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前牙位于口腔前部,临床上常有外伤或龋齿形成的残根,当根长适合桩冠修复者,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对正畸牵引前后牙根的伸长与牙槽骨的增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正畸牵引;牙根伸长;牙槽骨;增高
Orthodontic traction with the alveolar bone around the root elongation of the relatively higher
YANG Zhongjun1 ZHANG Qian2 YAN Shiguo2
【Abstract】Approached the front teeth in the mouth, often on the clinical form of trauma or caries and root, root for when the post crown Xiufu Zhe, a root elongation orthodontic traction after pile of porcelain crown The method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We orthodontic tr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oot of the elongation and increased alveolar bon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Key words】 Led by the orthodontics; Root extension; The alveolar bone; Higher
上前牙位于口腔前部,臨床上常有外伤或龋齿形成的残根,当根长适合桩冠修复者,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对正畸牵引前后牙根的伸长与牙槽骨的增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9月~2007年8月接诊的中切牙龈下残根患者12例,根面最低位于龈下2mm ,牙根已发育完成,牙根无松动且牙根无变异,余留牙根长度去除牵引后露出牙龈长度0.5~2mm后应不短于邻近同名牙的牙冠长度的患牙12颗。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7~28岁,均为一个牙残根,其中11例为外伤引起的根折,1例为龋坏至龈下。排除相邻牙同时折断或龋坏者。邻牙基本正常,无松动。均无牙槽骨骨折,残根残冠牙根尖区无病变,牙周组织健康。
2 方法
2.1 根管治疗:外伤牙局麻下拔髓,若患牙根尖创伤出血较多,可置碘仿樟脑酚棉捻5~7 天后,行根管充填术,残根残冠牙若牙髓坏死,则按常规根管治疗方法,拔残髓、扩锉根管及根管充填。
2.2 牙周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患牙的刮治,消除炎症。
2.3 测量:炎症控制以后,采用平行投照技术进行X-线检查,将两个邻牙相邻边切角连线,采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残根近远中冠端及牙槽嵴顶距离连线的垂直长度,分别记为R1、A1。
2.4 配带固定矫治器:在断根牙所在牙颌侧,以其他牙为支抗,粘方丝弓托槽,用0.18 正畸钢丝弯制与其牙弓形态完全一致的弓丝,使弓丝进入托槽后,其他牙齿不受力,并在断根牙处弯制一个小的牵引钩。
2.5 粘接牵引钩根管桩:根管充填2~3 周后,若患牙无症状, 则保留近根尖区1/ 3 长度的根管充填物,根管预备根中部的1/ 3,用合适大小的根管桩插入根管内,用磷酸锌水门汀粘合剂将桩固定在断根根管内,其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相对应。
2.6 牵引:用橡皮圈分别挂在断根的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的弓丝牵引钩上,牵引力约20~25g,嘱患者2~3 天更换1 次橡皮圈,每半月复诊1 次,直到牙根断端超出龈缘0.5~2 mm ,或者患牙的牙龈达到邻牙的水平,则停止牵引,改用0.25mm不锈钢结扎丝将断根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钩结扎固定,固定3个月,视牙根固位情况去除固定矫治器及根管内牵引钩。
2.7 稳定后的测量:正畸牵引稳定后,采用如(3)的方法进行测量,取得牵引后的数据,分别记为R2、A2。则牙根牵引的长度R=R1-R2,牙槽骨增生的高度A=A1-A2。
2.8 修复:断根牙取桩核,烤瓷修复。随着患牙伸长,附着龈上升,为了获得正常的龈外观,必要时对增生的牙龈行牙龈成行术。经X 线片检查根尖周围骨质增生后,方可行烤瓷桩冠修复。
3 结果
15天左右断根可牵出2~3mm,牙根在新的位置上愈合固定2~3个月,经X 线片检查周围骨质增生后,行烤瓷桩冠修复,美观及功能良好,有1例出现牙龈退缩。4颗牙观察1年,并进行同样的测量分别记为R3、A3。
临床发现:牙根平均牵引伸长3.52mm,牙槽骨平均增长3.14mm,经t检验发现P>0.05,不能认为两组的均数不相等,即在正畸牵引过程中,牙根与牙槽骨的增长差异没有显著性。
4 讨论
前牙龈下冠折或者龋坏至龈下是临床常见病例,由于前牙的特殊部位,对于这种病例,有时采用冠延长术暴露残根后行桩冠修复,但往往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减少而使牙根松动,且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学问题,由于冠延长使患牙的龈缘与邻牙龈缘高度不协调,美学效果差[1,2,3],而现在人们对于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往往不能满意;有的拔除后利用邻牙作固定桥修复患牙;如果患牙直接进行烤瓷桩冠修复,则易出现反复发作的龈炎、进行性的牙龈萎缩,破坏牙周支持组织。远期效果比较差。
现在关于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修复患牙的报告越来越多,一般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4]。采取畸牵引法治疗前牙残根[5],一定要严格选择适应证,否则往往不能保证效果。
