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商人的海外高球生意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球一人生,一杆一世界。二十世纪,高尔夫运动传入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国内球场得到迅速发展,球场建设遍及大江南北。中国商人们更是把手中的长杆伸向了海外市场,试图不断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与此同时,球场建设的野蛮增长也让随之而来的生态破坏、违规圈地等问题愈加暴露。2017年1月,一纸攸关中国683家高尔夫球场命运的公告震撼出笼,宣告着长达六年之久大整改的最新结果。从最初声势浩大的疯狂建设,冷静下来的中国高球,又将如何走向一个更为健康的未来……
  中国自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无论是致力于扩大自己商业版图与影响力的中国商人,还是生活日益富足、消费能力与日俱增的中国老百姓,都热衷于在海外“买买买”。不过,后者至多是在奢侈品牌上“豪爽”一把,前者却是从别墅买到酒庄,从酒庄再买到足球俱乐部,这些年甚至还买起了高尔夫球场,做起了海外高球生意。究竟是“有钱任性”,还是海外市场确实商机无限?笔者同你一样,试图在这热闹里看出一些门道。
  19世纪末高尔夫球运动开始进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高尔夫球人口、场地数目和高尔夫球赛事的增加使得高尔夫球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体育产业之一。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高尔夫核心人口41万(所谓核心人口是指每年打球8场次以上),收入集中在年薪50万以上的占80%,年龄集中在35周岁以上的占80%。有关专家认为,处于消费升级窗口的中国,有着3亿中等收入阶层,蕴含的庞大潜在高尔夫人群,他们将支撑中国高尔夫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者们基于对未来庞大潜在消费群体的看好,将眼光投向高尔夫资源丰富而性价比较高的成熟市场,也就此拉开了海外高球生意的序幕。
  2013年,太平洋联盟开始了对美国高端球场的并购之路。目前,仅美国著名的美特尔海滩上,就已有22家球场被太平洋联盟收入名下(将近该海滩球场总数的1/5)。
  在欧洲,2014年9月12日,华彬集团董事局主席严彬宣布以1.3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温特沃斯高尔夫俱乐部。
  2016年年3月,被誉为海外华人旅游龙头企业的欧美嘉旅游集团继收购曼城地标性建筑Sentinel House后,再次出手完成了对英国Weston Turville高尔夫球场的全资收购。
  2016年10月,海航集团以1.37亿美元收购美国Oki Golf集团旗下八家高尔夫俱乐部,这八家高尔夫俱乐部下有2个高端会员制球场以及8个公众球场,分布在美国普吉特海湾。而在此之前,海航集团已经分别收购了美国纽约和加州两家球会,自此其在美国拥有的高尔夫俱乐部达到10家。
  中国资本征战亚洲高尔夫市场同样出手不凡。据韩国济州道政府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外国人持有的济州岛土地面积为20.78平方公里,其中中国人持有的土地面积最大,达到8.64平方公里,占比高达41.6%,而这些土地大部分被用来开发高尔夫球场。此外,中国企业和个人在国外高尔夫制造品牌、高尔夫赛事版权购买等方面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中国资本缘何青睐海外高尔夫:投资抄底、体育产业受国家鼓励、丰富自身产业布局
  中国商人为何对海外高球市场青眼有加?资深从业者Dawen对此做出了分析,“首先是投资抄底,海外高尔夫球场在经历金融危机后,西方整体的经济环境变差,企业主负担加重,打球人数减少。2014年的美国《Golf Week》曾报道,在2014年前十年间美国高尔夫人口由3000万人减少到了2500万,而且高尔夫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63%的打球人员年龄在55岁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球场经营压力增加,从而低价寻找买家;而国内企业方面则是从长线角度出发选择抄底买入。其次,近来国家层面也一直在鼓励发展体育产业,去年11月也是第一次将高尔夫作为鼓励发展的‘时尚运动’写入‘十三五’健康发展规划内。而美国高尔夫产业规模达700亿美元,许多国内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尝试看清和挖掘行业潜力是非常自然的。另外,从很多买家背景来看,都是本身从事高尔夫业态的,海外收购行为是丰富自身的产业布局。拿海航来说,它的海外收购不仅为原有国内旗下10多家球场会员提供了增值服务,也是为其集团产业,例如航空、酒店、旅游等提供了更多的互补性。”笔者从多方了解到,海航集团旗下的的旗舰旅游企业——凯撒旅游,其体育旅游板块的环球高尔夫系列在此次海外收购后迎来新的爆点,这恰恰也佐证了Dawen的观点。
