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怎么跟孩子说等3则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坏消息,怎么跟孩子说
  如果家里遇到一些变故,如离婚、失业、去世等,孩子问起来,家长该怎样告诉他们,才能既不惊吓孩子。又能让他们理解呢?
  1.不要隐瞒或歪曲事实。比如姥姥去世了,大人可能告诉宝宝:“姥姥到很远的地方玩去了。”宝宝会接着问:“姥姥怎么不带我去玩呢?”有的父母离异了,却骗孩子:“你妈妈死了。”过几天,妈妈又来看他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隐瞒事实或歪曲真相。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时间一长,就会发现真相,到时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不再信任家长。
  2.话语要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比如离异,你不能说,“我和你妈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所以离婚了。”这样深奥的话,宝宝听不懂。你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在一起做朋友不快乐,现在分开住了,不过爸爸以后还会来找你玩。”
  3.内容要过滤,不能超过孩子心理承受力。家长在报忧时要尽量缩小负面影响,不要让不幸把孩子击垮。比如爸爸失业了,不能说:“爸爸失业了。家里没钱了。”这样,孩子会担忧,吃什么、穿什么、钱哪里来,这些问题会把幼小的孩子推至害怕恐慌的境地。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爸爸失业了,最近家里生活有点困难,玩具、零食你得少买点,我会努力找到新工作,到时再给你买好多漂亮的玩具。”
  4.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家长在向宝宝报忧时,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说话时眼神要温和,充满着关切,语气和缓,表情要镇定。动作要温馨,可以抚摸或拥抱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充满温情的关爱是他们缓冲不良情绪的靠垫。
  摘自《生命时报》
  平板电脑会令儿童产生“僵尸”效应吗
  上蹿下跳闹个不停的孩子一旦坐到电视前,立刻就变得安静老实,视周围一切如无物——这种现象被美国教育专家珍妮,希利称为“僵尸”效应。如今,能把孩子变成“僵尸”的电器有了新成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美国的琼·甘兹·库尼中心是一家研究数码技术在儿童教育中作用的机构,其调查显示,4~7岁美国儿童中,三分之二玩过智能手机。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ad以来,儿童与触摸屏的接触进一步增加。
  在不少家庭,孩子是玩这些装置的“专家”。美国非营利儿童事务机构“常识媒体”2011年调查显示,美国39%的2~4岁孩子以及52%的5~8岁孩子玩过触摸屏装置。苹果应用商店2008年诞生后,儿童游戏应用以每天数十个的速度增加。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儿童看电视时头脑活动减少,处于一种类似“盯着白墙看”的状态。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专门研究媒体和注意力的希瑟·吉尔柯利安说,看电视时的心理状态类似看一本让人着迷的书,其实是聚精会神、头脑活跃的状态。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儿童媒体专家丹·安德森还用实验证明,某年龄段的儿童能在看电视时产生活跃的认知活动,不会成“僵尸”。
  新美国基金会早期教育项目主任丽萨,格恩齐认为。一款好的触摸屏装置应用能促进儿童大脑活动。不过,她提醒,触摸屏装置不能取代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对幼儿。
  摘自《文汇报》
  不能忽视精神培养
  对于德国的小孩来说,不干家务,就不能得到零花钱。甚至还要被告上法庭。反之,在中国,太小的小孩劳动,我们可能都觉得可怜,认为是受了虐待,特别不能是后妈带的孩子,否则就是一条大罪,这在德国人看来,也可能觉得中国对小孩太宽容。这两种方法,都有它存在的环境和历史,不可以简单地比较和照搬。
  我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相同的。问题是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父母对孩子爱的标准、价值观以及期望可能不太一样。当前或者某个时期,我们中国某些父母的价值观有些偏离,认为只要给孩子多一些钱、多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就是爱,却忽视了做人和精神方面的培养。但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对子女的要求其实挺高的。
  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舒服一点,你就让他们多读点书、多玩一玩,但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钱,免得让他们不知道钱或只知道钱。
  摘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猪妈妈撒泼护孩子,让胖小猪躲过了这顿打。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当新年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你要听到空气里有爸爸妈妈的祝福:新年快乐!  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多数树木的树叶已经落尽,枝头也许还留着雪花;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头,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味道。你透过家里的窗子看出去,大人们在街上从容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他们各有各的心事。  大人的心事纷纷杂杂,但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你——孩子。让你快乐,是爸妈的心事,也是所有大人们的心事。所以,无
从一跨进美术培训中心开始,豆豆就告诉大家,她的名字叫作“慕斯比比”,这是动画片《甜心王国》的主角——兔子王国公主的名字。有一次,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撕双面胶。老师说:“慕斯比比,你愿意一起来撕双面胶吗?”豆豆说:“公主不做这种事情。”还有一次,小朋友抢一把大画刷,豆豆说:“我要,我是公主,你们都得听我的。”  对着镜子画自画像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把自己画成一个小孩子的模样,而豆豆却把自己画成了慕斯比
     
耳朵 乐草  耳朵耳朵在我左边,  耳朵耳朵在我右边,  一样儿大小,  一样儿短长。  左边左边有我耳朵,  右边右边有我耳朵,  一起听说话,  一起听唱歌。  我是一棵会结果的树 韦苇  我把五个指头  都叉开  把两只臂膀  向上举起来  我就是一棵树  我把五个指头  都收拢  紧紧捏成一个拳头  树枝梢头  就结出两个果  妈妈  看,我是一棵会结果的树  那甜甜的灿烂  就是她脸上的
黄豆豆,特长教育“教”出一个舞坛骄子      【主人公档案】黄豆豆不仅是上海歌舞团明星演员,也是国内舞蹈界的精英。1995年,刚满1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并有幸进入上海歌舞团。又经过北京舞蹈学院两年的进修深造,23岁就出任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他的舞蹈既热情奔放,又挥洒自如、轻盈大气,具有灵活的内在韵律感,尤其富有独特的艺术想象力。他编导和主演的《醉鼓》、《秦俑魂》、《金舞银饰》等
小羊山姆睡不着
清早,踩着晨露,我来到番茄地里,想挖几株罗勒,种到别处去。  番茄架下的丛丛罗勒,顾不上理我,争先恐后把花穗举得高高,红的、紫的、白的……目的是吸引小蜜蜂。  罗勒这么做,可不是只为自己,还为了番茄。  因为它想让蜜蜂顺带也帮番茄授粉。不然,光靠番茄自己的小黄花,根本吸引不来足够的蜜蜂。  移不移走罗勒呢?我看了看番茄。  已经成熟了的番茄,在阳光的映衬下,闪亮出鲜艳的红。它那么需要罗勒,当然是不
儿子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比喜悦。作为三代单传的男孩,全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作为妈妈的我更是希望他以后能有出息。于是两年后,我就开始实施早已计划好的家庭教育方案。  我买来了大量的识字卡片,没事就让儿子读、认。尽管他不明白认识这些稀奇古怪的“图形”究竟有什么用,但还是鹦鹉学舌似的跟着发出一个个读音:“天”、“地”、“人”……看到他真的会念这些汉字了,我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于是又从书店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