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始问题解决的“血糖调节”复习课教学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血糖调节”一轮复习课为例,提出基于原始问题解决的复习教学,完善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指来源于基因组DNA并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eccDNA在数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来源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端粒可变延长、rDNA拷贝数维持、衰老、耐药性和肿瘤发生等,eccDNA与畜禽表型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综述了eccDNA的分类、产生机制、功能研究和鉴定方法等,并就eccDNA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Senescence Associated Gene 113(SAG113)基因属于PP2Cc超家族,该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衰老领域.为分析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MtSAG113基因的表达特征,探究MtSAG113基因的功能.该基因从蒺藜苜蓿中克隆得到,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蒺藜苜蓿R108为实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植株,并对逆境胁迫和外源激素诱导下蒺藜苜蓿MtSAG11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
油菜素甾体(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多羟基化的植物甾体激素,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概述了BRs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信号转导途径,重点阐述了BRs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展望了BRs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理解BRs介导的非生物胁迫调控网络、提高作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介绍了IBDP生物学课程中理论部分内的选修内容,其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展示了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性与前沿性,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希望能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光电关联显微镜技术(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CLEM)将光学显微镜的高灵敏度和大视场与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相结合,弥补了各自成像的局限,可在原位获得更全面、更精细的定位及结构信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亚细胞结构与特定结构的观察、蛋白质的精确定位、囊泡运输及植物免疫等多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总结了CLEM的概念和原理,对标记探针进行了总结分类,着重就该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与应用作出
生物学试题分析类论文撰写的难度虽然较低,但部分教师却还是写得不好.究其缘由,是这些教师太注重“解题分析”这单一的变量,而缺少教学本质的回归.这样就无法落实到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发展上,本文阐述了此类论文写作时要注意的4项基本要领.
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造成机体各系统功能平衡紊乱的代谢性疾病,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代谢指纹图谱”的代谢组学,通过揭示肿瘤或药物引起的宿主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为肿瘤药物靶点的筛选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对代谢组在肿瘤药物靶点筛选中的整体性综述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在介绍了代谢组学筛选肿瘤药物靶点的流程的基础上,然后依次对代谢组学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能量领域中肿瘤药物靶点筛选及其在揭示肿瘤耐药机制和靶向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代谢组学在肿瘤药物靶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
加强问题情境创设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列举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八种教学策略,来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受科学知识论和学习观演变的影响,科学推理学习研究情境从日常事务转向科学问题,研究焦点从个体内部转向整个学习境脉,科学推理的基本内涵从领域一般性转向领域特殊性,并形成了新的科学推理观.新科学推理观对改进课程、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它强调自然科学主要使用六种类型的推理,每种类型的推理依赖于一套领域特殊的本体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认识性知识,科学推理在不同分支学科之间存在共性.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本质上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学科后,期望形成的品格和能力.本文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立足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整体性特征,阐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帮助一线教师在“双新”背景下,整体设计和宏观把握课堂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而有效实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