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国初期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题材雕塑是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为创作素材并包含一定主题思想或精神内涵的雕塑作品。革命历史题材雕塑是对历史重要结点的纪念,它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区和时代受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文艺政策;主观意愿;物质条件
  艺术观念影响制约不同时期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建国初期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形式主要受以下几点的影响:物质技术条件、文化政策和文化背景、艺术家的主观意愿等。本文试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表现形式受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展开分析。
  1 党的文化政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的每一个领域都渗透着学习苏联的热潮,列宁的纪念碑宣传计划也随着对中国一五计划的支援影响到了中国的雕塑事业,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艺术创作应该遵循的唯一方法。1956~1958年H·H·克林杜霍夫在雕塑训练班中提出《高等艺术院校雕塑系的毕业创作答辩》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苏联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为基础的,高等艺术院校有责任帮助未来的艺术家掌握这一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熟悉生活,以便真实地来描写生活,不是公式化的、不是呆滞的、不是某种客观的自然主义的,而是描写生活在革命发展中的真实。在描绘真实和历史具体的同时,应力求与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任务结合起来”。[1]同样,新政权的巩固和国家建设需要更多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艺术品,雕塑作为具有持久宣传和教育功能的公共性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革命历史中,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人民英雄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成为雕塑表现的重要题材。1954年,江丰在论述美术工作的重大发展时首先提到了雕塑,他指出:“在旧中国时代极不发达的雕刻艺术,现在由于大量的建筑物和纪念碑需要雕刻家去装饰,由于人民的生活环境需要雕刻家去美化,由于无数的英雄人物需要雕刻家去塑造,这给雕刻艺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不再是像过去那样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正在北京兴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工程,集中了全国好多的雕刻家在那里工作”。[2]这些观点尤其深刻影响了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二代雕塑家的创作方法和作品的表现形式。《收租院》因完全符合这些政治要求,且凭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艺术服务于政治始终成为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指南,这虽限制了雕塑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历史题材雕塑的发展。
  2 艺术家的主观意愿
  从近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来看,写实艺术是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雕塑家的必然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就美术的性质、功能和发展方向,掀起了中国美术革命的浪潮。第一代雕塑家为了寻求雕塑的维新之路,远渡重洋,选择了西方的写实传统,这个选择一开始就带着政治色彩和功利性。而雕塑社会功能的释放和民族雕塑形式观念的觉醒则是在抗战时期,雕塑家开始对雕塑艺术民族化、大众展开初步的探索,这与新中国的政治要求达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契合,50年代向苏联学习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时尚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流行使得在时尚浪潮下的青年雕塑家对学习苏联式雕塑表现形式技法的向往。苏联式的雕塑形式——带有雕塑的纪念碑、建筑内外的装饰雕塑,也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样式。苏联写实雕塑观念和写实教学的系统引入直接影响到第二代雕塑家写实创作方法及雕塑家集体创作协作水平的提高。随着60年代初尊师重教的提倡,建国后第一代雕塑家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提高了他们雕塑教学上热情,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体系,促进了雕塑理论的发展,正是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影响至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雕塑理论。
  3 物质条件及美术批评的影响
  雕塑材料的运用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室外大型纪念碑雕塑制作材料主要使用了耗资不菲的石材和青铜,但制作工艺相对落后,大型青铜雕塑的铸造工艺并不成熟。是依靠苏联专家的指导来完成的。而雕塑家的小型作品均以石膏着色为主,铸铜作品很少。为此,雕塑家们便选择了造价低廉的彩塑工艺技法,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泥塑着彩的技术。可以说,物质技术条件直接制约了当时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
  美术批评对不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交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初期的美术评论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边,坚决与资本主义艺术划清界限。社会现实主义是苏联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历史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因此,具象写实的表现形式就成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创作的必然选择。这种要求从诞生的那一刻就带着意识形态的偏见,他们提倡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而对艺术的审美功能却鲜有提及,反对艺术中无益于表现伟大思想的形式美感,反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艺术中无内涵的形式语言探索。给形式主义、抽象主义、空间主义等艺术探索挂上“丑恶的资本主义艺术”的标签。这些社会主义艺术观念与所谓资本主义的艺术观念的“碰撞”,严重制约了雕塑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只有单一的写实语言才能适应这种观念,而且带上标签的所谓“写实”也并不自由。
  4 结论
  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系统阐释了双年百方针,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但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一直贯穿中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之中,甚至到改革开放以后,历史题材的创作仍然以写实主义为主体。
  参考文献:
  [1] 克林杜霍夫.高等艺术院校雕塑系的毕业创作答辩[J].美术研究,1958(4):31.
  [2] 江丰.江丰美术论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的高度繁荣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然而,驳杂泛滥的信息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以音乐资料为例,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加强资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资料管理。  关键词:文化事业;信息资源;音乐资料;资料管理  在众多的信息资料中,音乐资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众多的信息资料中对音乐资料进行查找和整理。这不仅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也为音乐资
论述了环流熏蒸技术在粮库中的应用。环流管道的安装包括仓外环流固定管道、移动式环流管道、仓内环流管道以及气体取样管布置。磷化氢熏蒸浓度一般以30~70mL/m^3、熏蒸时间以1
由山东省利江粮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总经理任光利主持的“高硬辊加工及应用技术”科研项目,于2007年11月2日在山东省高唐县,召开了科技成果鉴定会。本刊记者会后采访了鉴定
摘要:21世纪是设计空前的年代!现代设计从包豪斯开始起步,发展到今天已是物质极大丰富,设计已从功能性发展到精神性。设计多样化,设计不但要满足功能的需要,更要满足精神的需要,即设计人的情感美!  关键词:设计;形式美;功能美;情感美从我学习设计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期间工作过很多年,做过很多设计,例如:版面设计,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等,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美的观点来创造的。对于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美,
大豆肽是指将大豆蛋白水解成3~6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在1000 Da左右。以豆粕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大豆肽,通过微生物作用对某些苦味肽基团进行修饰和重组,使小肽之间、小肽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财务处理现状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
磨辊研磨的整个系统,是弹簧组所给辊体研磨压力及辊间簧对慢辊的推力构成柔性平衡机构。快、慢辊之间采用组合簧既满足最大负荷、又满足因安装位置受到限制时调整范围,根据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