  据悉,美国拥有世界最多最高等级的高尔夫球场,是高球爱好者海外度假的首选目的地,西雅图地区更是拥有极为丰富的高尔夫球场资源及旅游资源,深受中国高尔夫爱好者追捧。目前高尔夫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处于低位,以美国为例,每年有近130家球场陷入破产,因而性价比十足的高尔夫资源成为吸引中国买家频频出手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投资者看来,以较低的成本拥有美国高档高尔夫球场并吸引中国游客消费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2016年以150万美元买下某美国球场的中国投资者说:“在中国我得掏1500万美元”,实惠的价格让中国商人难以抗拒。


  高尔夫作为一项集合了亲近自然和人际交往的运动,其人群与旅游客群十分匹配,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越来越成熟,高尔夫消费也趋于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海外成熟的高尔夫球场聚集地“打球+度假”,高尔夫出境旅游市场日益受到关注。据《中国游客境外旅游调查报告2016》显示,占游客总数的25%的“务实主义者”,占游客总数的17%的“大胆探索者”,占游客总数的12%的“享乐主义者”以及占游客总数的21%的“简单随性者”等共计占游客總数75%的人群都有可能在旅行中选择“高尔夫主题游”。此外,据胡润百富发布的《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2015&2016》显示,2015年中国年轻一代高端旅游者(人均财富近3900万元)中,高尔夫占出国旅游主题的7%,而2014年这一比例仅为3%,呈上升趋势。   而在欧洲,自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以来,高尔夫行业还处于漫长的恢复期之中,高尔夫球场、度假酒店等设施价格也相对较低。这些具备雄厚实力的中国买主,不仅仅只想成为简单的接盘者,还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号称拥有数百家联盟球场的太平洋联盟,就以颠覆传统会员制模式的新思路在中国市场大力开发客源。据其投资人杜厦表示,太平洋联盟所购买的球场仅靠美国市场就已经能够实现盈利。如果能将中国的客源激活,市场前景将更加乐观。
  同样因此获益的还有欧美嘉旅游集团,其董事长陈明亮博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收购可以帮助集团更好地推动以高尔夫运动为主题的旅游业务,可为欧美嘉集团的发展再次助力。”对于旅游业和高尔夫业的双向促进,Dawen也表示十分赞同和看好,“从打球人角度来看,一年50场次以上的球友,每年选择一两次海外高尔夫之旅是很常态的事。”他介绍说,“高尔夫目前的核心人口约在40万左右,根据西方国家高尔夫的发展史来看,从经济数据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尔夫爆发前沿。但有所不同的是,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如社区规模超过2万人,必须配套高尔夫球场,规划才能获批,这极大的促进了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数量。美国有4000多家公众球场,打球费用非常低廉,这也是造就了高尔夫在美国能成为全民运动的原因。高尔夫在我国的发展较为曲折,国家层面限制了球场的增长,所以打球费用不可能平民化趋势。随着具备高尔夫消费能力的人群剧增(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在5000万人左右),加之高尔夫文化运动的普及和引导,相信高尔夫人口增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另外,在国内的政策影响之下,中国高尔夫市场潜在打球需求被抑制,如何将这种需求暂时引导到海外市场,并对其进行释放,成为中国投资者眼中的商机,因而一些具备雄厚实力的买家开始寻求海外高尔夫球场资源,并与国内的客源市场进行对接。最近Dawen受朋友之托也正在了解一家苏格兰球场的收购情况,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对于高尔夫球场的海外收购现象和中国资本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颇为相似,“这一收购浪潮应该还会持续,但从改善收购球场的经营角度来说,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欧美地区,毕竟离中国本土比较远。从常态化来看,经营客源的主体还是原来那批人,更多的是财务投资上的考量。”
