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环保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环保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这几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环保教育呢?作为具有“绿色学校”称号的幼儿园,我们更是把绿色环保教育作为我们的园本特色。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注重渗透环保的教育,特别是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班 主题环保 教育
一、通过主题“保护环境”,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童话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及《瓜瓜吃瓜》这两则故事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幼儿懂得了如果一个人只图个人方便而不顾公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在语言教学活动《报纸的烦恼》中让幼儿懂得报纸有再次利用的价值,不能乱扔废纸,在主题活动中的我们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里的,并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污水的照片,讲解《伤心的鲤鱼》故事,向幼儿说明我们人类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工厂和生活用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湖海洋中,会造成许多河流、湖泊的污染,以至于有水也不能用,好多小鱼、小虾会毒死……通过活动中的议论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激发幼儿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既丰富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意结合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组织一些活动,可使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也有明显改变。
二、通过主题区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区域活动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丰富区域的同时,我们时时不忘废物利用,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服装设计师》《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回收站》等开展出许多有趣的区域活动,我们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无毒害的废品,我尝试开设了"环保加工厂",在这一区域内分别类地摆放幼儿收集的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保鲜膜和卷筒只芯等材料,在有趣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这些废品制作一些玩具、挂饰、环保时装,变废为宝。在这些“环保制作”的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并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装饰,不但美化了我们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起到了向家长宣传尽量减少污染的作用。在“体能区”里,我们用“旺仔”瓶子做成梅花桩,在用废布做成有趣的圈网,把小可乐瓶当保龄球,用挂历纸卷三节棍、硬纸板制作飞盘等。“动手区”,装饰各种塑料瓶,并利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做动物头饰,在科学区里,我们用各种纸杯做成打电话、纸杯转等,总之,每个区域我们都投放了废旧物品,让幼儿知道垃圾可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真正起到对环保教育的效果。
三、在主题活动中将幼儿生活习惯相结合进行环保教育
从感知入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生态与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配合。我们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洁环境的目的出发,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在教师的示范几同伴榜样作用中尝试参与保护环境活动。如在自理能力方面,引导幼儿注意衣服的整洁、手脸的干净,教育幼儿经常洗澡、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如折叠衣服、摆放被子等,帮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认识自身清洁及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又如:幼儿用餐,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我们针对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完自己的饭菜,开展“爱惜粮食不浪费”活动,展示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图片资料。让幼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为什么?在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认识到纸巾会制造许多的垃圾,而小手帕脏了可以洗干净重新使用"的道理,知道了这些“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主题环境教育的活动来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做好环保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这些独特的技能及个性特征是幼儿园值得挖掘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取得家长的配合,是开展环保专题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瘫,不乱丢瓜皮纸屑,要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2)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3)向家长介绍新动态,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使
家长成为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通过家长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
通过本学期开展的一系列保护环境主题活动,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幼儿而言,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环保教育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具有现实的深远意义。
参与文献
[1] 《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
[2] 《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武志同编著
[3] 纲要(试行)》
【关键词】大班 主题环保 教育
一、通过主题“保护环境”,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童话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及《瓜瓜吃瓜》这两则故事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幼儿懂得了如果一个人只图个人方便而不顾公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在语言教学活动《报纸的烦恼》中让幼儿懂得报纸有再次利用的价值,不能乱扔废纸,在主题活动中的我们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里的,并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污水的照片,讲解《伤心的鲤鱼》故事,向幼儿说明我们人类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工厂和生活用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湖海洋中,会造成许多河流、湖泊的污染,以至于有水也不能用,好多小鱼、小虾会毒死……通过活动中的议论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激发幼儿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既丰富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意结合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组织一些活动,可使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也有明显改变。
二、通过主题区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区域活动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丰富区域的同时,我们时时不忘废物利用,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服装设计师》《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回收站》等开展出许多有趣的区域活动,我们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无毒害的废品,我尝试开设了"环保加工厂",在这一区域内分别类地摆放幼儿收集的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保鲜膜和卷筒只芯等材料,在有趣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这些废品制作一些玩具、挂饰、环保时装,变废为宝。在这些“环保制作”的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并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装饰,不但美化了我们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起到了向家长宣传尽量减少污染的作用。在“体能区”里,我们用“旺仔”瓶子做成梅花桩,在用废布做成有趣的圈网,把小可乐瓶当保龄球,用挂历纸卷三节棍、硬纸板制作飞盘等。“动手区”,装饰各种塑料瓶,并利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做动物头饰,在科学区里,我们用各种纸杯做成打电话、纸杯转等,总之,每个区域我们都投放了废旧物品,让幼儿知道垃圾可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真正起到对环保教育的效果。
三、在主题活动中将幼儿生活习惯相结合进行环保教育
从感知入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生态与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配合。我们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洁环境的目的出发,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在教师的示范几同伴榜样作用中尝试参与保护环境活动。如在自理能力方面,引导幼儿注意衣服的整洁、手脸的干净,教育幼儿经常洗澡、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如折叠衣服、摆放被子等,帮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认识自身清洁及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又如:幼儿用餐,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我们针对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完自己的饭菜,开展“爱惜粮食不浪费”活动,展示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图片资料。让幼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为什么?在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认识到纸巾会制造许多的垃圾,而小手帕脏了可以洗干净重新使用"的道理,知道了这些“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主题环境教育的活动来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做好环保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这些独特的技能及个性特征是幼儿园值得挖掘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取得家长的配合,是开展环保专题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瘫,不乱丢瓜皮纸屑,要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2)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3)向家长介绍新动态,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使
家长成为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通过家长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
通过本学期开展的一系列保护环境主题活动,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幼儿而言,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环保教育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具有现实的深远意义。
参与文献
[1] 《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
[2] 《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武志同编著
[3] 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