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3感动、触动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74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为何拍照?有人说按快门是源于感动,有人说是由于触动,无论是感动还是触动,都是大家拍照的理由。毕竟,没有任何理由的胡乱按快门说不通。那么最终作品能否带给大多数的读者感动、触动,往往会成为是否是好照片的标准。本期征集的主题是“感动、触动”,选出了大家投来的好作品,希望能让大多数的读者感动、触动。
  感动、触动虽然不能概括所有好的摄影作品的特质,但是却能概括多数的好摄影作品,值得我们探究。有的影友看到了让自己感动、触动的瞬间,可是拍完之后,给别人看,别人却不以为然。这涉及个体感知的差异,也涉及表现手法是否到位的问题。如果给了很多人看,大家都感受不到,那么就要反思自己的技艺了。另外,分析、总结一些让你感动的、触动的作品的优点,也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別哭,我拉你! 刘家荣摄可能是不小心摔了,关心她的不只有小伙伴,还有黄狗,有情有义的瞬间。
天伦之乐 赵力明 摄两张很像的面容,笑得极其开心,非常具有感染力。
幼儿园的最后一课 金伟荣 摄幼儿园的最后一课,是孩子们的真挚情感表现突出的时刻,容易动人,画面非常细腻,除了围着老师的孩子之外.背景中还有两个没参与告别的自己玩的小男孩。
小雨童心 林晓明摄下雨了,为了保护更小的孩子,两个小女孩各有办法。美好纯净的童心。
护花使者 王俊华摄主题鲜明、视角简洁,色彩突出,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佳期如梦 吴军摄表情、姿态自然真挚,表现出了劳动者之美。美好的瞬间往往是短暂的,摄影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正因为短暂,抓住了,才珍贵。

