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不必自卑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家里穷,我考取了省重点中学,父母七拼八凑勉强拿出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到了新学校,我觉得自己像外星人,同学们的谈话我插不上嘴,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也没有财力参加。于是,我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让我的心情越发沉重,不知如何解脱。
  王新海
  答:我提些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及时识别压力源有时人们感到有沉重的压力感与紧张感,并感到被其包围,却忽略了究竟是哪些事情或想法正在威胁自己。遇到上述情况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我在担心什么?我的哪些愿望和需求没有获得满足?什么事情让我觉得难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挫折、内心的冲突、某些信念等,都可能成为压力感的来源,只有找到源头才可能真正解决它。
  阅读人物传记成功人士的背后,大都有常人没有的挫折和闲苦。读读名人传记,能帮助你从他人的人生经历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也许,你会突然认识到,家境贫寒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积极寻求帮助没有人是一个孤岛,人人都需要支持和帮助。同时,你要明白,求助并非依赖,独立也不意味着孤军奋战。我们既要热心助人,又要善于求助他人。
  学会缓解矛盾冲突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的大小不足以决定人的适应结果,原因在于我们是否运用了较为有效的方式来对付压力。酗酒、吸烟、自责、沉迷于网络不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不妨想一想:就目前处境而言,我能够做些什么让自己感到好受些。
  合理的归因方式人们常会对事情的结果做出某种解释,而单一、片面的解释往往导致自我挫败,如骂自己笨或命不好,这样会失去努力的信心。事实上,事物的发生很少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面对失败或不如意,不要作单一的归因,苛刻而绝对化地要求自己,也是对心灵的残害。
  正确看待贫困家庭贫困不是你的错,它并不能反映你的人品、学绩和能力。另外,贫困不等于没有尊严和权利,你不要过敏于“贫困”的标签。
  克服性格弱点贫困生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强于同龄人,但同时也容易表现出自卑、胆怯、孤僻等特点,这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他们在生活、交友、学习等方面施展才华。因此不妨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他人沟通、交流,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打破闭锁、胆怯的心态,开放自己,勇敢走出一个新天地。
  
  约束自己尊重孩子
  
  问:女儿上中学后跟我日渐疏远,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我很想努力做些什么,让孩子喜欢我。请问,我该怎么做?
  方琼
  答:1 变命令式的教育为民主型的商量。比如,家长不想让孩子看言情小说,可以和孩子商量,说明看这类小说的利弊:这类书不是不可以看,而是以后再看也不迟。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母女形成共识,孩子也会在商量的气氛中感觉自己正在长大,有了自主能力,认识问题的水平有了提高。
  2 寻找新的话题。已经唠叨了上千次的话题,应该尽量避开。非说不可的话,也要换个说法,如,把“妈妈当年……”改成“陈景润当年”“李嘉诚当年”,这样说孩子喜欢听,觉得是在激励她,暗示她以后会成为大有作为的人。她还会为家长知识面宽而感到自豪。
  3 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要帮助她找到战胜困难的办法。如果想不出办法,就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安慰吧!引导孩子回忆她辉煌的时刻、成功的瞬间,做什么事情最拿手,帮孩子找到长处和优点。这样孩子会树立起信心,觉得母亲理解自己,相信自己。家长绝对不能在孩子失误时,再埋怨、指责、训斥。火上浇油,只能让孩子更加焦虑。
  4 勇于向孩子认错。人都有急躁、激动、愤怒、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家长在气头上,打骂孩子的情况是常有的。但打骂过后,多数家长会感到内疚。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孩子会更喜欢家长,孩子也会学习家长这种勇于认错的品质。
  5 去掉多余的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哪些爱是她不愿意接受的。诸如给她盛饭、劝她吃菜……凡她能做、时间又允许的事,就让她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给她一定的指导,让她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会使她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力增强了,还能让她更深地体会家长的甘苦,从而打心眼里更喜欢家长。
  
