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课中情感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
  音乐不同于语言、绘画、舞蹈,音乐的音响没有语义,又不具有直观性。但在音乐欣赏的作品中,较多的作品可以用故事来表现,引入故事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掌握知识、把握情感。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听故事的基础上欣赏音乐。如歌曲《龟兔赛跑》的欣赏,在欣赏音乐前设置情境讲述故事的大概,然后再播放歌曲,让学生思考兔子和乌龟的特点,分辨乐器的音色并根据两个小动物的特征搭配出恰当的乐器。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感受表演歌曲中的场景,戴上头饰随着音乐表演小兔子和小乌龟行走的样子。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把故事带到歌曲中,再加上耳朵聆听和动作表演,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歌曲的情感。
  二、图片和录音再现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门主观感觉的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没有美术中那明显的色彩与明暗,没有舞蹈艺术中那明显的塑形与生活化的肢体语言,也没有建筑艺术中那明显的结构与造型;音乐艺术有的是转瞬即逝的音响、迷糊不清的感觉,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他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充足,在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上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播放图片、录音、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音乐。如苏教版三年第五单元的歌曲,这个单元的歌曲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歌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歌曲,感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歌曲有傣族的《金孔雀轻轻跳》、苗族的《铃铛舞》,还有侗族的《侗家娃娃幸福多》……这三首歌曲是三个不同民族的歌曲,学生在学习时会不容易区分,因此,在学习歌曲前,教师可通过图片、录音、视频等一些资料让学生对所学歌曲以及那个民族先进行一些了解,比如对傣族民族服装的了解、节日的了解、歌曲舞蹈风格的了解等,带学生走进傣族,看他们美丽的风景,观赏他们优美的舞蹈,参加他们欢乐的节日,最后一起来学唱傣族的歌曲。学生由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来感受音乐,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更能深入体会到歌曲要表达的情感。
  三、通过介绍作者,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是感性的艺术。每位作者创作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有的作品是创作者的人生写照,有的作品在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创作者赋予了每一首作品以灵魂和生命,表达着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介绍作者还是有必要的,只是介绍时需要把握一个度,介绍作者并不是认识作者这个人,而是我们要知道他和这个作品的关系,或者说作品中作者是想要表达什么,应有针对性地介绍作者的生活道路、创作成就、艺术风格等,为作品的学习打下基础。用作者的生平事迹渲染气氛,营造一种氛围,能让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中,走入到作者的心中,再走到音乐作品中,从而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总之,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育,需要学生投入地演唱、静心地聆听,用心感受,积极体验音乐中的不同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就让我们用这样的精神,用这样的情感,去催开每一朵音乐之花吧!
  (江苏省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正】 黑格尔以理性为基础的法律观在他庞大的法律思想体系中属于基础理论的部分。本文试作简述,希求对进一步研究问题有所助益。 独特的概念 黑格尔整个思想的总特征是从他
新的教育体制,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创新成为最核心的问题。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多方位地将创新渗透进学生的思想。
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更是教、学、做的有机统一。教师应通过收集信息做好分类统计,剖析学生解题出错的根源,使试卷讲解有的放
分析了影响烧结自循环返矿率的因素.采取了稳定原料结构、强化制粒造球、提高料层厚度、实现低碳、低水烧结、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加强工艺操作水平、适量配加外矿的措施,使烧
通过对不同煤种30 kg级铁箱试验,全面考察了煤种质量和试验焦炭的热态性能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随着煤种的挥发分含量的增加,铁箱试验所得焦炭质量最好的是焦煤,其次是1/3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