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章士钊、梁漱溟等人从反省西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出发,力主"以农立国",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而孙倬章、吴景超等人则从爱国救亡的思路出发,认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既符合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更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力主"以工立国"。这场争论,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特殊国情的认识,对于探索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