  说话语气也是信息
  
  问:有个做教育工作的朋友对我说“父母的语气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很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专家给以指导。
  高明
  答:父母说话的语气的确对孩子影响很大,因为语气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有时比内容更丰富、更细腻。孩子敏感而单纯,很容易就能从语气中判断出父母的态度,而不是从说话的内容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在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
  尊重的语气。孩子从两三岁起,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越发强烈。孩子有了主见,当他提出不同看法和要求时,父母不要认为他不听话,粗暴地呵斥他。比如,你想让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玩会儿,你不能大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看你将来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厌恶学习。如果你改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跟小朋友玩十分钟。十分钟后,可一定要学英语啊。”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要孩子去做某件事,可用商量的语气。这种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乱丢的玩具收拾一下,可以这么说:“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吧。”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反感,迫不得已去做,也不开心。
  赞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好,可他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给你看时,你不要轻描淡写地应付:“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有了快乐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鼓励他再次尝试。比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打碎了碗,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你应该鼓励他:“没关系,以后先试试烫不烫再端。”这样,既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又给了他再次尝试的信心。
  
  解决难题六个步骤
  
  问: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帮助他:一是给予忠告;二是干脆替他解决。然而,我发现这两种方式都 不能让孩子学会怎么处理问题。请问,再遇到类似问题,我该怎么办?
  谢春华
  答:忠告是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警告,而替他解决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习惯。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学习过程包含六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和澄清问题
  家长的倾听,让孩子觉得他们是被了解、被接纳的。所以,家长要耐心倾听,从中了解孩子感到棘手的问题,并帮助他理清思路,让他清楚面临的困难。
  第二步: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
  1 让孩子假设问题不在自己身上,而在朋友身上。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替别人解决问题,却对自己的问题不知所措,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可以对孩子说:“如果小明有同样问题,你会告诉他怎么办?”当儿子提出他能想到的所有解决方法后,再问他:“你觉得这些方法中,哪个最好?”
  2 运用角色扮演的技巧。
  让孩子扮演有问题的当事人,再由父母扮演先前孩子所扮演角色的当事人,藉此机会向孩子展示不同的处理方法。角色扮演完毕,询问孩子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他的有何不同。
  3 提出建议。
  建议不同忠告,“忠告”是告诉对方应该做什么;“建议”则是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孩子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去接受或拒绝。提建议时,最好采用这样的问句:“你考虑过这个方法吗?”“如果用这个方法,你认为如何?”
  第三步:评估所提出的方法
  面对问题,能想出的解决方法都想出来了,这时就必须加以评估。一次评估一个方案,且询问孩子对每个方案的意见。
  第四步:选择一个解决办法
  询问孩子“你认为哪个方法最好”,让他自己做决定。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解决方法不可行,就帮助他了解这个方法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必须牢记,除非情况紧急,否则选择权应由孩子掌握,因为当事人必须对其行为后果负责。
  第五步:承诺行动
  “尝试”与“做”存有极大差异。人们说“我试试看”,通常是怀疑这方法不可行;然而,解决办法所要求的是对行动的肯定承诺。无论如何,必须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去执行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
  第六步:设定评估时间
  得到孩子承诺行动的肯定答复后,要设定评估时间。如果在双方同意评估的时间之前,孩子抱怨计划不可行,你要表示理解。
