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孙云晓在回答一位家长“孩子是否要多交朋友”的问题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名叫王希的男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书。但是,上大学时,却因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王希为什么要杀人呢?原来,王希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独来独往,勤学苦读,他没有朋友,也不懂交往。到了大学后,王希感觉生活很孤独,很乏味,于是很想和同宿舍的一个同学交往。王希形影不离地跟着人家,满腔热情地对待人家,可人家却很反感,拒绝他,学化学的王希一气之下就将铊投到那个同学的牛奶杯里,导致对方中毒。就这样,王希为自己的报复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个案例不是耸人听闻,类似的案例也不是鲜有。据西北一所大学的附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全校810名初中生中,在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的占11%,认为学习压力特重的占60%,有厌学情绪的占8%,经常心烦意乱的占15%多……而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的大一新生中,有35人想自杀,有700多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
家长们也许认为,中学生、大学生的问题,与小孩子无关。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峻的现状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形成的。以上数据告诉我们,加强对孩子的健康人格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可我们的教育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个问题。
人格健康,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功能。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决定其社会行为的基石,甚至可以说,真正的教育正是人格的教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比拿高分、上大学更重要,更有意义。可如今,我们的人格教育却落入无以复加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父母望子成龙,老师分数至上,只看成绩;社会重视文凭、学历,导致孩子无一例外地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而健康人格的培养就自然放到了其次了。君不见,当今学子人格失落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学生自私自利,虚荣狂妄,老子天下第一;有的学生意志薄弱,成绩一不理想,就要寻死觅活……案例中的王希,学习好,父母宠爱,老师喜欢,可他们却没有关心过他的心理健康,没有指引他与同伴交往,导致他没有交往的经验,更没有被人拒绝的承受能力,以至于一冲动就走上了不归路。王希的悲剧,作为父母和老师,可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者之可鉴,来者犹可追。”作为家长,指导和帮助孩子的人格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协调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责任。例如,教孩子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帮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帮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就算遭遇困难和挫折,也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教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有消极情绪也能合情合理地渲泄、排解、转移和升华。总之,只要我们愿意去努力,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就不是难事。
著名教育专家周宏曾经说过:“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这句话令人震动。的确,当父母什么都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没有教育好,那一定是撕心裂肺的痛,全军覆没的痛!换句话说,孩子的命运由父母塑造,今天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将决定孩子明天过什么样的生活!健康人格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模式,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这才是家长最大的成功和骄傲!
这个案例不是耸人听闻,类似的案例也不是鲜有。据西北一所大学的附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全校810名初中生中,在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的占11%,认为学习压力特重的占60%,有厌学情绪的占8%,经常心烦意乱的占15%多……而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的大一新生中,有35人想自杀,有700多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
家长们也许认为,中学生、大学生的问题,与小孩子无关。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峻的现状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形成的。以上数据告诉我们,加强对孩子的健康人格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可我们的教育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个问题。
人格健康,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功能。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决定其社会行为的基石,甚至可以说,真正的教育正是人格的教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比拿高分、上大学更重要,更有意义。可如今,我们的人格教育却落入无以复加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父母望子成龙,老师分数至上,只看成绩;社会重视文凭、学历,导致孩子无一例外地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而健康人格的培养就自然放到了其次了。君不见,当今学子人格失落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学生自私自利,虚荣狂妄,老子天下第一;有的学生意志薄弱,成绩一不理想,就要寻死觅活……案例中的王希,学习好,父母宠爱,老师喜欢,可他们却没有关心过他的心理健康,没有指引他与同伴交往,导致他没有交往的经验,更没有被人拒绝的承受能力,以至于一冲动就走上了不归路。王希的悲剧,作为父母和老师,可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者之可鉴,来者犹可追。”作为家长,指导和帮助孩子的人格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协调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责任。例如,教孩子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帮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帮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就算遭遇困难和挫折,也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教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有消极情绪也能合情合理地渲泄、排解、转移和升华。总之,只要我们愿意去努力,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就不是难事。
著名教育专家周宏曾经说过:“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这句话令人震动。的确,当父母什么都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没有教育好,那一定是撕心裂肺的痛,全军覆没的痛!换句话说,孩子的命运由父母塑造,今天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将决定孩子明天过什么样的生活!健康人格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模式,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这才是家长最大的成功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