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尔塞尔论题在清代:学者对工匠的介导

来源 :科学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清代匠籍制度革新,工匠身份“自由化”以及“弃匠入仕”现象已然暗示国家对工匠身份转型的认同。尽管清代学者受制于文字狱及其他羁绊,仅能在朴学中考证技术,或在译介中引进西技,但学者的实业救国精神呈现出积极态势。这无疑为清代工匠之“艺”向技术性再造以及工匠之“技”向科学化迈进提供支持,进而打通学者与工匠之间“交易地带”的文化通道,实现学者对工匠文化的有效介导。但客观上,晚清学者对工匠的介导存在着制度性、文化性的保守主义缺憾,这种介导损伤无疑反证晚清唯技术思潮在人文主义领域的局限性。于是,晚清部分学者开始理性反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关于科学社会学的推介以默顿学派的理论为主,但对默顿之后科学社会学的发展没有进一步的追踪,而是转而关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仿佛默顿科学社会学彻底消亡了。事实上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口服心可舒片,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
改革开放以来,争议最多、冲突最多、分歧最明显的社会结构因素在收入分配领域。分配公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组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先天性畸形胎儿,观察扫描检查项目包括产科超声常规,检查从腹部开始依次检查胎儿的头颅、面部、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