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问题解答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山顶洞人的距今时间为何变动?
  山顶洞人是我国旧石器时期晚期著名的古人类代表。一些新版教材如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已采用科学家新的测定结果,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由以往的距今约18000年改为距今约3万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考古测定的手段与技术越来越先进。对山顶洞人出土物的重新测定结果表明,山顶洞文化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人类学家根据新的测定数据推断,早在2.5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已缝衣御寒,用穿孔贝壳满足审美要求,并实行埋葬死者,撒赤铁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研究人员说,在距今4.4万年至2.8万年,地球上出现了一个较为温暖的亚间冰期,而距今3万年则是这段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这就解释了山顶洞动物群化石中为什么会有果子狸、似鬃猎狗等热带和亚热带林栖和林缘栖动物,而不含华北地区晚水期常见的披毛犀、猛玛象等喜寒动物等疑问。为此,中学历史教科书取了一个中间数,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2.考古学文化与遗址分别指什么?
  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考古学界通常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来给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做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我国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对发现地点的名称加前缀的,如甘肃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是因为它们和典型龙山文化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如果仅属地方性的小差异,当然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差异大到可认为是独立的文化时,那便应该另起一个文化名称。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遗址的发现多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农业生产、建筑工地施工等;很多古代遗址属于探险发现。古代城市、古代建筑遗址多为残垣断壁,各种生活用品表现为不残破和不完整,但可以通过考古和人类学研究寻找人类生活轨迹。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遗址星罗棋布,历史遗迹随处可见。我国的遗址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多彩。
  一种考古学文化包括有众多的遗址。如著名的仰韶文化,因1921年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典型文化,经历了2000年左右的发展时期,踞今约为5000—7000年。目前国内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对仰韶文化遗址的认定上,通常将以磨制为主的石器、彩陶、农业经济、家畜饲养等方面作为基本的标准。著名的半坡遗址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五谷与社稷。
  我们的先民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原始的农耕。在农耕逐渐进步的过程中,培植、驯化或引种了多种农作物。其中,粟、黍、稻、麦、菽习称五谷,是中国栽培作物的代表,也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这些粮食作物中,粟、黍很可能是由黄河流域华夏先民首先开始种植的。而水稻的种植却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发明;大豆的驯化则是东北民族的功劳;麦是西域民族引种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五谷”之说。
  “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
  为此,古人云:“五谷丰登,社稷安宁。”也就是说,农业丰收,国家安宁。在古代皇宫里大都设有“社稷”坛。明清两朝的社稷坛位于故宫西侧,现在改名为中山公园。这是因为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在这里举行葬礼,从此改名为中山公园。皇帝每年春秋两次,在社稷坛祭祀“社”(土地之神)和“稷”(五谷之神)。
  4.人们尊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可为何把中华民族称“炎黄子孙”而不称“黄炎子孙”?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主干,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最早把“炎黄”并列使用的例子是《汉书》,以后“炎黄”渐渐并称且用以指华夏族乃至汉族的祖先。《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赞:“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可见《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按照时间先后来列举炎帝(神农)、黄帝、唐尧、虞舜的。
  5.商朝与“商业”有关吗?
  最早的商品交换,在远古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传说在神农氏的时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约4500年前在中原地带崛起的商部落即把牲畜作为交换的媒介和等价物。公元前1600年,商族头领成汤建立商国,贸易更趋发达,牲畜式货币已不适应交换的需要。他们将贝壳磨得圆滑光亮,钻个洞眼,用绳子穿起来当作货币,五贝为一系,两贝为一朋。据《易经》说,十朋之贝,可买得一个卜龟。盘庚迁殷(安阳)以后,商的国都稳定下来,先后建立了许多手工业作坊,如青铜器、陶器、骨器、石器、玉器、木器等,殷都也成了全国商业活动的中心。
  商代晚期,殷都已十分繁华,多处开设着交易的场所——市、肆,商人们在众多宽阔的庙宇广场上进行商业活动,在王室宫殿区域,更设立了豪华的市场,经商者除王宫贵族外,还有自由民,他们带着货贝,游走四方。殷墟卜辞中“挈牛五十”,即为赶牛五十头,结成长长商队,外出从事交换活动。他们还利用河流。漕运物资,从事两地交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由于商事频繁,资财兴旺,使殷都盛极一时。王宫贵族积贝玉如山。殷人中也出现了许多豪商富贾,被周人称之为“殷人贵富”。
  商亡后,臣民失去了做买卖的自由,又对异国一味垦殖的规俗不太适应,生活大不如前。面对经济文化远比自己发达的商代遗民,周统治者只好采取安抚的政策,允许、鼓励他们继续做买卖。对反抗者,则役使为奴隶,用其特长为官府经商。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人似乎都是商族人。以后商族和周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泯灭了,非商族的买卖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但他们仍把买卖人称作商人。这就是后世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由来,专门从事贸易的行业即为商业。
  6.商朝都城在殷,而周军却是进攻朝歌,使商灭亡,为什么?
