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过度娱乐化问题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体育新闻传播中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和不良影响及反思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娱乐新闻 传播 网络
  一、体育新闻传播过度娱乐化的原因
  (一)新闻媒体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市场化运作把商业逻辑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商业逻辑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体育新闻媒体的内容输出与表现形式。而且这种作用与控制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新闻媒体将体育新闻的重点转移到女郎、暴露、性等能获得较大点击率、发行量或者收视率上。相对于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传统体育报纸杂志的发行量上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在版面选择上会以更多、更大的暴露图片或者刺激内容来填充,借以增加发行量,所以报纸是体育新闻传播过度娱乐化的“重灾区”。
  (二)媒体的道德缺失和价值观异化
  2014年,全国持证的新闻记者约有25万人,而实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从业者规模超过百万。如此庞大的工作人群面对报道相同内容的体育新闻上,难免会产生抄袭他人新闻、制造噱头,追求利益来创造低俗、虚假新闻的现象。一些媒体不对真实的新闻进行报道分析反而去进行炒作,为追求第一手资料甚至不惜侵犯他人隐私,以暴露为美,不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引导社会舆论反而去传播“xx为了钱才考虑转会”的负面价值观。
  (三)受众的需求和新闻的普遍娱乐化
  新闻的普遍娱乐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便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娱乐。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能满足受众的娱乐心理,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了受众的各种需求。当新闻媒体洞察到了受众的窥私欲、好奇和娱乐心理之后,大量花边娱乐新闻遍扑面而来如“哈登夜会卡戴珊”、“奥多姆绝望!曝卡戴珊已怀孕,孩子他爸是哈登”等。由于多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媒体为了商业利益来不断满足人的欲望,久而久之便使体育新闻的传播过度娱乐化。
  (四)新闻源较少
  我国新闻传播从业者较多,而一手的体育新闻资源却较少并且单一,于是出现了新闻编辑“闭门造车”的现象,制造虚假新闻如仅凭冬日娜对刘翔的跟踪访问就猜测两者有恋情;将体育新闻的内容上忽视对体育赛事本身的报道转而去关注“足球宝贝”、“性感美女”等。
  二、体育新闻传播过度娱乐化的的负效应
  (一)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专业权威和可信赖程度是组成公信力的两大要素。过度娱乐化的体育新闻传达的是色情化、庸俗化的信息,市场经济下不少媒体以利益至上,高收视率和点击量能拉到更多、更高价位的广告资源,而大发行量会直接增加报纸杂志的收入,综合性报纸也会将体育与娱乐揉合成“体娱”板块,并配以或虚假或性暗示的内容来增加广告收入。大量虚假新闻、暴露的图片和挑逗的文字在短时间内可能增加发行量、收视率,然而发行量、收视率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发行量和收视率与信赖程度和专业权威两大要素上没有关系。一旦虚假新闻被识破或者忠实、真正的体育迷对某体育新闻媒体长久过度娱乐化的报道及有可能放弃对该媒体传播的新闻的关注,降低该媒体的公信力。
  (二)降低了體育和运动员个人的形象
  一方面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提高经济效益, 极力挖掘运动员的私生活, 对其进行肆意渲染,极力煽情;另一方面有些媒体捕风捉影,对运动员进行不负责任的炒作,媒体的娱乐化报道和过度炒作贬损了体育及运动员的形象。虚假的新闻炒作让运动员保守争议,分散运动员生活或工作的注意力;受众长期进行信息接受可能价值观有所变化,认为体育就应该是这样,长此以往可能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不再关注该类媒体甚至不再关注体育新闻或者体育。
  (三)使体育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电视转播,使该届奥运会一改以往亏损的局面,一举盈利2.5亿美元,推动了奥运会乃至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30年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是以比赛前准备、过程、结果和分析为主的报道,体育新闻的内容单一,媒体较少,而现在的体育新闻则是完全为迎合大众娱乐口味而进行的报道,所以现在媒体报道的体育新闻完全是受众想要的信息。长此以往,体育就不会是原本意义上的体育,而是受众想要的体育。如果媒体一味追求利益,那么就会是体育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就很难在体育的得(受众、产业)和体育的失(娱乐化)中达到平衡。
  三、结语
  虽然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有着正面的影响,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高于此。现阶段体育新闻传播的过度娱乐化已经发展到“井喷式”的地步,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更加扩大了过度娱乐化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有关部分应该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 陈静.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成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 罗晓.对中国当前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理论解读及个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 王冬梅.体育新闻娱乐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25.
  [5] 戴杰,彭秋林,戴俭慧.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及控制—以《南方体育》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129-1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访谈法,对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归类,以便有效的提高投篮命中率。篮球运动中确定胜负的依据最终是各队得分的多少,而得分多少与个人及全队投篮命中率息息相关,水平不相同的运动员投篮命中率各不相同。在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协调性素质等方面都会对投篮命中率有一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方法对气排球在济宁市高校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清晰把握现状,发现不足,提出建议,旨在以后对促进气排球在济宁市高校的开展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济宁市 气排球 发展动态  我国气排球运动项目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为了满足退休教职工的健身需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本人根据四年高校体育工作观察及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青年女体育教师,因其在经验、性别和体能上的差异,对体育课堂的驾御能力还远不如有威信的男教师。因此,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威信的树立尤为重要。那么威信如何树立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G80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几千年来,养生思想在养生家虔诚的宗教信仰驱动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养生实践和种种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美学和运动生态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养生思想。这些体育养生思想带有鲜明的儒家、释家、道家和医学等传统文化特色,丰富并推动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