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间变性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deti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肾间变性肉瘤(anaplastic sarcoma of the kidney,ASK)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小儿ASK的一般资料、治疗经过、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以"肾间变性肉瘤""儿童"和"anaplastic sarcoma of the kidney""child"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0年4月的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为1岁女童,因发现左腹部肿物入院,影像学检查发现左肾占位,行左侧瘤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光镜下肿瘤呈囊实性改变,实性区可见未分化的卵圆形、梭形细胞弥漫分布,其间见较多间变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WT1、Virnentin、S-100、CD99和Desmin阳性,Pax-8和EMA阴性。术后患儿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数据库中共检索到5篇文献20例儿童ASK,结合本院此例,共2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9例,女12例;中位年龄4.3岁;肿瘤位于右肾12例,左肾6例,3例左右侧不明确。肿瘤直径平均13.5 cm。肿瘤分期:Ⅰ期8例,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2例;另有分期不明确2例。全部患儿病理检查报告镜下可见未分化梭形细胞,16例(76.19%)可见软骨样细胞分化。术前有14例(66.67%)诊断为间变性Wilms瘤。4例单纯行瘤肾切除术,17例行瘤肾切除结合化疗治疗。15例获得随访,术后1.2~1.5年死亡3例,其中Ⅲ期2例,Ⅳ期1例。

结论

ASK是一种罕见的细胞广泛间变性改变的恶性肿瘤,需与间变性肾母细胞瘤等肾肿瘤相鉴别,依靠病理形态与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

其他文献
光谱反射率是颜色的固有属性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能尽最大可能保留颜色的信息, 被广泛应用在纺织、彩色印刷、古字画颜色修复等领域。为了缩短获取多光谱图像周期以及避免多光谱图像之间像素匹配不准问题, 提高三通道光谱反射率重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扩展三通道响应项光谱反射率重构算法。实验结果证明[rg2rb2gr2gb2br2bg2]三次立方根项的引入可以提高光谱重构反射率色度精度和光谱精度;客观验证24个色块光谱反射率重构精度优于现有算法, 提出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在儿童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市儿童医院采用ESD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的5例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8月龄至2岁;十二指肠乳头位于隔膜上方者3例,位于隔膜下方者2例。十二指肠乳头位于隔膜上方者在保护乳头前提下直接行ESD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位于隔膜下方者在球囊扩张完成后使用超细内镜探查乳头开口位置,确定位
目的总结及分析经脐单部位多通道腹腔镜Fowler-Stephens(F-S)分期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内高位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完全经脐单部位多通道腹腔镜F-S分期手术的52例腹腔内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9月龄至8岁,平均17个月;单侧隐睾43例,双侧9例,共61只睾丸。F-S一期和二期手术皆采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完成,两期手术间隔6个月。术后定期随访,以腹壁伤口满意度、睾丸术后下降位置、睾丸血运情况及有无萎缩为评价指标,观察手术
目的总结儿童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13~100个月,中位年龄21个月。记录患儿异物类型、异物存留时间、诊断方法、瘘口位置、主要早期症状、近远期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15例患儿的异物类型包括纽扣电池13例,圆形塑料片1例,塑料带齿玩具1例;异物存留时间为6h至6个月;瘘口位置位于食管上段12例,食管中段3例;主要早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稳定术(extraosseoustalotarsalstabilization,EOTTS)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1例(21足)柔韧性平足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15足),女3例(6足);年龄(9.7±1.4)岁,范围在8~12.5岁。本组患儿均应用跗骨窦螺钉行EOTTS,并随访5年以上。收集患儿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拍摄的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和距骨跟骨角(TCA),收集前后位X线片测量距骨第
本文报导改进的193毫微米ArF准分子激光器,单脉冲输出激光能量超过200毫焦耳。详细地研究了紫外光预电离对输出性能的影响。
期刊
目的探讨胸腔镜切除儿童胸腺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胸腺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1±2.7)岁;其中5例合并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所有患儿术前CT检查均提示肿瘤包膜完整,未见明显侵犯周围组织,大小在2.3~5.1cm。6例患儿均行胸腔镜下右侧胸腔入路胸腺瘤切除术。结果全部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为(52.5±17.5)min,出血量为(6±4)ml。术后未发生伤口及胸腔内感染,未出现术后肌无力危象。患儿于术后3~5d出院,平均4d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婴幼儿乳糜腹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2例乳糜腹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为(26.54±10.25)d;孕期检查发现有腹水者6例,出生后逐渐出现腹水者36例。行手术治疗18例,其中使用纳米碳定位导航4例(纳米碳组),采取传统手术包括单纯剖腹探查及使用亚甲蓝者14例(总称为传统手术组);非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组)。结果纳米碳组4例全部找到乳糜腹淋巴管漏,传统手术组仅1例找到漏点。纳
Niobium-doped indium tin oxide (ITO:Nb) thin films are fabricated on glass substrates by radio frequenc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Structural,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在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1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组)及梗阻型巨输尿管(10例,梗阻型巨输尿管组)患儿的临床资料。22例患儿均予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参数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