  业内人士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尔夫市场目前处于成长之后的滞涨阶段,但中国高尔夫市场还在起步,从海外并购的主要逻辑上分析,企业能从自身公司战略和发展阶段出发,面向全球发达国家,先进和高端的领域进行并购,借国际品牌资源和技术资源来强化核心业务,提升品牌,实现价值链上游攀升和产业转型,无疑也将成为完成产业升级的方式之一。
  并非不良资产的“接盘侠”
  在一部分人的惯性思维里,中国商人很容易成为某些不良资产的“接盘侠”,但事实证明,中国投资者将濒临破产的球场扭亏为盈的案例也不少见。
  2010年,正值美国经济深陷泥潭,融源资本董事长杨光等人拿下了拥有顶级品质的美国帕萨德拉(Pasadera)俱乐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尔夫球会是精英商务人士的交流平台。远跨重洋,在美国当地建立这个平台,有利于中国的海外投资家创造商务交流环境。除了商业交流平台的构建,购买美国球场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是赚钱。杨光的投资团队同样希望他们在美國的投资得到回报。不过,如若你认为这些被收购的场地仅是作为社交平台,那么无疑是低估了这些商贾的精明程度——几乎就在收购帕萨德拉俱乐部的同时,周边另外一个18洞球场也被杨光等人收入囊中。杨光随即将后者的其中9洞与帕萨德拉的18洞合并构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的27洞高尔夫球场,而剩余9洞则被改变用途,直接用于别墅和商业地产开发。
  在杨光的投资团队看来,涉及房地产的经营计划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投资就是为了获利。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同年8月,球会举行了兰博基尼车展;11月,帕萨德拉球场还举办了中美企业家高尔夫邀请赛,牛根生、马云等纷纷参赛,球场设计师“金熊”尼克劳斯也亲临现场。就此,帕萨德拉俱乐部在收购后打开了新的篇章。同样的,美国鸽子谷高尔夫俱乐部的收购也在逆袭的成功案例之中,太平洋联盟在2013年购买该地产后花了620万美元对其进行整修,而此前该俱乐部一度面临经营窘境。经过改造升级之后的鸽子谷重又焕发生机,客流大大增加。


  水土不服或成桎梏
  然而,海外收购也并非全都如此顺利。面对整个行业的颓势,以及不同的法律、人文环境等差异,购买下英国伦敦温特沃斯俱乐部的华彬集团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5年10月,华彬集团表示在2018年12月之前将投资2000万欧元来提升温特沃斯高尔夫俱乐部的设施和品质,来保证它“成为世界上最顶级的私人高尔夫和乡村俱乐部”。为此,华彬集团对会员制度作出了一系列调整计划,包括计划将俱乐部的4000名会员缩减至800名,以及提高会费等措施。
  这些计划的宣布引起了会员和当地居民的不满,事情持续发酵并险些引发成外交事件。温特沃斯高尔夫俱乐部的一名会员、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就曾以议员身份指责俱乐部的中国新老板“非常令人失望”,甚至联合500名会员通过中国驻英大使馆进行交涉。温特沃斯居民委员会认为,新的会员结构计划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高尔夫俱乐部以及这个场地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变成“超级富豪的场所”,这是不能接受的。尽管中国投资人对实行新的会员结构计划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咨询,包括寻求英国王室法律顾问的意见,但最终还是做出让步,现有成员将不用支付新的费用,而温特沃斯社区的居民依旧可以享受果岭优惠。
其他文献
为了开展托卡马克装置边缘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及汤姆逊散射对电子温度、电子密度更为精确的测量,初步建立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的近红外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并测量了其在不同加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