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塑”之客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
  自19 世纪早期问世之后,人类迄今已经生产了约83亿至90亿吨塑料,体积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4倍还多。每一年,世界范围内塑料袋的消耗数量为5000亿个;每一分钟,全球会卖出100万个塑料瓶;许多看似是其他材质,甚至稱得上环保的物品,也离不开塑料。比如易拉罐,看似是金属,但实际上跟食物接触的内侧薄膜仍是塑料;装食物的防油纸袋,内壁也是塑料的;一次性纸杯,同样也是塑料做衬里……
  这些塑料制品被丢弃成为垃圾后,只有9%能被回收再利用,其他有的进了填埋场,有的进了焚烧炉,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大自然中。这些垃圾在风力的影响下进入河流,汇入海洋,随波逐流。
  我们都知道塑料的降解周期十分漫长,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也知道白色垃圾、塑料垃圾已成为世界公害。但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垃圾已经蔓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在几个月前举行的欧洲肠胃病学会上,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报告,首次证实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到了9种微塑料。微塑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
  微塑料,一般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的物理作用下会发生破损化,大多数体积较大的废弃物都会被分解成小碎片,最后变成这种人们肉眼难以看到的颗粒。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杂志就报道过“海洋中这样的微小塑料”。不过,海洋和海岸微塑料污染得到全球重视并加以大量研究则是近10年的事。如今,即使在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北冰洋的海冰里也存在着数量惊人的塑料微粒。生态毒理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将之称为“海洋中的PM2.5”。
  微塑料的确与PM2.5极为相似:都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有毒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又因为体积微小、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在食物链中产生积累。已有研究表明,多种藻类、贝类、鱼类、海鸟及海洋哺乳动物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摄取微塑料。
  随着水的循环,微塑料也混入土壤以及陆生动植物体内,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幸免—湖水和土壤中的微塑料的总量堪比海洋表面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15万亿吨。这些微小的颗粒都去了哪里呢?自然就在我们身边。
  2018年4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在经过包装的海盐、啤酒、瓶装水和自来水中发现微塑料和微纤维。最常见的是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一直在摄入微塑料。在2008年以前,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动物无法消化摄入的微塑料,因此最终会将它们排出体外。然而,生态毒理学家马克·布朗对此并不完全确信。他做了一个实验:先把蓝蚌放进水槽,再放入涂有发光材料、比人类血细胞更小的微塑料,在蓝蚌摄入这些微塑料之后,再把它们放进干净的水中。6周之后,他把这些蓝蚌打捞起来,发现微粒仍然在它们体内。
  目前专家还不能确定微塑料是否可以长期留在人体内,但值得警惕的是,最小的微塑料能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肠道中的微塑料也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还有研究人员指出,与很多污染物一样,微塑料的危害很有可能取决于阈值—一旦超过某个数值,它们才能真正影响生物。然而无论如何,当一种污染物无处不在,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开展环保行动了。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将2018年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塑战速决”。这是一场人类与塑料的世纪之战。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将比鱼类还多。由此产生的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面对现在海洋微塑料问题,世界各国也纷纷开始对一次性塑料袋发布禁令,或者通过法律和税收等手段限制塑料垃圾的泛滥,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
  塑料全面包围地球,人类也并不是它们的终点。也许微塑料会进一步变小,变成纳米级塑料,但变小并不等于被降解—无论塑料制品变得多小,它们依然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无法被任何生物吸收利用的物质。希望更多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会在购物消费前多想一想,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rain and acute leukemia cytoplasmic,BAALC)蛋白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语言不仅仅是用于人类交际的声音符号系统,而且具有使存在出场和构建虚拟现实的本体论价值。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育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其
2017年2月,华耐控股(后更名为赛伯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委任朱敏为公司主席。朱敏的名字在内地如雷贯耳,有“中国留学生硅谷创业第一人”的美誉。在美国生活了21年后,朱敏于2005年回到中国创办赛伯乐投资集团,专注中国科技化产业投资,培育全球領先的新兴产业,管理的资产总规模逾2000亿元人民币。“赛伯乐”是朱敏自己起的名字,作为天使投资人,他希望自己具有伯乐识千里马的慧眼。“我们的定位是找人做项
从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算起,平昌冬奥会已经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第十一次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奥运盛会的激情,在中国大地持续燃烧着。2008年,北京在中国奥运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举办了一次空前成功的夏季奥运会。4年后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再次来到这座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名城和现代都会。  对中国而言,参加冬奥会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竞技尤其是争金夺银,更包括充分体验冰雪文化,宣传健康中
摘要: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逐渐僵化的今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高校的精英学生群体有着共同的特点,针对这个群体,学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精英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98-01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摘要:蔡元培,中国第一所国立的大学北京大学的第四任校长,同时也是北大历史上乃至近代史上最为闻名的一位校长,同时他也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他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新颖进步的思想影响了北京大学在历史上的发展,他开创了“学术”与“自由”之风,他革新北大,在五四运动时期有杰出的贡献。他是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关键字:革命家;新文化运动;蔡元培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