本研究观察了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修复患牙时,正畸牵引前后牙根的伸长与牙槽骨的增高,并进行了初步的观察、测量。所有患牙均采用平行投照的方法拍牙片,将两个邻牙靠近患牙一侧的切角连线,然后测量残根的近远中冠方边缘距离连线的垂直高度,并测量靠近残根的牙槽嵴顶距离连线的垂直高度。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拍片测量,而且一定要对患牙进行修整,避免存在软的或易折裂的牙体组织,以参照点改变影响测量结果,在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避免由于牙周的炎症而影响牙槽骨的增长,患牙邻牙的切角完整,不能有折裂,邻牙不能有嵌入或者松动。
本研究发现,所有的12例患者,牙根平均牵引伸长3.52mm,牙槽骨平均增长3.14mm,经t检验发现两者的增加没有统计学差异,即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能够很好的使患牙的牙槽骨增长,这可能是由于生物学宽度的问题。而且在改用0.25 mm不锈钢结扎丝将断根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钩结扎固定3个月后,牙槽嵴顶仍然有些模糊,说明固定3个月时,牙槽骨的增长仍没有达到生理状态的牙槽骨,但是对于结果影响不大。同时发现,在烤瓷桩冠修复一年后,牙槽骨的高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观察4例患者中,1例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略有增加,其他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牙槽骨高度在修复时与修复后一年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在患牙承受了牙合力以后,牙槽骨自身进行了功能适应性的调整。所有患牙牙槽嵴顶的密度均增高。主要是经过了系统的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治疗以后,患者均较好的控制了口腔的卫生,有利于预防局部的炎症;而经过功能性的调整以后,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及牙槽嵴顶的密度都相对恒定,有利于骨小梁的钙化和功能性的调整。
根据本观察的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只要能够很好的选择适应症,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的操作,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对牙根进行牵引,牙槽骨及牙龈的高度就能够到达相对比较理想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孙宣,王光护主编.口腔审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317-324.
[2] 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5.
[3] 蔡展文.牙体牵引术保留断面位于龈下患牙的初步效果[J].上海口腔医学,2002, 11(2):175-177
[4] 何晓松,王 聪.前牙根折正畸牵引后联冠修复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1):46-48
[5]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90.
作者单位:250033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
250012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2
【关键词】正畸牵引;牙根伸长;牙槽骨;增高
Orthodontic traction with the alveolar bone around the root elongation of the relatively higher
YANG Zhongjun1 ZHANG Qian2 YAN Shiguo2
【Abstract】Approached the front teeth in the mouth, often on the clinical form of trauma or caries and root, root for when the post crown Xiufu Zhe, a root elongation orthodontic traction after pile of porcelain crown The method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We orthodontic tr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oot of the elongation and increased alveolar bon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Key words】 Led by the orthodontics; Root extension; The alveolar bone; Higher
上前牙位于口腔前部,臨床上常有外伤或龋齿形成的残根,当根长适合桩冠修复者,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对正畸牵引前后牙根的伸长与牙槽骨的增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9月~2007年8月接诊的中切牙龈下残根患者12例,根面最低位于龈下2mm ,牙根已发育完成,牙根无松动且牙根无变异,余留牙根长度去除牵引后露出牙龈长度0.5~2mm后应不短于邻近同名牙的牙冠长度的患牙12颗。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7~28岁,均为一个牙残根,其中11例为外伤引起的根折,1例为龋坏至龈下。排除相邻牙同时折断或龋坏者。邻牙基本正常,无松动。均无牙槽骨骨折,残根残冠牙根尖区无病变,牙周组织健康。
2 方法
2.1 根管治疗:外伤牙局麻下拔髓,若患牙根尖创伤出血较多,可置碘仿樟脑酚棉捻5~7 天后,行根管充填术,残根残冠牙若牙髓坏死,则按常规根管治疗方法,拔残髓、扩锉根管及根管充填。
2.2 牙周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患牙的刮治,消除炎症。
2.3 测量:炎症控制以后,采用平行投照技术进行X-线检查,将两个邻牙相邻边切角连线,采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残根近远中冠端及牙槽嵴顶距离连线的垂直长度,分别记为R1、A1。
2.4 配带固定矫治器:在断根牙所在牙颌侧,以其他牙为支抗,粘方丝弓托槽,用0.18 正畸钢丝弯制与其牙弓形态完全一致的弓丝,使弓丝进入托槽后,其他牙齿不受力,并在断根牙处弯制一个小的牵引钩。
