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钢琴教学是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弹奏钢琴练习曲、钢琴乐曲等钢琴作品,继而达到提升钢琴弹奏能力和演奏技巧的学习目的。将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钢琴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一次全新的教学改革尝试,而且能够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钢琴教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钢琴教学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于钢琴演奏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提升钢琴教学水平,建立全面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培养具备良好演奏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是现阶段钢琴教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钢琴教学作为一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广大音域、丰富音色和强大的共鸣音响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在进行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钢琴的艺术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思维和教学模式进行钢琴教学,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现有钢琴教育模式分析
钢琴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钢琴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长期以来,钢琴教学大多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模式,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提升教学水平,这种授课模式也取决于钢琴教学的课程特点。随着钢琴艺术的逐渐推广,选择学习钢琴课程的学生也随之增多,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展现出来,给钢琴教学水平和学生演奏技能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
(一)专业化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专业的音乐教育院校已经形成了结构完善、特色鲜明、教学设施齐全的钢琴教学体系。许多国内知名的专业音乐教育院校都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为钢琴文化的推广和钢琴教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为有效提高专业钢琴学生的演奏水平和钢琴教学质量,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尝试。许多学校通过制定钢琴教学各阶段的技术和艺术标准、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合理规划考试模式等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中国优秀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积极促进我国钢琴作品和钢琴文化的弘扬和推广。
(二)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钢琴学科的课程设置一般为两年,每周一课时,每节课1—4名学生;课程内容一般为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和乐曲;教学方法多为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钢琴教学的定式。随着钢琴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进行钢琴主科学习的学生日趋增长,传统的个别授课模式在师资力量与学生数量方面形成较大反差,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手指基本练习和演奏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机制方面都表现出单一性,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想象,影响了钢琴教学的质量。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概述
狭义的多元化是指在社会科学中,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及社会群体在共同的文明体或社会框架下,自主持续的发展自有文化或利益。多元化教学模式中的多元化指代一种学术观点,最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多元文化的思潮。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多元化的学术观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活动设置之中。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培养的多元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过程、手段、方式及方法上充分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体制对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音乐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需要。
三、钢琴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钢琴的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过程,从学习初期的基础弹奏技术练习到较为成熟的演奏具有一定难度的钢琴作品,并且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教学过程。在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背景之下,建立具有教学特色而且相对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钢琴教学是一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学规律的学习钢琴弹奏技巧、弹奏钢琴作品的教学过程。钢琴教学中的理论知识通常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这给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时间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对于和弦功能、和弦序进规律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声的音符,增强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感官认识,提升了学生对钢琴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和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弹奏力度、速度和表现力的锻炼,忽略了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艺术内涵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钢琴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奏,才能够充分发挥演奏技能,表现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对钢琴作品的弹奏是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通过分析和理解作品,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感觉。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速度、音乐形式、音乐情绪加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表达出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即兴伴奏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项目,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往往忽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一些钢琴演奏水平较好的学生面对即兴伴奏简谱的各种调号显得极为生疏,影响了演奏水平的发挥和钢琴教学效果。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逐步构建全面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即兴伴奏的锻炼以及键盘和乐理知识的巩固,对提升钢琴教学水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秉承多元化的理念,借鉴多种教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改革体系下的钢琴教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但缺乏系统的技巧练习;车尔尼些列作品包含系统的演奏技巧训练,在钢琴教学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四)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演奏技巧教学
钢琴艺术主要是通过高难的弹奏技巧、娴熟的演奏技法来表现其艺术魅力,良好的演奏技巧是钢琴弹奏者表达作品内容、诠释作品情感的重要基础。忽视演奏技巧的系统训练,就无法满足钢琴作品所需要的速度和力度,不能较好的表达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境。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选择多种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教材,根据学生技巧掌握程度的不同制定多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强化演奏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所掌握的演奏技巧能够满足不同钢琴作品的演奏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整体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娟.论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钢琴教育改革[J].社科纵横,2009,(3).
