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

来源 :中国冶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双万计划”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信阳学院省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普通地质及工程地质野外教学为例,介绍了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在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中的内涵。从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案库建设、学生实习报告库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素和经验做法。提出了从完善实训基地,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资源数字化课程建设计划,对开展其它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颁布实施以来,在我国的英语学习、教学与测评中发挥了“车同轨、量同衡”的作用。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量表可以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增值评价提供连贯统一的参照标准。为更好地服务我国外语教育评价,除持续加强宣传外,《量表》自身也需进一步完善,如以语言活动为单位开发《量表》的补充版,建立语料库对《量表》的描述语进行标注,基于《量表》构建其他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深刻变革的同时呼吁教育评价创新。建立与智能时代相契合的教育智慧评价,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智慧发展的关键。教育智慧评价是综合多种评价的一种新的教育评价形式,在破解唯分数评价困境、驱动教育生态优化、助推教育价值升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赋能的教育智慧评价具有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服务的评价理念、联通共享的评价资源、人机协同的评价手段、全面精准的评价结果等特征。教育智慧评价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价值认知偏差、数据应用危机、评价主体能力羸弱等挑战。
深入分析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引导高中英语教学落实劳动教育。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通过展现劳动过程、创设劳动语境、呈现创造性劳动、讲述环保故事、渗透劳动文化、描述人物事迹渗透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增长劳动知识、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劳动价值感、认同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高考英语试题对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启示是:1)拓展听力语料中人物的社会身份,扩展学生对劳动关系的认知;2)拓展阅读语境中的劳动范畴,挖掘阅读语篇的育人价值;3)融劳动教育于写作教学之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