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啥不回家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回家过年,对那些在异乡生活的人来说,是个毋庸置疑的选择。但是,随着春运成为一个让人恐惧的期待,随着人生际遇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春节不回家了。听听他们的理由,再想想漫长的回乡路,元芳,你怎么看呢?
  1 年终奖取消了
  左先生 41岁
  公司职员
  【诉说】我来北京快10年了,月收入6000多一点。房子是租的,每月租金2100元。儿子上初一,妻子打零工,经济上很紧巴,但还能过得去。除去房租、水电费、日常生活开销和儿子念书的费用,月底所剩无几。好在我年底能有近2万元的年终奖金,孝敬老人和过年的花费,都指着这笔钱。
  10年了,年年春节都回老家,辛苦一年攒下的钱,全都花在路途和给家人的礼物上。就说去年吧,给父母和岳父母每人2000元,这就8000元;给家里带的年货,又花2000元,一万就没了。剩下的一万,亲戚孩子们的压岁钱,一份500元,共11份,5500元;跟发小、老同学吃饭、搓麻,花掉2000元。一家三口坐火车,往返外加三餐的花费,就一个子也不剩了。
  我老家是个穷山沟,我是第一个大学生,又是第一个在北京工作的。亲戚和街坊四邻,都把我当成天子脚下的人。所以,每年春节看老左家老儿子衣锦还乡,成了父老乡亲们过节的一项活动。我出手要是不大方,父母脸上挂不住不说,连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
  去年公司效益不好,从11月开始,老总的脸就没见笑过,年终奖被取消的说法一再传出来。果然,元旦前后,老总在全员大会上公布了全年财务状况,能按时开工资、上三险就不错了,年终不可能再有一分钱的奖励了。
  我倒没觉什么,妻子却像天塌了一样,天天唠叨拿什么回家过年,有一次还哭起来。我父母知道我在北京活的不易,我孝敬他们的钱,他们大部分都存进银行。我现在拿的三星手机,就是母亲出钱托我侄子给买的。母子真是连心,她好像感觉到了我的难处,上星期打来电话说:“回来吧,家里啥都不缺,不用钱。亲戚的礼也不用给了,这些年给的够多了。别的花销不就剩路费了吗?我们出。”
  我父母都是快70的人了,辛苦养大4个孩子。每年就我这千八块的孝敬钱,最后还要反搭在我身上。撂下母亲的电话我就哭了,也下了决心,今年不回去了,从2月份的工资里拿出4000元,平均分配,寄给父母和岳父母。剩下的那点钱,再加上妻子的收入,在北京过个年,凑合着够了。
  2
  剩女过年
  黄小姐 34岁
  音乐监制
  【诉说】我父母都是国企的工程师,2009年退休。他们早早就在沈阳给我买了房子,希望我大学毕业就回去,然后在他们眼皮底下安居乐业。可我在大学学的是音乐制作,在北京机会会更多一些,现在在一家传播公司作音乐监制,发展得很好,没有回沈阳的打算,只能在春节回去团聚。
  34岁未婚,这在北京不新鲜,但回沈阳拜年时,亲友们最后都要说上一句“有对象没”、“不小了,别挑了”……父母更急,我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他俩的逼婚说教,有时话说的还挺刺耳。我妈说:“音乐这专业,害人哪,弄得心都野了,浪漫啊、白马王子啊、爱呀爱呀。也不想想,你就是个普通女子,太不切实际了。”我爸马上接话:“早知这样,当初让你学理工就好了,像你妈那样,当个工程师,啥说道没有,踏实过日子,我们早抱外孙子了。”
  2011年夏天,我终于通过贷款有了自己的房子。在大北京,一个小女子凭自己的努力有房有车,我很骄傲,打电话请父母过来住一段、玩一玩。你们猜母亲怎么说?她说:“你个人问题不解决,我和你爸哪有心思玩?等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再去玩吧。”
  跟沈阳的老同学们,似乎也越来越远了。前几年回去,都有人张罗聚会。后来聚的次数越来越少,人来的也越来越少,话也唠不到一起去了。前几年,他们还对我的职业满是好奇心,问问这个歌星,听听那个八卦,我挺成气候的。可去年回去,我在喜来登订好桌,打了一圈电话,只来3位女同学。她们都当了妈妈,唠起育儿经热血沸腾,儿子冲妈妈的嘴放了一个屁,能惹得3位大笑不止。
  而我想谈的话题,像时政、嘻哈摇滚什么的,她们要么看着我傻点头,要么干脆不吱声。唉,尽管当年都在一个平台上,尽管在不远的几年前,大家相聚时还能有共同的话题,但不同的生活道路,已经把我们变成了不同世界里的人。我把这种感受讲给母亲,她老人家冷冷地说:“人家都有家有业了,哪有闲空陪你这个老姑娘,唠那些不着边的嗑啊。”