  2020

No.04在家拍照


  新冠疫情期间,好多影友宅在家中做着贡献。为了鼓励大家学习、实践,《大众摄影》双周争胜栏目特别做了一期主题为“在家拍照”的征集项目,发现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作品,特此展示。看看大家的真情实感与奇思妙想。
  有的影友曾经问:“在家拍照怎么拍呀,能拍出什么呀?没什么好拍的,真没思路。”其实,离自己越近的题材越不容易拍好,因为太熟悉了,没有仔细观察、分析的兴趣,容易视而不见。在家里往往是收起相机的时候,也没有多少拍摄的习惯。这次征集,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很多人尝试了拍摄,有的人就拍了一把梳子的光影,效果却非常好,好似对时光的梳理,很耐人寻味;有的人拍下家人化妆、积极生活的一面;有的人拍下自己儿子简单而特别的婚礼;有人记录下自己的在家中来来回回的脚步;有人用几个瞬间合成记录下了自我隔离的时光……
栅 贺再亮摄2020年2月15日,湖南浏阳,一把梳子和它的影子。
居家的贡献 郑蔚武摄2020年2月16日,福建浦城县。居家就是贡献,70多岁的父母在家各自锻炼。
疫情期的慎独 贺志付摄2020年2月7日,重庆江津。我正在进行自我隔离。看电视,读书,极目远眺,积极健身,最后将不同的状态合成在一张图片内。
为君容 丁三振摄2月7日,河南商丘,疫情下做好自己,画个美美的妆为家人、为爱人,为自己做一个精致女人。
宅家坚守赢战“疫” 赵骏庆摄2020年2月26日,江苏徐州,宅家不添乱,就是做贡献。足不出户支持战疫。
特殊的婚礼 姚建云摄
2020年2月3日,正月初十,江苏泰州,儿子上午刚与新娘举行了简单的拜堂成婚仪式,下午即奔赴战“疫”第一线。
其他文献
Q:后来,你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工作过,一直在拍摄吗?  A:后来,我有了来中国工作的机会,在城市间溜达、拍摄,仍然是我的爱好。  我和妻子艾斯米和两个儿子旅行的时候,他们都会停下来等我拍摄。这一点上,我妻子艾斯米的胆子更大一些,她会直接走进一些地方。很多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她已经跟人家聊起来了,尽管她的词汇量和语法并不丰富。她有时会带我去一些我自己不会去的地方,让我拍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照片。  我喜欢选
严家桥风貌 徐美新 摄  羊尖拥有无锡地区唯一的省历史文化名村——严家桥,先后走出了教授学者200多名。来到羊尖旅游,不少人会特意看看尚保存着的唐氏家族建筑。漫步在800年历史浸润的古村,用相机记录一桥一路、一厅一瓦,将江南古村的风貌定格为美好的记忆。  羊尖一直被认为是“华东三大剧种”之一锡剧的发源地,堪称为锡剧的摇篮。这里的人们很多都会哼唱几句。漫步在羊尖河边的长廊、绿荫下、公园里,时而可以听
面对风景,你睁大双眼,看还是被看?投射还是映现?是你看风景,还是风景通过了你?风景摄影的叙事随时代演变,新的经验和角度总会出现。张紫璇的作品《群山之眼》,其视角和意图似乎游离于风景观看的主客体之间,对摄取图像的观看行为、主客体关系有种反转。同时,这些照片编织的依然是具迷惑力而非研究式的序列。在与作者以邮件完成的访谈中,她习惯以有一定长度的复句描述自己的经历和判断,希望您读完照片,可以感受她的叙述。
白鹭嬉春有感  松涛林海沐春光,情窦初开忙梳妆。  交颈缠绵意未盡,吻喙情深爱意长。  感叹万物皆生灵,自勉人类莫骄狂。  生命礼赞尤可贵,众生和谐共沧桑。  ——延春  白鹭,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再被提及的题材,它存在于历代名家流畅的笔触中,存在于唐宋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漠漠水田飞白莺,阴阴夏木啭黄鹂”……  时至当下,数字技术的迅捷发展,给摄影
很多时候,我们在创作时都喜欢在构图前景中引入树枝,不但有增加画面的视觉纵深、显得景观更加自然、引导观众视线强化主体等作用,最重要的还能渲染气氛将作者想表达的情绪和主题最直接最迅速地展现给观众。  因为前景是首先引起观众注意的,而树枝自然生长没有人工造作的痕迹,更容易让人接受,而造型也千差万别,只要找到恰当的构成和角度,就能为我所用。而更重要的還是其符号化的视觉语言与主题的相得益彰。
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公园约会的情侣,时髦穿戴与自由恋爱风气已很普遍。(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南洋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要道,新加坡由众多的文化种族移民所组成,包含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或海南等地的华人,以及欧亚混血、马来人或印度人等,各族群文化在此荟萃、碰撞或交融,形成了文化上的多元色彩。  现今的新加坡,仍维持着它多民族的特色,然而城市景象已大不相同,高楼大厦陆续拔地而起,许多旧时的景色,如早期新加
在無反相机诞生之初,松下GF系列相机曾经是明星产品,小巧的尺寸,相对较大面积的CMOS带来的较好成像质量,定焦饼干头带来的浅景深效果,都是吸引年轻用户的重要因素,不过随市场和技术的发展,现在的M4/3无反相机似乎也辉煌不再,用户要么向全画幅进军,要么只用手机记录生活,无反相机可能需要新的思维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松下GF9是松下在年初推出的入门级无反相机,这款相机主打时尚消费市场,机身延续了松下入
我的本职工作是上海一名设备销售,2013年我有了我的宝贝女儿,为了更好地记录她的成长过程我决定换一台稍微好点的全画幅相机。至此,我还是沿用着以前全自动或特定场景的傻瓜拍摄模式。直到2015年的某一天我在拍凌空SOHO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绰号叫“大胡子”的摄影师,我们边拍边聊非常投缘,第二天他便主动邀请我去在建中的外滩某高楼拍摄。当我们爬上180多米的停机坪居高临下俯瞰浦江两岸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
从两年前开始,手机的屏幕尺寸就开始越来越大,如今有些型号的手机已经有6.4英寸屏幕了。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屏幕吗?  支持理由:  当然越大越好,像夏普和小米那样的屏幕几乎占满整个手机正面的产品才好。反正我在用智能手机时,都是屏幕上的操作,Home键也可以用虚拟按键代替,为什么还要屏幕以外的东西呢?而且在用过大屏手机之后,真看不惯小屏手机的显示效果,特别是看照片和电影时。  反对理由:  屏
加里·维诺格兰德说:我拍照是为了看看事物被拍摄下来的样子。这句话用来表达对拍摄对象的那种最原始的驱动力,简单清晰地概括了许多人按下快门的动机和初衷。180多年前塔尔博特《自然的画笔》一书中,很多照片就是来自于他自己庄园的自然和风景。人类对于自然植物以及花草的那股热爱,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自然是神奇的储物柜,只要你留心观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主体。摄影记录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手段,每一张照片都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