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P)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危险因素.方法 36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非骨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身高、骨密度T值、ALP水平、脊柱后凸畸形、脊柱后凸Cobb角、农村人口是POP患者发生OVCF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身高≤150 cm、ALP≥100 U/L、骨量减少、后凸畸形是POP患者发生OVCF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POP患者发生OVCF的危险因素是高龄、骨量丢失、身高下降、ALP水平升高及合并脊柱后凸畸形.
其他文献
复发性流产(RSA)的主要病因之一为合并风湿免疫病.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在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治疗效果也普遍得到认可.由于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对于免疫抑制剂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亟待进一步规范.论文结合近年的临床指南和科学研究进展,从RSA定义、风湿病与RSA相关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提高读者对于相关疾病及药物的认识,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目的 通过构建骨性Ⅲ类扁桃体肥大儿童的上气道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评价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上气道内气流特性的变化,为该类患儿适宜临床疗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30例骨性Ⅲ类扁桃体肥大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前后的上气道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将扁桃体Ⅲ度肥大者纳入A组(18例)、Ⅳ度肥大者纳入B组(12例),重建其术前(T1)、术后(T2)上气道立体模型并应用CFD模拟上气道内的气体流动,评价咽部代表平面(a:后鼻孔平面;b:鼻咽最小截面;c:鼻咽与腭咽交界处;d:腭咽最小平面;e:腭咽与舌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