[2]张子辉.谈师范教育钢琴教学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孙丹.简述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9).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
关键词 钢琴教学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于钢琴演奏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提升钢琴教学水平,建立全面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培养具备良好演奏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是现阶段钢琴教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钢琴教学作为一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广大音域、丰富音色和强大的共鸣音响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在进行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钢琴的艺术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思维和教学模式进行钢琴教学,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现有钢琴教育模式分析
钢琴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钢琴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长期以来,钢琴教学大多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模式,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提升教学水平,这种授课模式也取决于钢琴教学的课程特点。随着钢琴艺术的逐渐推广,选择学习钢琴课程的学生也随之增多,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展现出来,给钢琴教学水平和学生演奏技能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
(一)专业化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专业的音乐教育院校已经形成了结构完善、特色鲜明、教学设施齐全的钢琴教学体系。许多国内知名的专业音乐教育院校都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为钢琴文化的推广和钢琴教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为有效提高专业钢琴学生的演奏水平和钢琴教学质量,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尝试。许多学校通过制定钢琴教学各阶段的技术和艺术标准、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合理规划考试模式等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中国优秀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积极促进我国钢琴作品和钢琴文化的弘扬和推广。
(二)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钢琴学科的课程设置一般为两年,每周一课时,每节课1—4名学生;课程内容一般为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和乐曲;教学方法多为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钢琴教学的定式。随着钢琴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进行钢琴主科学习的学生日趋增长,传统的个别授课模式在师资力量与学生数量方面形成较大反差,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手指基本练习和演奏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机制方面都表现出单一性,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想象,影响了钢琴教学的质量。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概述
狭义的多元化是指在社会科学中,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及社会群体在共同的文明体或社会框架下,自主持续的发展自有文化或利益。多元化教学模式中的多元化指代一种学术观点,最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多元文化的思潮。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多元化的学术观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活动设置之中。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培养的多元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过程、手段、方式及方法上充分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体制对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音乐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需要。
三、钢琴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钢琴的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过程,从学习初期的基础弹奏技术练习到较为成熟的演奏具有一定难度的钢琴作品,并且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教学过程。在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背景之下,建立具有教学特色而且相对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钢琴教学是一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学规律的学习钢琴弹奏技巧、弹奏钢琴作品的教学过程。钢琴教学中的理论知识通常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这给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时间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对于和弦功能、和弦序进规律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声的音符,增强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感官认识,提升了学生对钢琴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和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弹奏力度、速度和表现力的锻炼,忽略了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艺术内涵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钢琴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奏,才能够充分发挥演奏技能,表现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对钢琴作品的弹奏是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通过分析和理解作品,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感觉。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速度、音乐形式、音乐情绪加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表达出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即兴伴奏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项目,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往往忽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一些钢琴演奏水平较好的学生面对即兴伴奏简谱的各种调号显得极为生疏,影响了演奏水平的发挥和钢琴教学效果。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逐步构建全面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即兴伴奏的锻炼以及键盘和乐理知识的巩固,对提升钢琴教学水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秉承多元化的理念,借鉴多种教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改革体系下的钢琴教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但缺乏系统的技巧练习;车尔尼些列作品包含系统的演奏技巧训练,在钢琴教学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四)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演奏技巧教学
钢琴艺术主要是通过高难的弹奏技巧、娴熟的演奏技法来表现其艺术魅力,良好的演奏技巧是钢琴弹奏者表达作品内容、诠释作品情感的重要基础。忽视演奏技巧的系统训练,就无法满足钢琴作品所需要的速度和力度,不能较好的表达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境。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选择多种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教材,根据学生技巧掌握程度的不同制定多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强化演奏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所掌握的演奏技巧能够满足不同钢琴作品的演奏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整体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娟.论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钢琴教育改革[J].社科纵横,2009,(3).
[2]张子辉.谈师范教育钢琴教学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孙丹.简述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9).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