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论》、阶级结构、世界体系和世界-国家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能包含严重的缺陷这种观点。虽然在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分析以及政治事业中,他们继续追随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悄悄地从列宁主义撤退了。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提出了从《资本论》中辨识出某些概念资源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具体任务。这正是当下他们以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环境的)批判的名义正在进行的工作。这项哲学工作当然在整个寻求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但它有其错误的一面:将《资本论》等同于一种“批判”(正如它的副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否认它是一种理论。实际上,如果说《资本论》提供了一种批判的话,那仅仅是就它表达了一种相关理论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或“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采取了一种半神学的立场。至少在方法论上,他们将马克思的理论认作真理,而其他的真理则是它的补充;他们认为解释这个真理是我们时代的任务。
其他文献
时间是一个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概念,但时间又是一个最难以捉摸和言说的概念,正如奥古斯丁所感叹的那样:“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它?谁对此有明确的概念,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可是在谈话之中,有什么比时间更常见,更熟悉呢?……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尽管时间如此难以捉摸与言说,但我们仍需努力地去理解它,因为人类的生活早已离不开“时间”了。
纵观自由主义的思想史,许多思想家如本杰明·贡司当(B.Constant)、以赛亚·伯林(I.Berlin)、罗伯特·诺奇克(R.Nozick)等都对积极自由理论进行过批判,而又以伯林的批判最为著名。1958年伯林发表了题为“两种自由概念”的演讲,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批判积极自由理论,指出积极自由观在理论上存在着“幸福的奴隶”和“强迫他人自由”两个悖论;在现实中,积极自由理论充当了极权统治的辩护工具(尤其是卢梭的自由理论),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以及之后的希特勒和斯大林极权统治。在伯林看来,
在关于真理论的各种讨论中,真理收缩论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观点。真理收缩论可被视为对传统关于真的各种哲学理论的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在于:收缩论认为真并非一个实质性的概念,因此严格说,试图为真概念给出实质性哲学解释的诸传统真理论并不是错的,而是误入歧途的。当前任何希望为传统真理论给出辩护和进行发展的尝试都必须以首先回应收缩论的挑战为前提。而在语言哲学的另一个基本领域,类似的情况也开始显现出来。这个领域就是指称问题领域。
2012年12月1—2日,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论坛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与江苏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来自两岸四地二十余所高校的六十余位老中青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大陆学者以曾经参与南京大学张建军与浙江大学黄华新共同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体。
2012年6月24日,首次南开逻辑学人学术研讨会在燕山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南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承办。研讨会由南开大学哲学院任晓明教授和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刘邦凡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培育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志铁教授和南开大学崔清田先生、南开大学哲学院逻辑学教研室任晓明、田立刚、李娜、张晓芒、王左立、李继东诸老师,
计算是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计算通常是指一个系统在规则支配下的态的迁移过程,故是一个由态、规则(或规律)和过程所构成的集合体。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态表征在某一时刻完全描述它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态、内态和输出态;规则是实现态迁移的映射,实际上是决定信息流动的因果关系网络的体现,而过程则是态的系列。由此可见,在更深的层次上,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内要大力加以推进和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社会元素的个人的自我心理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个体基础。虽然近年来学界发表了一些关于自我和谐问题的文章,但多是泛泛而论,对自我和谐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深入研究的文献则很少。那么,自我和谐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其具体的实现途径又是什么?显然,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自我的本质和基本属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西方哲学的社会建构论自我本质观,对自我和谐的本质、内容和途径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自我和谐和社会和谐问题的研究能有所推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于2012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2)”。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在京高校、报刊杂志的近7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在会上,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研讨。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体验和典型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天然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由此而来。传统观念认为审美是以超功利的态度对艺术品进行抽象地欣赏,甚至在西方的某些历史时期,美学是根据超功利来定义的。与之相反,日常生活的一般体验虽然有时生动而活跃,但更多时候往往是世俗而平凡的。由此,两者之间产生了对立:美学向左,日常生活向右。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匈牙利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乔治·卢卡奇算得上是思想天才。年轻的时候他就写作剧本,在1918年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前还写了几本美学方面的著作。他终生著书立说,创作了一系列著作和文章,数量庞大,这里不一一尽数。在卢卡奇诞辰127年之际,评价这位天才思想家的时机已经成熟。卢卡奇是20世纪最为多产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包括美学、文学批评、文学史、哲学等,还在短期内担任过匈牙利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然而,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涵盖卢卡奇著作的方方面面,这篇论文主要讨论卢卡奇与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