  在古典名著“封神演义”里,人们在很多章节都可以看到“朝歌”这个名字,它是殷商王朝末期四个帝王的都城,在这四个帝王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殷商最后一个帝王商纣王。他为了自己的贪欲,曾大兴土木,南从朝歌(今河南淇县)北到邯郸(今河北邯郸)一带,建了很多离宫别馆。在朝歌,他宠爱妲己,与她终日观赏歌舞,寻欢作乐。而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牧野为地区名,从今淇县以南到卫河以北地方),是商朝守卫国都军队的驻屯地,后来成为武王伐纣的主要目标。结果,牧野一战,武王击败商军,攻占朝歌,纣王自焚而死,商朝覆灭。至今,在河南淇县仍有许多殷商古迹,如摘心台、纣王墓、折胫河、纣王殿、鹿台等。
  7.殷都是怎样变成“殷墟”的?
  周武王灭商之后,因商贵族势力仍强大,为了安抚笼络,封纣王之子武庚留在商都朝歌,以达到“以商治商”的目的。同时,以朝歌为中心设立“三监”,即在朝歌周围设立三个封地小国,分别由武王三胞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监视武庚的动向。不料,武王灭商后两年便去世了,其子成王年幼不能当国。武王弟周公旦即代行天子命,周公旦这一举动,引起三监之国中的管叔、蔡叔二位武王胞弟强烈不满,散布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窃取王位。于是,串通武庚,发动叛乱。一时声势颇大,危及周室。周公旦决心武力平叛,以成王命率军进逼朝歌。历经三年,杀武庚、斩管叔、流放蔡叔、贬霍叔,进一步巩固了周国的统治。三年的战火,使殷都遭到极大破坏。以后,又将商的旧贵族迁居洛阳,以便管束。“殷”地就更加荒芜,逐渐成为一片废墟,故后人称之为“殷墟”。
其他文献
介绍了杭州市供水水质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功能、特点和应用。本系统采用VB6.0和ASP语言编程设计,系统包括文件管理、内部网站和水质管理三个子系统。文件管理子系统具有数
王君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展示了一个重点句子的学习过程。现在由于淡化了语法知识的教学,教师上课的一般过程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句子、段落、篇章,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在脑海中转
1夜,终于来临了。伴随着阵阵风声,如絮如羽的雪花纷纷飘落,落在我孤独的肩头。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向我银色的长发。此时此刻,我最爱的,也只有这沉寂的风景。我知道,在黎明的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概率问题不光停留在简单的游戏中,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下面结合2010年各地中考试题加以说明。
我摸着火辣辣的屁股在房间里转来转去,既不敢走出去,又不敢出声,只好在房间里轻轻地哭。这是我第一次挨打时的情景,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在我七岁的时候,妈妈总把零用钱交给姐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组织内部控制的目标而选择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包括:组织规划控制设计、授权批准控制设计、预算控制设计、实物控制设计、成本控制设计、
巧填成语
期刊
澳门圣公会中学是2002年成立于澳门且现已提供由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条龙服务的国际学校,蜚声澳门。学生必须掌握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语言文字──中文和英语。部分学生是本地
现行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无效导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本文就这些无效导入,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Some invalid introductio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