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建国每周都要带女儿去上钢琴课。我猜想,教钢琴课的老师应该是身着旗袍的美人,琴是三角的那种,琴边永远都卧着一只懒猫,窗台上还放了一个盆栽。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乐曲在室内回荡,气氛相当的婉约,甚至有一点颓废……还真不是我瞎猜,这是石建国作品《钢琴课》中透露出的信息,艺术来源于生活,钢琴课是石建国除了画画之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的艺术灵感大多由此而来。
  石建国不厌其烦地创作《钢琴课》这个主题,他用笔墨所描绘的境界,是人们神往已久的场景,特别是中国人,近百年的文学艺术及影视造就了这样一种“钢琴课”的集体审美,宋美龄、林徽因、陆小曼也许都曾“钢琴课”过而惊艳后世。生女儿的父母们,为孩子布局未来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钢琴课。即便最终培养不出朗朗、李云迪,至少也能得到个有音乐修养、有名媛气质的大家闺秀。记得陈绶祥就曾花大钱买了一部老三角钢琴圆梦,女儿的气质果然脱俗。
  最初我对钢琴的感觉没有石建国那么好,恐惧主要来自于楼上的疯狂邻居,朝七晚九,除了如厕和进食,一直都在弹《致爱丽丝》,没有把爱丽丝烦死,我先崩溃了。石建国的“钢琴课”改变了我对钢琴的认识,仿佛把我带入一种高雅而美好的境界,从此再听到钢琴也不烦了,且能把它当做画画时的伴奏。此谓艺术“成教化助人伦”之功效也,石建国挽救了我。
  音乐对画家的影响是很直接的。石建国画画从不打稿子,挥笔即画,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在他的腕底笔尖,仿佛有钢琴的节奏,湍急舒缓,错落有致,不是《致爱丽丝》就是《月光奏鸣曲》。很显然,“钢琴课”在石建国的艺术风格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新建曾跟我讲,对他笔墨影响最大的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而何家英在渲染工笔画时常常呤唱河北梆子,老画家韩羽的戏剧人物画中的节奏,正是“咚咚咚,锵锵锵,嚓嚓嚓,咣咣咣”的锣鼓点,齐白石喜欢新凤霞,挥毫运墨难免有评剧的曲调,再往远说,比如八大山人,他的荷花小鸟就藏有“高山流水”的古琴密码。正是画家心中的旋律不同,才形成了其不同的艺术风格。不仅是艺术家,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喜欢的歌或曲,遇到春风得意,它就会涌到嗓子眼儿。早年,在单位集体浴室冲澡时,就常听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的太阳》等雄浑的男声在雾气中回荡,也时有“红歌”。这些歌者不是刚刚受过总编辑表扬,就是晚上与女朋友有约会。总之,艺术与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钢琴课”的力量无处不在。
  石建国扎一马尾辫,初以为他是摇滚歌手,相识才知道他是画画的,且在人美这个“央企”出版社任期刊社总编辑,他为官低调、沉默寡言,与外形反差很大。人美有出大画家的传统,比如,画古装人物的任率英、王叔晖,画动物的刘继卣,画残荷的李老十等,都是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石建国以画“钢琴课”正成为新一代的接棒者。
其他文献
该文应用材料的位向分布函数ODF(OrientationDistributionFunction)分别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织构和经过等角度通道挤压的商业纯铝的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位向分布函数分析发
基于碳纳米管独特的筒状结构、超强韧力学性能、优异的热学、光学和电学及化学特性,将碳纳米管作为复合材料的功能与机械增强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然而碳纳米管加入
基于金属腔体的窄带滤波器和多工器因其低插入损耗、高品质因数和高功率容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与单模谐振器相比,多模谐振器可以显著地
低密度烧蚀材料通常是由低密度高孔隙纤维预制体增强相和低密度低导热系数树脂基体相组成,主要针对满足深空探测飞船返回舱和星际探测器的大底和侧壁等部位烧蚀热防护系统的轻质、耐烧蚀、隔热、长再入时间使役要求。在本文中以酚醛树脂(PR)气凝胶为浸渍相,三维碳纤维预制体为增强相,开展了超轻质碳/酚醛烧蚀复合材料的设计、微观结构调控、成型制备、性能测试与考核。首先,改进压滤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粘结碳纤维(CB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