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都知道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谁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养的很娇气,但是,如果凡是要有度,如果过了这个度,后果不堪设想,过分的溺爱,使多少学生丧失了进一步成长的机会,使多少家长捶胸顿足,可是,溺爱孩子的现象却永远前赴后继。
文甘(化名):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的不良表现用三言两语说不清的,这个学生让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感觉无可奈何,而这种无可奈何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表现夹杂着幼稚,暴力,敏感,自律性差。他上课走神;对同学总是动手动脚,而且粗鲁,小动作多;作业不完成;上课说话,下课打闹,有时上着课就出溜到到椅子下去了;尤其是他看似晚熟的样子,就像是个四、五岁的孩子,比如上课的时候,别人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把上课的东西准备好,可是他每次都要等到老师提醒:文甘,把你的书拿出来。然后,你要等一分钟,他才会准备好,同时还要特意走到他那里,告诉他是多少页,要不他根本就不会翻到那页,而是胡乱翻一页就糊弄你。当老师讲课的时候,百分之九十八的时间他都在走神,而没走神的那几分钟也是因为老师提醒。不管哪位老师,下课后,都说,这个刘世博,还累死谁呢,这个孩子怎么一点都管不住自己?
刚开始接这个班的时候,我以为他晚熟,所以对他采用的方式是让大家多帮助他,提醒他,包容他,我也耐心的给他一点一点长大的时间,以为他会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渐的从四五岁的行为,过渡到十岁上下,最终追上其他同龄人。
但是,到了后半学年,我逐渐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是他的表现越来越差。我当时特别困惑,为什么这个孩子越来越退步呢?如果以前还能听老师的话,为什么现在老师说完之后,他的行为总是跟不上呢?我那时候真有放弃的想法,这个孩子太难管了。可是,我不甘心以前的付出白白浪费,因为他不是一件东西,可以乱扔,可以再换,更因为他肯定也想做好。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逐渐的,我发现一些问题,让我明白了这个孩子为什么自律性这么差?为什么这么不爱学习?
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一般,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但是他身上穿的没有低于三百元的鞋和服装,服装一般都是四、五百的,够他妈妈半个月的工资的。他基本不喝白开水,他的妈妈都是给他买果汁、红茶、绿茶。肯德基,麦当劳更是常事。基本不吃不喝家里的。
还有一次,去北京野生动物园,吃中午饭的时候,有的孩子说,老师,您看,文甘干嘛呢。我回头看时,已经有很多的孩子在看着他了,只见这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拿一个崭新的大大的水果刀在一个面包片上,一点一点的切只有两根筷子那么粗的火腿肠,然后,一小片一小片的整齐的码在面包片上,码齐后,将两个面包片加好,小心翼翼的,轻轻柔柔的送到嘴边,那个规范啊!看的我和学生目瞪口呆,即使在家里也没见过这么摆谱的人,今天我们算见识了。
下午在车上的时候,我看到他的书包还是鼓鼓的,好像没怎么减轻,我拉开他的书包,好家伙,那里面,够开一个微型超市了,吃的是应有尽有,怪不得书包这么沉,直到回家,他的书包里还剩了很多,连少一半都没吃,听他说这一切都是他妈妈给准备的,其他的学生都说:你妈真是亲妈啊!
他的妈妈也很关心他的学习,来过学校几次,但是,在他妈妈来过几次学校后,我们再也不请她来了,因为老师们发现,每次他妈来一次,孩子退步一大截。后来,实在没办法,就请他爸爸来,我们也从父亲这个方面了解到了家庭教育的一些情况:据他的父亲讲,每次父亲一教育孩子,这个孩子的奶奶和妈妈就从边上跟父亲嚷,甚至和这个父亲动起手来,就是不许父亲管,而且,等这个父亲出门之后,他们立刻跟孩子说:甭听你爸爸的,先不学习,先玩会,吃点好吃的,待会再学,要不忒累。据这个父亲讲,因为父亲要教育这个孩子,而妈妈不让管,家里经常会发生战争,可是,爸爸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出去,而且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所以,每次父亲的教育效果都坚持不了几天。父亲走后,这个孩子又处在了奶奶和母亲的无限爱护中。
据他的父亲讲,好在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怕他的。每次他爸爸在家,他就比较老实,也能管住自己。后来,发生了一次交作业事件,他不但不写,而且对老师的话也无动于衷,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没反应,就是看着你,于是我把他爸爸请到学校,把事情跟他爸爸说清楚后,他爸爸非常生气,在学校差点没打他一顿,结果,从那以后,我发现他比以前好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管不住自己了,实际上他能管得住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想,我們固然应该在教育孩子上多想办法,但是,面对溺爱无度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那么微弱?在这个家庭,既有溺爱,又有严厉。夹在两者之间,学校教育很难把握这个平衡。
自从他爸爸来了之后,他的变化很大,纪律上能够自律了,学习也能跟上了,而且也知道主动改题,尤其是如果告诉他,不改完题,中午别走,那么他会在最短的时间把错题改好。那天上午第二节课,我告诉他,今天中午放学前,必须把题改完,他听到后,立刻低下头,开始改错,而且是完成比较早的,听他的同桌说,他现在好多了,管得住自己了,题都是自己做,从不抄。过去,他的字从来没有按照行和列写过,每行字逐渐右移,而且,根本看不出来他写的什么。不过,现在,只要老师盯紧了,他就能把字写的非常漂亮。
通过文甘这个孩子的成长与变化,我作为一名家长和一名老师,给我很深的触动,希望我们的家长,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爱的盲目,那样,最受伤害的是孩子,真到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文甘(化名):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的不良表现用三言两语说不清的,这个学生让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感觉无可奈何,而这种无可奈何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表现夹杂着幼稚,暴力,敏感,自律性差。他上课走神;对同学总是动手动脚,而且粗鲁,小动作多;作业不完成;上课说话,下课打闹,有时上着课就出溜到到椅子下去了;尤其是他看似晚熟的样子,就像是个四、五岁的孩子,比如上课的时候,别人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把上课的东西准备好,可是他每次都要等到老师提醒:文甘,把你的书拿出来。然后,你要等一分钟,他才会准备好,同时还要特意走到他那里,告诉他是多少页,要不他根本就不会翻到那页,而是胡乱翻一页就糊弄你。当老师讲课的时候,百分之九十八的时间他都在走神,而没走神的那几分钟也是因为老师提醒。不管哪位老师,下课后,都说,这个刘世博,还累死谁呢,这个孩子怎么一点都管不住自己?
