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评价提升教学效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考过程与方法、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数学课堂评价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因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数学评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用自我评价,展现思维过程
  数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思维的结果,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其自身认识到知识本身的价值,体验到思维的价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将知识发生、认识、整理的全过程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则可以依据他的自我评价去理解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并针对所暴露出的问题给予特定的帮助。
  例1、《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教学片断
  生:老师,像xx 1 2x=1这样的方程不一定叫分式方程。
  师(把问题仍抛还给学生):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点评】: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了发展性评价,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自己,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一个人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既成为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
  生:我观察很仔细地!它的整个解题过程和一元一次方程完全一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并且它也是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这样我认为再起分式方程这个名字就显得多余了,我们应该仍称它为一元一次方程。
  师(故作惊讶):是呀,那又何必叫分式方程呢?那是否还有其他的考虑呢?
  生(思考片刻):哦!我刚才的观察不够全面,只是看到了它的一个方面,其实判断分式和整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上含不含有未知数,如果按这一角度去考虑,我们可以称它为分式方程。
  生:还有从分式和整式的分类角度,确实我们还可以把方程分为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依据是看方程中是否出现了分式。
  生:看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只是方程起名的一个依据而已,我应该更深入、更全面的去观察和研究。
  ……
  渐渐的学生对分式方程的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
  【感悟】]:在上述课堂中学生一系列的自我评价,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选择(对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而是展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对思考过程进行的评价),学生用自己所感、所见、所想来作以解释,以数学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并加以处理,从而得到结果。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不仅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思维的舞台,而且培养学生自我质疑和自我解疑的评价机制。
  二、活用教师评价,促进情感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既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等有效功能,用客观地、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了解学生情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例2、《数据的分析》的教学片断
  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根据班级三名同学五次考试的成绩,选择一人去参加比赛。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
  “从这张表格中我可以得到他们每个人的总分及平均分。”还没等教师说完,学生们都脱口而出。
  师:很好,大家都非常善于观察!都能在表格的各种表面特征和联系中寻找到隐含数学信息——总分、平均分。
  【点评】: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广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课堂评价与数学思想方法(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中抽取数学信息)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师:你打算如何作出选择?
  生:因为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就是按选手的射击总分来排名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总分来考虑,小红的总分最高,所以我会选小红。
  师(抚摸着生1的头):谢谢你!不但告诉了我们该选谁,而且把理由说的都非常清楚!也让我们学会了用实际生活经验来解释生活问题,体现了从生活到生活的学习理念。
  教师带头鼓掌,顿时全班学生也齐声鼓掌。
  【点评】:教师用最直接的动作语言对学生想法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又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达到了用自己积极的行动评价来唤醒其他学生积极的心态,这更是对学生语言评价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感悟】: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评价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真切地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的评价理念。
  3、善用生生评价,引发灵感碰撞
  数学表现性评价提倡数学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裁判员”,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被评价者,而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教师积极的伙伴”。 这使得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只是简单的评价过程,而是学生间相互促进、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上每一个个体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
  例3、《数据的选择》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他说的有理!”、“我也是这样想的。”、“对呀!”……学生的各种相互评价从教室的各个方向传来。
  在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时,有一个声音从教室的一角传来。
  生2:老师,不对呀!如果按照奥运会跳水比赛算分的标准,应该是先去掉一个最底分和最高分后,再算平均分,这样的话小黄的得分是最高,应该选小黄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轩然大波,学生们都争辩开来。
  师(老师没有立刻以予判断,而是转向生1):他的理由你认同吗?或者有其他的想法吗?你又是怎么认为的?
  【点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评价,为学生搭建相互评价、相互交流的平台,这不仅培养学生相互质疑和解疑的评价机制,又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理清了探究的思路。
  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讨论也更热烈了。
  生3:我也觉得确实应该选小红。但是和生1的理由不同,却和生2有点类似,看谁的平均分高,因为数学老师常常是用我们班的平均成绩和其他班比较的,所以我认为应该算他们的平均分,我算得他们的平均分分别是74分、70分、69分,小红的平均分最高,所以应该选小红。
  生1:他算平均分和我用总分来比较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已学过每个人的平均分,都只要用总分除以5就可以得到了。
  师:这两位同学灵活地运用身边的例子来解释实际问题,说明我们同学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这时,有一生欲言又止,手举了又放下,眼中充满疑惑,老师示意他大胆发言。
  生4:大家看,(边说边指着小张前后五次的考试成绩)小张的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并且后面两次考试小张比其他两个人都好,他肯定是开始不太用功,努力后,成绩就追上了另外两个人。我想下一次考试小张的成绩一定会比其它两个人好,所以我选小张。
  “是呀!”、“我看下一次考试小张的成绩会更好的。”……课堂一派热闹的景象。
  【点评】:通过这种相互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完全的展现,学生也在自我欣赏、相互欣赏中肯定自我、肯定他人,从而无形地完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在学生间相互的评价中,促进了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相互审视、借鉴、完善,相互激励,从而得到相互地主动发展】
  【感悟】:事实上, 上例中答案不惟一,对于同一组数据,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到不同的选择结果,在这堂课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当学生以为已有了答案时,却不断有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此时,老师也并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或者硬加要求、横加指责,而是巧妙地抓住这些意外,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为学生搭建相互评价、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不同思维水平,给了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感悟的空间。于是,就有了一个一个精彩的发现,学生不一的思维个性得以凸现,接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了群体思维碰撞,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锻炼了思维能力,老师评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也因生生评价而丰富,所以合理地运用课堂评价必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读书写作、喜欢读书写作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在语文上是否能活学活用更多是体现在写作能力上,能活学活用语文知识的学生,总是能将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将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作为语文
[摘要]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课堂语言表达技巧,从声势变化技巧;语言速度变化技巧;语调变化技巧;态势语变化技巧;辞格技巧;幽默技巧方面运用。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交际学、逻辑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
【摘要】学生在进行运算时住往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就必须找到原因,提出对策,逐步改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粗心大意 提高运算能力  目前,不少小学生在进行运算时,常常会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简,或对而不快,表述不严密,不全面等现象。还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或学生本身在分析原因时说:“唉!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做错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情感强烈,内容深刻,表现出的“价值观”、“生命观”是现在的孩子不能理解的,而感情的基调“悲痛”,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无法体会的。我觉得让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实在是很困难。把我所看到的毛泽东的“情”和“理”的矛盾抉择,如何在课堂中引领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朗读、交流、讨论等过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学习成绩出现了分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对数学课失去兴趣。文章阐述了兴趣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种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巧设悬念 教学方法 培养信心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地探索和细心的观察;只有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
摘要: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资源,手指游戏具有便捷、简朴、轻巧、灵动的特点,可以带给幼儿独特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幼儿的智慧出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经典之语高度概括了儿童教育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手指游戏 小班幼儿 一日活动 手指游戏的运用  镜头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没事可做,就显得有点不安分了,吵吵闹闹,老师的铃鼓拍得“啪啪”响,安静了,但数十秒后,吵闹声又起。  镜头二:午餐
摘要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语文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品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在新课改下,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我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强力推进,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尽量节能减排,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一、培养学生
[摘要]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和学生都是同龄人,和班级所有同学共同学习、生活在一起,是班主任获得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渠道,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所以班主任要想法设法的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班干部 选拔 培养 民主 使用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是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最突出的是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同时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关键词】识字 自主 快乐 兴趣 巩固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长期以来,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