2.5 粘接牵引钩根管桩:根管充填2~3 周后,若患牙无症状, 则保留近根尖区1/ 3 长度的根管充填物,根管预备根中部的1/ 3,用合适大小的根管桩插入根管内,用磷酸锌水门汀粘合剂将桩固定在断根根管内,其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相对应。
2.6 牵引:用橡皮圈分别挂在断根的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的弓丝牵引钩上,牵引力约20~25g,嘱患者2~3 天更换1 次橡皮圈,每半月复诊1 次,直到牙根断端超出龈缘0.5~2 mm ,或者患牙的牙龈达到邻牙的水平,则停止牵引,改用0.25mm不锈钢结扎丝将断根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钩结扎固定,固定3个月,视牙根固位情况去除固定矫治器及根管内牵引钩。
2.7 稳定后的测量:正畸牵引稳定后,采用如(3)的方法进行测量,取得牵引后的数据,分别记为R2、A2。则牙根牵引的长度R=R1-R2,牙槽骨增生的高度A=A1-A2。
2.8 修复:断根牙取桩核,烤瓷修复。随着患牙伸长,附着龈上升,为了获得正常的龈外观,必要时对增生的牙龈行牙龈成行术。经X 线片检查根尖周围骨质增生后,方可行烤瓷桩冠修复。
3 结果
15天左右断根可牵出2~3mm,牙根在新的位置上愈合固定2~3个月,经X 线片检查周围骨质增生后,行烤瓷桩冠修复,美观及功能良好,有1例出现牙龈退缩。4颗牙观察1年,并进行同样的测量分别记为R3、A3。
临床发现:牙根平均牵引伸长3.52mm,牙槽骨平均增长3.14mm,经t检验发现P>0.05,不能认为两组的均数不相等,即在正畸牵引过程中,牙根与牙槽骨的增长差异没有显著性。

4 讨论
前牙龈下冠折或者龋坏至龈下是临床常见病例,由于前牙的特殊部位,对于这种病例,有时采用冠延长术暴露残根后行桩冠修复,但往往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减少而使牙根松动,且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学问题,由于冠延长使患牙的龈缘与邻牙龈缘高度不协调,美学效果差[1,2,3],而现在人们对于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往往不能满意;有的拔除后利用邻牙作固定桥修复患牙;如果患牙直接进行烤瓷桩冠修复,则易出现反复发作的龈炎、进行性的牙龈萎缩,破坏牙周支持组织。远期效果比较差。
现在关于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修复患牙的报告越来越多,一般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4]。采取畸牵引法治疗前牙残根[5],一定要严格选择适应证,否则往往不能保证效果。
本研究观察了采用正畸牵引法伸长牙根后烤瓷桩冠修复的方法修复患牙时,正畸牵引前后牙根的伸长与牙槽骨的增高,并进行了初步的观察、测量。所有患牙均采用平行投照的方法拍牙片,将两个邻牙靠近患牙一侧的切角连线,然后测量残根的近远中冠方边缘距离连线的垂直高度,并测量靠近残根的牙槽嵴顶距离连线的垂直高度。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拍片测量,而且一定要对患牙进行修整,避免存在软的或易折裂的牙体组织,以参照点改变影响测量结果,在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避免由于牙周的炎症而影响牙槽骨的增长,患牙邻牙的切角完整,不能有折裂,邻牙不能有嵌入或者松动。
本研究发现,所有的12例患者,牙根平均牵引伸长3.52mm,牙槽骨平均增长3.14mm,经t检验发现两者的增加没有统计学差异,即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能够很好的使患牙的牙槽骨增长,这可能是由于生物学宽度的问题。而且在改用0.25 mm不锈钢结扎丝将断根牵引钩与固定矫治器弓丝上的牵引钩结扎固定3个月后,牙槽嵴顶仍然有些模糊,说明固定3个月时,牙槽骨的增长仍没有达到生理状态的牙槽骨,但是对于结果影响不大。同时发现,在烤瓷桩冠修复一年后,牙槽骨的高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观察4例患者中,1例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略有增加,其他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牙槽骨高度在修复时与修复后一年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在患牙承受了牙合力以后,牙槽骨自身进行了功能适应性的调整。所有患牙牙槽嵴顶的密度均增高。主要是经过了系统的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治疗以后,患者均较好的控制了口腔的卫生,有利于预防局部的炎症;而经过功能性的调整以后,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及牙槽嵴顶的密度都相对恒定,有利于骨小梁的钙化和功能性的调整。
根据本观察的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只要能够很好的选择适应症,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的操作,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对牙根进行牵引,牙槽骨及牙龈的高度就能够到达相对比较理想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孙宣,王光护主编.口腔审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317-324.
[2] 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5.
[3] 蔡展文.牙体牵引术保留断面位于龈下患牙的初步效果[J].上海口腔医学,2002, 11(2):175-177
[4] 何晓松,王 聪.前牙根折正畸牵引后联冠修复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1):46-48
[5]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90.
作者单位:250033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
250012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