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变革须“自上而下”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营企业”统一改为“国有企业”,国营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国有企业开始接班,至今已有20年。国企治理坍塌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进程并未真正结束,核心根源在于明确国有企业是国家直接管理还是监督管理,如何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更为具体与落地实施,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能,并能够从法人治理结构设计中从根源上杜绝腐败。
  从国资委的发展思路与历程来看,从朱 基时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就借鉴了各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特别是新加坡政府的管理经验,尤其是淡马锡的国企管理经验。政府的改革是有方向、有思路的,只不过受限于顶层设计与政治体制的制约,中央政府以及国资委只能采取渐进式的改革。
  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顶层设计方面:一是明确国资委是唯一国有企业管理机构,国资委应该学习淡马锡做一个纯粹商业化的公司,成为众多国有企业的控股集团公司,而非国家机关,从管理结构的属性上就切断行政与国企的纽带与关系;二是国营改为国有的本质是有国家持有股权,而不直接经营,那么国有企业的全员及领导干部应该市场化、职业经理人化,不再享受国家行政干部序列;三是国资委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如淡马锡从本身的公司治理结构上保证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的改革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实施监督管理,但有重大决策时国家股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制,保护国家与公众利益;二是国有企业董事会实施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制,改变内部人控制局面;三是明确党委与经营管理层的关系,通过双向交叉任职,确保经营管理层独立行使经营管理权,也确保党委的监督与保障职能。
  而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关键配套举措方面。一是建立监督机制与提升监督人员的地位。由于国企的重大经营管理工作还全面处于政府的管控之中,所以国企的监督机制相对落后,主要通过监事会和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为主。当政府不参与国企日常经营管理、通过董事会参与重大决策时,国外国企的经验是将监督权真正下放给监督人员,如监督人员可以旁听董事会,拥有否决建议权,对违反公司治理的行为有最终处罚权;同时,建立高层次的监督机制,通过立法使监督人员上升到议会层面,由议会对特别事项进行监督,使监督机制及监事会真正能够监督董事会与经营层。二是信息公开。国企本质是国民所拥有的企业,政府只是代表国民管理企业,国企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为避免不符合全体国民的意愿和伤害国家利益,国企的内部各管理信息与主要财务指标是需要对公众公开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国企股份化和上市,全民能够通过购买股票打造“全民所有、共享利益”的局面,而上市公司的治理规则将更为严格,信息公开也更为规范、严格与强制性,使全民监督国企,也分享国企改革的果实。
  国有企业改革切忌急于求成。结合西方成功国企改革的阶段性与时间,中国的国企改革必然是逐步递进的,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这其中也必然伴随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管理机制的改革。
  国外没有与中国国企完全相近的国家与企业改革案例,亚洲近邻新加坡与实施计划市场经济的法国国企改革,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标杆范例。结合其他国家国企改革的成功点与中国国情,以市场化为指导构建整体方案,递进式分步实施改革,自上而下地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国的国企改革势必会获得成功,也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性调整提供重大支撑。
其他文献
2010年,我国开展的大规模麻疹疫苗接种,10天接种了近1.3亿人(或剂次),2011年新疆局部地区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情,5天内集中供应了近3000万剂次的疫苗。其中主要是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疫苗。如果疫苗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对此,第九届“金圆桌奖”之“最具社会责任董事长奖”得主、天坛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对《董事会》感慨:“虽然同是产品,但社会对药品的质量
对于国企岗位“世袭”的问题,必须理性看待其自身的历史原因和实际情况,只有顾及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首先,在很多老工业基地,或是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国企单位,子继父业不仅是企业对职工的承诺和保障,也是企业确保员工思想状态稳定、安心工作的一种重要福利。而且,在很多老职工的心里,子继父业是一种荣誉,不仅自己的一辈子献给了工作的企业,后代子孙更要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企业。  其次,很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大门打开了。如实施得当,该计划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是大大的利好。但,如何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员工”持股,让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广大员工得到激励,乃至于真正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从而为公司全体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被高管和部分股东所操纵演变成高管持股的“盛宴”?要让员工持股计划不偏离主旨,关键需要两方面到位。  首先是确保
拥有强大品牌的公司能够吸引更高质量的员工,支付更低的薪酬,实施更少的激励。  员工为什会在意品牌?心理学研究显示,强大的品牌可以给员工带来身份认同的优越感,这是对薪酬稍低的一种补偿。  品牌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苍白和抽象的,但对创造、滋养该品牌的员工来说,每天都会“呼吸”着、践行着品牌。无论是高潮还是低估,骄傲还是绝望,于公于私的胜利还是失败,员工们时时刻刻都与品牌融为一体。打个比方,在苹果工作的
以纯化的牛分枝杆菌重组MPT83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分枝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间接ELISA各组分的最适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600,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