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策略r——以成都市武侯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为例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980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省、市逐级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武侯区是四川省成都市老城区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问题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规划设施与现状点位差异较大、既有规划标准不够精细且缺乏统筹、公共服务设施载体紧缺等.本文相应提出深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按照设施类型分类评估,结合建设方式挖潜空间载体,最后以街道为单元形成综合方案,通过系列措施应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问题.希望引发规划工作者就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何实现高品质服务和高质量供给的问题产生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模型的交通标志识别引导自动行驶的智能小车设计.采用单目相机进行视觉图像获取,以英伟达Jetson nano嵌入式芯片作为上位机主控芯片,利用YOLOv5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交通标志的提取与识别,通过单目测距判断车体与标志牌的距离,将上位机识别结果信息与距离信息通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下位机Arduino控制板,小车与标志牌的距离达到设定值时,根据标志牌识别结果控制小车做出相应动作.测试结果表明,小车识别结果稳定,准确率达到96%,测距结果准确,能够达到控制小车自动行驶的效果.
青海省格尔木市缺乏明确的城镇开发边界线,研究影响其城市扩张的因素是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必要条件.本文以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提取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分析格尔木市2010—2019年10年间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通过空间形态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来探究格尔木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格尔木市中心城区在10年内建设用地扩张了21%,第二产业投资的增加和常住人口的增加是格尔木市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定的理论基础,以
桂林市瑶族自治县恭城莲花镇是我国特色小镇名录中唯—的瑶族特色小镇,也是广西目前唯—的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其文创品牌影响力“弱化”、文创内涵宣传手段“陈旧”和文创思维“局限”现状,并在分析我国文创设计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跨界合作助开放发展、数字化融合促高质量发展、艺术创意实现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为莲花特色小镇文创之繁荣提供新思路,为广西民族特色小镇文创之路建设提供借鉴.
本文在对国内外开敞空间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简要梳理与解读的基础上,以南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开敞空间进行等级划分,并借助ArcGIS平台,构建开敞空间布局的指标评价体系,得到南宁市主城区各级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的结果,同时结合相关上位规划,为南宁市开敞空间的布局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完善南宁市整体空间格局,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新形势及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海岛旅游度假区不仅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这也是抓住机遇塑造高端旅游品牌的关键时机.本文从旅游型海岛村落的特征、发展困境出发,引入“微改造”和城市触媒理论,以滴水村为例,探讨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在建设高端品牌旅游度假村过程中的村落改造问题.具体改造策略包括6个方面:优化功能业态,打造地质趣村;协同建筑风貌,再现海岸美村;联动山海夕景,塑造观日落村;传承当地文化,彰显涠洲特色;合理划分路权,组织人车交通;多方主体协同,健全运作机制
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是当下为实现国土空间科学规划与利用的重点工作内容.现有的研究—般集中于大尺度的研究区,而对微观尺度研究区的双评价工作重视不足,且评价工作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单调而机械化,无法动态地反映不同区域双评价工作的核心重点.本文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为研究区域,在微观尺度上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生态过程,提取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6个关键影响因子,并构建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过渡开发区和适宜建设区3个开发策略和管控层次不同的细化区域.最后,将评价的结果同现行的控规进行叠加分析,以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的重要热学参量,提出一种环境鲁棒性强、测量准确、操作便捷的智能液体表面张力测量仪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款智能控制的液体表面张力测量仪,基于STM32单片机,其包括了上位机系统、温度控制系统、OLED波形显示系统、微拉力机系统、LB-TC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装置借助于单片机进行实时信号传输对于数据变化精准定位,并能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绘图、导出,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一体化.整体上,装置引入单片机智能控制,充分提高了液体表面张力仪的操作可行性、数据准确性、样本完备性、结果精确性,使得液体
水资源环境的变化会推动或限制城市的发展,应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同步协调进行.本文分析南宁市近15年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过程和相互影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模型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其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南宁市近15年内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大体分为3个阶段:2005年为抗拮阶段,2005—2011年为中级协调、磨合阶段,2012—2019年为良好协调阶段;总体趋势为在小幅波动中逐年增大,向着更高水平、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簿”与“会客厅”,具有重要的存留价值与宣传意义,亟待加强保护利用及更新活化.本文以柳州市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保护更新为导向,梳理柳州市街区文化及历史背景,评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更新及活化利用的原则,以具体街区和建筑为例,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更新及活化利用的具体策略,以实现柳州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为后续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旅游型传统村落具有—定的旅游发展基础,推动其夜游发展有助于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乡村旅游收入,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和传统村落为案例,探讨其旅游型传统村落发展夜游经济的主要挑战有:夜间休闲产品单—,特色吸引力不足;夜间景点分散,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阻碍景区运营发展等.提出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通过“全要素链+”为思路的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全域夜游”为思路的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策略、旅游型传统村落夜游规划运营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等3方面举措,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