  沈阳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有时想念,有时反感,有时特别想亲近,但有时又想躲得远远的。今年春节不回去了,父母竟欣然同意。一来工作需要加班,二来嘛,我认识了一位39岁的未婚男士,北京人,条件还好。他父母对我挺满意,希望在春节推进我们的关系。一听我不回沈阳初二就工作,马上提出去他们家过三十儿,我顺水推舟同意了。
  母亲听到这个消息,肯定眼冒红光,我在电话里能感觉到她的兴奋,只听她一个劲说行、行,别回来了,我和你爸都挺好的。去人家不能空手,要买像样点的东西。要不,你给妈的那个羊绒披肩挺上档次,妈一直没啥得用,用快件给你寄过去……
  34岁了,这将是第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春节。我突然涌起一阵惆怅,小时候的沈阳城,过年时家属大院里的热闹景象,清晰地在眼前浮现。
  3
  睡它七天七夜
  许先生 36岁
  公司职员
  【诉说】我不回家过年,不是因为钱,也不是没时间,而是觉得太累。平时工作累,就这么个黄金大节,回到家更累。我要留在沈阳自己过年,躺在床上,盖着大厚被,睡它七天七夜。
  我是东北大学毕业的,典型的理工[尽] [吊]丝男、苦逼白领。在沈阳8年了,有稳定收入,还有一套90平米的二手房,一部不到10万的车。嘿嘿,像征婚广告不?忘了忘了,我还是单身。
  我的家在山东寿光,知道不,产蔬菜的地方。我家是种菜大户,又是大家族,人气旺,不差钱,所以对过年特别重视。年夜饭从早上就开始准备,晚6点准时开饭。我奶奶86岁了,有些痴呆。平时蔫得像个孩子,可这一天,一下就变成老佛爷。坐在太师椅上,盖着羊皮被,看着子孙们忙活。   所有亲戚在晚饭时都过来,吃完后,女眷收拾残局,奶奶在男丁的簇拥下,坐到电视机前,跟着白岩松为春晚倒计时。春晚进入零点后,所有的人都去放鞭炮。奶奶和小孩早就撑不住睡了,孩子们会醒来看热闹。鞭炮放完后,三十几号人一起吃饺子,然后大人们开始搓麻。我早就不属孩子辈,是正式的大人帮里人。所以,从三十儿到初六,我没睡过一夜完整觉。天天不是鱼肉就是烟酒,我有点厌倦了。
  到家累,回家的过程更累。春运之苦、之难,全国人民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8年来,我在车座底下躺过,在厕所里用行李箱当桌子,跟陌生旅伴打过一宿扑克。前几年年轻心盛,还有点小资情怀,觉得回家过的是感情,是民俗,是文化。但去年奶奶去世了,她是我们家族的精神领袖,她一没,看似和谐团结的血亲们,突然分崩离析,为宅基地、老房子、责任田这些不动产,争得不可开交,后来上了法庭,再后来就像仇人似的互不往来了。
  2013年的春节能怎么过?大家庭散了,那就各过各的好了。我有一弟,已经娶妻生子,一直跟着父母在家种菜。弟媳是贵州人,嫁进门就没回去过,弟弟决定带着妻儿回去,跟老丈人一家过年。我灵机一动,请父母来沈阳团聚,可父亲死活不同意,怕人不在了,那些红眼的亲戚们,会对判给我家的那些菜地搞小动作。
  我一听,心猛地疼起来。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没钱,也不是生死,而是血亲之间的仇和恨。说心里话,我真的没办法去面对那些七叔八姨、堂姐表弟们,这也是我不愿回去的根本原因。于是,一星期后,我谎称单位组织春节去韩国玩,就不回去了。父母竟没反对,可能觉得大儿子因出国不能回来,还是个很有面子的理由吧。我现在想的就是赶紧给他们汇笔钱,然后在三十儿的前两天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明天就飞了,初七回来。
  4
  老天爷不让回
  于先生 38岁
  速递员
  【诉说】从2001年来北京到今天,回家买车票就是我年终岁尾的头等大事。去年我连续3天早上5点排队,才买到一个没座的临时客车票。我是陕西人,不会上网,也没电脑,网上买票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没啥实际意义。我们要想得到票,就得拼体力。夜里两三点排队一点不稀奇,我早上5点来,算是懒的了。
  第一天刮大风,太冷了,我站了3个小时,排到第5位时,没票了。第二天5点又去,这回下雪了,我冻得直哆嗦,又是3个小时,还是没票。第三天我急了,4点就来了,排了第一位,终于买到这个临客的车票。
  今年本想继续去拼体力,可老天爷不让了。一个月前,我被车撞了,左臂骨折。好在是工伤,公司和肇事方一起管我的医疗费、误工费和伙食费。吃喝治不愁了,可回家过年,就得泡汤了。票不成问题,肇事方是家报社的文化人,认错不说,态度还特别好,主动提出送我一张回家的卧铺票。说实在的,十来年了,我回家从没坐过卧铺,有座位的才4回,剩下的全是站票。可我这胳膊不争气,没按时好。医生说我的骨密度像60岁的人,可能是我干活拼得太狠,营养又跟不上。所以今年我不用再拼体力了,就是想拼,也没那个本钱了。
