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圆器壶体造型的创作设计浅论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宜兴紫砂陶是中国工艺美术园的一枝奇葩。紫砂壶造型从形态设计到制作,及其个人风格可谓是“圆非一式,方不一相”,万变不离其宗,而紫砂艺术方圆造型是紫砂艺人共同传承、相互影响的创作法则,是紫砂艺术形态的审美主流。紫砂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形式上。
  关键词:紫砂陶;艺术造型;传统工艺;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05-1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交相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的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
  紫砂艺术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体现着紫砂艺术的风骨和精粹,代表着文人的思想意识与艺术审美指向。方圆之间包容大地万物、亘世乾坤,聚合着中华民族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精神。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形式,均需要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赏心悦目,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理论美感。所以在泱泱茗壶世界中,简练的几何形圆器乃上乘之作,经得起众人的挑剔,实非易事。前辈艺人在创作作品时主要用眼光,凭经验,直观形象地确立壶形的轮廓线形,达到紫砂术语上俗话所说的“登样、称势”的感觉。
  紫砂圆器是以球体、圆柱体为基本形体塑造的一种器皿,主要由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组成。造型圆润、饱满浑朴、玉质感强。紫砂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圆要求有变化,要求在肩、腹、足、盖、底、嘴、把等过渡处见骨,见肉,骨肉均匀,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稳,要求顾及视觉安定外,更注重实用性。匀,要求壶整体要与盖、肩、腹、底、嘴、把、足以及附饰物各部分过渡处要匀称协调、和谐自然、浑然一体。正,求制作工艺严谨、规范、挺拔、端正。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紫砂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人们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一把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四大要素之中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形。形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余三要素的内在因素,或端庄稳重、粗朴大方,或灵秀端丽,或巧而玲珑。大凡这类型的造势无非是紫砂艺人通过弧形曲线过渡组合构成来充分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形成各种独立体的体形表达追求完美的理念。各种曲线的有机结合,在紫砂圆器壶体造型设计的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含有丰富的美学原则。只是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壶体造型将它进一步提炼、浓缩,给予理论性的升华,总结为规范标准的法则。增强紫砂圆器壶体造型突出个性的形象意识,主要是理解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点是一个视点、视向和视域的一种透视。亦即只有一个视点、视向和视域所造成的视面。在壶体造型组合中,壶体的面统一于一个焦点,呈现出对着壶体正中观看物象的实景,反映出不同壶体,各自具有的外部体形特征,即在视觉上能得到壶体所体现的厚重、轻薄、笨拙、灵巧、大小、多少等各种变化的体积和直线有“上升、严肃、端正之分”,使人有敬礼之感;曲线一般有“温和、缓慢、丰满、柔软之感”;抛物线有“流动速度”之感;双曲线有“对称美”之感;水平线有“稳定、庄重、静止”之感等等。紫砂圆器壶体造型主要运用“点”的排列,“线”的运动,“面”的组合,大小及方向的变化,以及通过各种不同体特征的调整,构成一件茗壶作品中局部的判别与和谐,及彼此间的呼应,使之创意设计,工艺制作达到相对的统一。最有说服力的紫砂完整茗壶当属南京博物馆收藏的《吴径墓紫砂提梁壶》。这件紫砂壶是1966年在江苏南京市华门外大定坊油坊桥明司礼太监吴径墓出土的。提梁圆壶质地“近似缸胎,但较缸胎为细”,呈赤褐色。由于胎泥铁质不匀,氧化气氛不同,壶表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又因与缸器陶货同窑烧成,壶肩处粘附黑红色的釉滴。壶表面涩手,壶身为球形,壶颈是先做好一个圆圈再接壶身的,手工捏制而成,不同于后来的打身筒成型法。这件紫砂圆器茶壶可以说是紫砂圆器中有证可考的最早的圆器茗壶之一。紫砂圆器茗壶发展到明代中叶时已十分成熟,圆器茗壶的造型款式越来越丰富,泥料的配制越来越讲究,成型技巧方面,由于改进了“手捏法”和“斫木为模”的制法,创造了“打身筒成型法”,将紫砂圆器造壶艺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高度。紫砂圆器茗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调整、演变、发展,每个时期都有经典代表作品涌现,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名工巧匠,大师名家。在泱泱茗壶世界中,紫砂圆器茗壶作为几何形简练造型的代表和紫砂方器茗壶、紫砂筋纹器茗壶一样,共同谱写着紫砂发展史,谱写着紫砂创作史,同时亦谱写着紫砂文化史。
  参考文献:
  [1]紫砂壶书[M].
  [2]徐秀棠,山谷.宜兴紫砂五百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2.
其他文献
利用游戏展开教学活动,这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十分常见。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游戏也让音乐课堂平添不少彩色。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游戏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又让课堂显得乱而无序,教
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需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工艺基础,其中包括良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以及造型技能。
摘要:宜兴紫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工艺技术和实用的功能闻名于世。紫砂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其工艺技术品味非同一般,它的工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陶文化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紫砂艺术;创造;新意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93-1  创新开拓必遇阻力,自古皆然,自不必说。紫砂壶不
会展旅游业是如今世界旅游业发展重要的目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增加了外汇收入,是开发城市相关产业收入的一种方法.本文分析了会展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背
摘要:紫砂壶是陶刻的载体,陶刻是壶的附属。只有它们结合得当,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参差有致,体现陶刻艺术的精髓,这样才能凝聚成一件传世极品。陶刻是融书法、金石、绘画、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好的陶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紫砂陶;艺术;陶刻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81-1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该从
研究了基于模糊积分方法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 当各传感器向融合中心汇报带有信任程度的分类结果时,融合中心利用计算出的各分类的模糊积分进行最终分类的一种决策融合方法.
近年来湖南省许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演化发展来的,通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来,文化馆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逐步得到保障。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党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摆在文化馆面前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针对新时期文化馆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文化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方向,如何抓住机遇,彰显文化馆的本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
摘要:紫砂传统成型工艺能有强有力的生命,客观上是由紫砂泥所具有的特定性能决定的。其次,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沿袭下来的。也是对弘扬独树一帜立于世界陶艺之林的紫砂工艺陶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紫砂;工艺;圆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82-2  在中国的陶苑中,陶器最早。然而自从瓷器发明之后,便出现了后来者居上的局面,陶器落在了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