行协同育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学院‘双平台’建设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401240。  一、选题与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