  我身边有个陕西帮,里面有许多年轻老乡,也就是你们记者爱说的80后、90后。这些孩子没家没业,到北京看一切都新鲜,说不回就不回。有网吧去,有对象陪,就能过个快乐年。我们这些上年纪的可不行,老家有老爸老妈、老婆孩子,都巴望着呢!我有一儿一女,一个高一,一个初二,想啊,天天都想。两个孩子也懂事,听我回不去了,就安慰我,说会照顾好爷爷奶奶和妈妈,让我安心在北京过年、养伤。
  陕西帮不回去的有7个人,我们早早就在一家餐馆订了桌,吃完一起去放鞭炮,然后到我租的平房里打扑克、看电视。大年初一街上人肯定少,哥几个弄了个轮椅,说要推着我去天安门、鸟巢,然后去雍和宫。里面是进不去的,在外面转转也不赖。这几处都是我梦里想看的地方,来北京十来年了,我从没去过,这回一定要去个遍。
  责编 / 陈洁雅
  cjy@lnddgr.cn
其他文献
期刊
目前,各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转型,要求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培养主体的高校教师,应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本文基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改进摄影专业《基础摄影》课程的评价机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摄影教学心得体会,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认为在《基础摄影》的课程教
期刊
25年前,当我第一次迈进朱老培钧先生的画室时,便被先生高雅的画品所感动,不太宽敞的画室墙上挂满了先生所画兰蕙竹菊之类。而其中画兰占了绝大部分。真可谓“芳草九畹,满目春
期刊
2011年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任重道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艺术大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副院长王能
近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通过对原路面材料100﹪的利用,节约了养护资源和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在公路养护中实现了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
对于高中生,法律好像是遥不可及的名词.实际上,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层次上看,它是维持国家治理能力、保证国家治理合法性的源泉;从社会层次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根源的印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在于文化自信,同样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必须要重视文化作用,可以让民众做到文化认同,成为日常行为习惯,并上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独创性和开放性,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在新课程下,必须学会巧设教学情境。面对数学这门抽象、复杂的学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紧紧围绕教
期刊
研究以不可约有界对称域Ω为底空间的一类Hartogs域Ω上的K(a)ler-Einstein度量,这种域称之为Cartan-Hartogs域,是华罗庚域的一种,其中K(a)ler-Einstein度量的生成函数满足一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情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