刚开始接这个班的时候,我以为他晚熟,所以对他采用的方式是让大家多帮助他,提醒他,包容他,我也耐心的给他一点一点长大的时间,以为他会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渐的从四五岁的行为,过渡到十岁上下,最终追上其他同龄人。
但是,到了后半学年,我逐渐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是他的表现越来越差。我当时特别困惑,为什么这个孩子越来越退步呢?如果以前还能听老师的话,为什么现在老师说完之后,他的行为总是跟不上呢?我那时候真有放弃的想法,这个孩子太难管了。可是,我不甘心以前的付出白白浪费,因为他不是一件东西,可以乱扔,可以再换,更因为他肯定也想做好。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逐渐的,我发现一些问题,让我明白了这个孩子为什么自律性这么差?为什么这么不爱学习?
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一般,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但是他身上穿的没有低于三百元的鞋和服装,服装一般都是四、五百的,够他妈妈半个月的工资的。他基本不喝白开水,他的妈妈都是给他买果汁、红茶、绿茶。肯德基,麦当劳更是常事。基本不吃不喝家里的。
还有一次,去北京野生动物园,吃中午饭的时候,有的孩子说,老师,您看,文甘干嘛呢。我回头看时,已经有很多的孩子在看着他了,只见这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拿一个崭新的大大的水果刀在一个面包片上,一点一点的切只有两根筷子那么粗的火腿肠,然后,一小片一小片的整齐的码在面包片上,码齐后,将两个面包片加好,小心翼翼的,轻轻柔柔的送到嘴边,那个规范啊!看的我和学生目瞪口呆,即使在家里也没见过这么摆谱的人,今天我们算见识了。
下午在车上的时候,我看到他的书包还是鼓鼓的,好像没怎么减轻,我拉开他的书包,好家伙,那里面,够开一个微型超市了,吃的是应有尽有,怪不得书包这么沉,直到回家,他的书包里还剩了很多,连少一半都没吃,听他说这一切都是他妈妈给准备的,其他的学生都说:你妈真是亲妈啊!
他的妈妈也很关心他的学习,来过学校几次,但是,在他妈妈来过几次学校后,我们再也不请她来了,因为老师们发现,每次他妈来一次,孩子退步一大截。后来,实在没办法,就请他爸爸来,我们也从父亲这个方面了解到了家庭教育的一些情况:据他的父亲讲,每次父亲一教育孩子,这个孩子的奶奶和妈妈就从边上跟父亲嚷,甚至和这个父亲动起手来,就是不许父亲管,而且,等这个父亲出门之后,他们立刻跟孩子说:甭听你爸爸的,先不学习,先玩会,吃点好吃的,待会再学,要不忒累。据这个父亲讲,因为父亲要教育这个孩子,而妈妈不让管,家里经常会发生战争,可是,爸爸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出去,而且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所以,每次父亲的教育效果都坚持不了几天。父亲走后,这个孩子又处在了奶奶和母亲的无限爱护中。
据他的父亲讲,好在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怕他的。每次他爸爸在家,他就比较老实,也能管住自己。后来,发生了一次交作业事件,他不但不写,而且对老师的话也无动于衷,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没反应,就是看着你,于是我把他爸爸请到学校,把事情跟他爸爸说清楚后,他爸爸非常生气,在学校差点没打他一顿,结果,从那以后,我发现他比以前好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管不住自己了,实际上他能管得住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想,我們固然应该在教育孩子上多想办法,但是,面对溺爱无度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那么微弱?在这个家庭,既有溺爱,又有严厉。夹在两者之间,学校教育很难把握这个平衡。
自从他爸爸来了之后,他的变化很大,纪律上能够自律了,学习也能跟上了,而且也知道主动改题,尤其是如果告诉他,不改完题,中午别走,那么他会在最短的时间把错题改好。那天上午第二节课,我告诉他,今天中午放学前,必须把题改完,他听到后,立刻低下头,开始改错,而且是完成比较早的,听他的同桌说,他现在好多了,管得住自己了,题都是自己做,从不抄。过去,他的字从来没有按照行和列写过,每行字逐渐右移,而且,根本看不出来他写的什么。不过,现在,只要老师盯紧了,他就能把字写的非常漂亮。
通过文甘这个孩子的成长与变化,我作为一名家长和一名老师,给我很深的触动,希望我们的家长,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爱的盲目,那样,最受伤害的是孩子,真到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