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利用预习报告单完成预习任务,上好预习指导课,扎实抓好检测反馈四个方面对高段学生语文的有效预习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有效预习;方法;报告单;指导课
一、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
1.读
“读”是预习的一种基本方法。预习时让学生大声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准词语。第一遍读课文放开声音,努力做到读通读顺;第二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三遍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使用了怎样的结构,分哪几部分写的,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2.写
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是底线。预习时要让学生写生字,给生字组词,找形近字、同音字辨析组词,查字典解字义,遇到一字多义的要通过组词、口头造句学习运用。对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对文中出现的新词和优美的词语要写一写,并摘抄在预习笔记上。当然,在预习过程中要随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做简单的批注。
3.画
学生预习时要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词,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4.思
读书贵能疑,
疑能得教益。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记下来。读完课文合上书,闭
上眼睛想一想:
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我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摘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搜集、摘录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资料,以及文史典故。如预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以让学生搜集《史记》中《报任安书》一文,把相关段落摘抄下来,以更好地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顽强意志。预习《钱学森》《詹天佑》这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人物资料及时代背景资料,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6.做
预习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写预习笔记,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也可以让学生以资料卡片、手抄报等形式展示预习成果。我班的预习笔记大体分“写一写”“读一读”“理一理”“问一问”“摘一摘”几个板块。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课文以及学生个人特点进行调整,做到“基本模式 个案创新”。
二、利用预习报告单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烟台的海》时,我在预习报告单中提出如下要求:
(1)自学生字直至会读会写。
(2)读准带生字的词语。
(3)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4)作者写烟台的海,用了哪些比喻?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提出疑问或不解之处。
(6)试着完成“补充习题”,看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
三、上好预习指导课
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练就的,老师的有效指导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助推器。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揭示预习主题
2.按照预习步骤学习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并识记,理解字词之意。
(2)多读几遍课文,一直读到正确流利。
(3)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测预习情况
(1)哪些字在读音或写法上要提醒大家的?自己读一读、写一写。
(2)读准词语“简陋”“吆喝”“烙印”等。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
(3)读通长句子:“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4)读熟课文。
(5)你能简洁地说一说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莫泊桑一共几次拜师,每一次经过是怎样的?
(6)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把它写下来吧!
(7)你想知道更多的关于莫泊桑、福楼拜的资料吗?课后去找一找。
四、扎实抓好检测反馈
在每节新课前我们都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掌握学情,顺学而教。学生通过预习检测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查找出问题,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正如叶圣陶所说:“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
随着有效预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自学能力、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一定会大大增强,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会成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课堂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艺术的魅力。
(作者单位: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香港路校区)
关键词:有效预习;方法;报告单;指导课
一、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
1.读
“读”是预习的一种基本方法。预习时让学生大声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准词语。第一遍读课文放开声音,努力做到读通读顺;第二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三遍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使用了怎样的结构,分哪几部分写的,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2.写
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是底线。预习时要让学生写生字,给生字组词,找形近字、同音字辨析组词,查字典解字义,遇到一字多义的要通过组词、口头造句学习运用。对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对文中出现的新词和优美的词语要写一写,并摘抄在预习笔记上。当然,在预习过程中要随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做简单的批注。
3.画
学生预习时要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词,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4.思
读书贵能疑,
疑能得教益。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记下来。读完课文合上书,闭
上眼睛想一想:
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我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摘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搜集、摘录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资料,以及文史典故。如预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以让学生搜集《史记》中《报任安书》一文,把相关段落摘抄下来,以更好地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顽强意志。预习《钱学森》《詹天佑》这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人物资料及时代背景资料,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6.做
预习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写预习笔记,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也可以让学生以资料卡片、手抄报等形式展示预习成果。我班的预习笔记大体分“写一写”“读一读”“理一理”“问一问”“摘一摘”几个板块。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课文以及学生个人特点进行调整,做到“基本模式 个案创新”。
二、利用预习报告单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烟台的海》时,我在预习报告单中提出如下要求:
(1)自学生字直至会读会写。
(2)读准带生字的词语。
(3)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4)作者写烟台的海,用了哪些比喻?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提出疑问或不解之处。
(6)试着完成“补充习题”,看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
三、上好预习指导课
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练就的,老师的有效指导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助推器。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揭示预习主题
2.按照预习步骤学习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并识记,理解字词之意。
(2)多读几遍课文,一直读到正确流利。
(3)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测预习情况
(1)哪些字在读音或写法上要提醒大家的?自己读一读、写一写。
(2)读准词语“简陋”“吆喝”“烙印”等。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
(3)读通长句子:“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4)读熟课文。
(5)你能简洁地说一说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莫泊桑一共几次拜师,每一次经过是怎样的?
(6)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把它写下来吧!
(7)你想知道更多的关于莫泊桑、福楼拜的资料吗?课后去找一找。
四、扎实抓好检测反馈
在每节新课前我们都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掌握学情,顺学而教。学生通过预习检测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查找出问题,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正如叶圣陶所说:“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
随着有效预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自学能力、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一定会大大增强,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会成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课堂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艺术的魅力。
(作者单位: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香港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