  按照这六个步骤走,孩子就掌握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假以时日,他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解决更多难题的。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中国新时代》:很多人还不了解书香这个品牌,请你谈一谈书香的内涵和发展情况。现在主题精品酒店概念很热,你们是怎么那么早发现这一趋势的?  朱巍:书香这个品牌实际上是2003年开始注册的,现在底下有4个子品牌。一开始起家是书香门第,当时的想法是我们源自苏州,用这个名字接地气,有传承,有脉络。苏州从历史来讲文化渊源颇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出状元的地方。这也形成了苏州独特的文化氛围,像所谓的大户人家都有书
最新统计发现,一些成年人被问到为什么要购买玩具时,回答相当一致,他们想要取悦孩子,让孩子高兴,并不是出于孩子纠缠吵闹的要求。孩子当然会要玩具,但父母们往往会主动多购买几样玩具。  父母把爱倾注到玩具上  研究发现,孩子们在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已开始对玩具有不屑的态度。6歲或7岁的孩子喜欢说:玩具是给小孩子们玩的,我已经上学了。可惜的是,父母们仍然积极地购买玩具。  为什么?专家们说:许多父母愿意把大批
用宽容在儿子心里播种爱  一直到现在我都在想,究竟我当年的离婚,是促使巴图成长更多,还是给他带来的伤害更多?没有答案,他看起来似乎一直都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但是他内心深处,真的像他所展示出来的那样吗?我不敢想。我曾经后悔离婚,以为一切都可以挽回,但是英达的迅速再婚打破了我的幻想,让我明白步子迈出来,就回不了头。那时候我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儿子,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件事情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降低到
[摘 要] 调查研究表明,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在知识、能力及专业成就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师范专业毕业教师。从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特殊性及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出发,要建立以师范毕业生为主渠道的小学教师入编政策,要实施师范毕业教师与非师范毕业教师差异发展模式,要促进师范专业毕业教师与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要强化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的主观努力和自身修为。   [关键词] 小学教师;师范专业毕业教
如何评价校长,我和我的校长读者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就是改造薄弱学校的能力。虽然有这样的共识,但在我的采访经历中却很少见到。采访完尤杰校长后,我可以坚定地告诉大家:他达到了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原因如下。  2005年8月8日,佳木斯市教育局为了重整教育资源,将原六中和原十四中合并成新六中,任命尤杰同志为新六中校长。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带领新六中人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    入世五年来,中国在分享WTO“经济红利”的同时,发生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制度性变化,政府“变法”与观念转变同时进行。那么,过渡期结束之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五年过渡期结束,只是历史的一个横断面。在中国即将跨入开放的新阶段之际,对WTO,既不能理想化,寄望它能帮助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妖魔化,看作是洪水猛兽。  中国入世,政府必须首先入世,
“老妈,数学月考成绩出来了,我98分。”女儿放学回来后向我报告。我习惯性地问道:“最高分还是黄玥?”“是,她98.5分。”“又差了一点,你怎么总不如她呢?好好努力,争取下次超过她。”女儿一听突然生气了:“黄玥黄玥,你就知道让我超过黄玥。你眼里只有分数,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见。总拿我跟她比,总说我不够好,总这样打击我,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我会有心情好好学习吗?”我顿时无言以对。  一直以来,我喜欢用
上海两会正在进行时,代表委员们也都纷纷建言献策,而这些他们操心的事,其实都与我们每个上海人息息相关。  市政协委员刘成良  建言:为“家庭二车”牌照设限  对于家庭首车采用无底价拍卖、价高者得的政策,满足家庭首车的刚性需求;对于家庭二车及以上,采用无底价拍卖,有限使用的政策,即对拍卖获取的车牌规定使用年限或道路通行里程,为后续“车牌全面设置有限期等”更加严格的措施探索经验。而对无车家庭,应给予鼓励
问:我开车上下班,经常有一位同事搭我的顺风车。他不想占我便宜,就提出每月为我加两次油。我推辞不过,就默许了。前不久,我驾车和同事上班途中遇到车祸,与一辆摩托车相撞。责任事故认定,我和摩托车主负同等责任。我与对方达成赔偿协议,一次性赔偿对方医疗费、修车费共计5000元。我拿着对方提供的票据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但保险公司却以我让他人有偿搭车而改变车辆用途,从而导致危险程度增加为由拒绝理赔。请问,这样的
【宋少卫简介】  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中华学道运动首倡者。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拥有十余年中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经验。推出了有效解决学习马虎、认知损耗、信息加工模式问题等很多心理教程,并在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2003年首次提出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从道育开始的思想,并先后组织举办了八届学道训练营,得到家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