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的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中文版的屈光矫正者牛命质量量表(QIRC)对115例近视患者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命质量进行打分.该量表包括症状、视功能与身体机能、社会活动及精神心理4个模块,共20项指标.115例近视患者中,女性64例,男性51例;年龄18~40岁,平均(22.7±4.8)岁;其中术前低、中度近视组(<-6.0D)70例,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6.0 D)45例.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朋配对t检验分析LASIK手术前、后QOL总分及不同性别、年龄和屈光状态下近视患者QOL得分改变情况,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QOL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近视患者QOL得分由术前39.15±4.23提高到术后41.7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1).其中,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患者LASIK手术前、后QOL得分改变最(4.60±1.08)与中、低度近视组患者(3.83±1.1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22);男性患者组QOL得分改变量(3.57±0.18)与女性患者组(4.28±1.2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58);<23岁患者组QOL得分改变量(3.64±0.73)与≥23岁患者组(3.56±1.3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75).在影响术后QOL的相关因素中,有用眼保护(OR=5.93,95%CI:1.57-22136)、较少并发症(OR=15.13,95% CI:2.57-88.94)、较低相关医药费(OR=7.80,95%CI:1.66-36.71)、日常生活便利性(OR=10.36,95%CI:2.44-44.05)、被他人认同感(OR=3.90,95%CI:1.08-14.13)及自信心(OR=12.73,95% CI:2.97-54.57)等因素存在,则能提高QOL得分,而年龄、性别、术前屈光度等均不是LASIK术后QOL的影响因素.结论LASIK手术后,大部分近视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术前提高.术后用眼保护、手术并发症、相关医药费用、日常生活便利性、被认同感及自信心等是影响LASIK患者术后生命质最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人眼的屈光状态可由一新理论来分析,此理论基于几种不同眼生长部位的比值与实验值比较的结果.方法:由光学成像理论可知,眼系统屈光状态可由眼轴长(L),主平面(L2)及角膜及晶状体有效焦距(f1,f2)、曲率(r1,r2,R1,R2)及两者有效距离(S)来表示.比值C1=X/f1,X/f2,L/r1,L/R1的理论值符合实验值.本研究同时介绍一种有效眼模式(EEM),其由X,C1及C2来描述.结果
目的 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与改良的"Y"型上皮瓣的LASEK在近视矫正中的临床结果.方法50例近视患者(100眼)均匀分为两组.组1常规使用20%乙醇20s后制成一个完整的上皮瓣,并分离至上方角膜缘,激光切削后将上皮瓣复位至切削区.组2角膜上皮也使用20%乙醇相同时间后制成三个角膜瓣,其中心点即"Y"
目的 观察叶黄素(lutein)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Hs,BLECs)增殖和移行的影响.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首先进行BLECs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3代BLECs。分别采用MTT法、划线法.研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叶黄素对体外培养的BLECs增殖及移行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当
期刊
目的 观察哌仑西平眼部离子导入治疗近视的药效,为哌仑西平的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出生3周的花色豚鼠81只,随机分为9组,其中7组以单眼眼睑缝合法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在进行近视诱导的同时,9个组别分别接受如下处理:3组进行形觉剥夺眼的哌仑西平电场促透(离子导入),其中包括高、中、低三种不同的电流强度(PIRx-MD);1组为形觉剥夺眼的空白对照组高电流强度离子导入(Vehicle0.3-MD
期刊
目的 观察和探讨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18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17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Rayner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第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中轴区晶状体后
期刊
期刊
1)凡论文都要列出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每篇10条左右。所列文献应是作者直接参阅过的。2)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务请在正文中按引用文献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标注序号。
期刊
期刊
近年来,眼科内镜微创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眼眶骨折修复术、泪囊鼻腔造瘘术等日臻完善,微创、无颜面部瘢痕、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等优越性得以充分展示。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2007年被批准为“卫生部眼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10年5-8月将举办“第3期卫生部眼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班”,暂定招收学员4名,为期3个月,从理论、尸头操作、临床实践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培训。
期刊
目的 观察后表面复曲面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BSTRGPCL)矫正高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度角膜散光患者31例(54眼),经自动验光仪验光、客观检影、综合验光仪验光和角膜地形网检查,记录综合验光仪所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确认角膜散光与整体散光基本一致,根据2/3散光原则定制BSTRGPCL.戴镜1个月后复查,观察配适和跟表并发症情况,记录BCVA和角膜地形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