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媛 用匠心打造线下女装品牌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服装+电商”的营销模式甚嚣尘上的时候,她坚持不走线上网店销售,专心做线下,注重用户体验。而三年的探路成功后,面对天使投资的青睐,她却说:不想融资,也不考虑上市。对于一个成长期的创业公司,这样的坚持可行吗?
  2013年5月11日,YOOSTYLE女装品牌第一间工作室在北京双井合生国际小区的一个仅40平方米的小门店里诞生了。创始人杨媛媛此前一直任职于《时尚芭莎》商业广告策划部,是资深时装造型师、美容顾问。身边的朋友都说她穿衣服好看,品位很赞,“怂恿”她应该将这种好的品位传递给更多人。
  于是,就有了YOOSTYLE女装品牌的问世。当时根本不会做生意的杨媛媛,想法很简单:“创立一个女装品牌,符合都市白领品位,价位在中端,不用太贵,美丽且实惠,简单却不简约,这就足够了。”
  三年后,YOOSTYLE品牌不仅在北京这个国际、国内女装品牌林立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累聚了一大批稳定的女装粉丝群体,而且靠着当初那个小门店,一步步将分店开到了上海、湖南、郑州、沈阳,乃至香港,一路上吸引了很多投资人慕名洽谈。
  YOOSTYLE每一季的新款、主打款、经典款,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一种美感,总让人有忍不住询价试穿的冲动。但创始人杨媛媛却说,创业可没有你们眼中的衣服那么美,卖衣服也是一门儿大学问,没有那么多美丽的文艺范儿……
  当“服装+电商”成为定势,唯线下可行吗?
  杨媛媛称,自己骨子里是个特别固执的人,认准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YOOSTYLE成立之前,她已经去巴黎、日本、韩国一些同样传递轻奢理念的女装品牌和门店进行了一番考察和学习,但学得越多,她内心却越矛盾。
  要知道2013年,国内电商一片火热,“服装+电商”成为营销定势,杨媛媛也曾经动过念头,要不要开一个女装网店?可节约线下实体店资金投入,将精力和金钱用于网店打理,但很快这个念头被打消了。
  同年,杨媛媛有意识地去日本东京考察行情,当时中国的实体店已经落寞到门可罗雀,很多商场里的服装区一天都见不到几个人,但她发现日本不一样。当地的网络、电商不但冲击不了实体店的销售,而且线下实体店人头攒动,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出于好奇,杨媛媛花时间跑了不少商场和门店,也咨询了当地的朋友。
  让她感受最深的是,日本所有的实体店里,每一个销售员对顾客的服务,始于进店止于出店。杨媛媛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顾客购物结束离店,导购员或店员会一直将顾客送到门口,目送到看不见为止,每一家店都是如此。除此之外,店员会像朋友一样很耐心,很认真地去和顾客交流、沟通,所以每次购物都让消费者产生非常愉悦的感受,而这种愉悦是在网购时永远无法体验到的。
  回国后,杨媛媛打定主意,自己的女装品牌一定做线下!并且只专心做线下。
  事实证明,杨媛媛的这份坚持是正确的。今天,网店运营经过当初的如火如荼后日趋冷静,经过三年多运营实践的她也更加自信,“我关注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和交流,而时装的整体剪裁和体验,是需要顾客到门店来感受的。”她对《中外管理》说。
  当顾客进入门店之后,除了能得到贴心的试穿体验和服务,还能在门店里收获到一些关于美的知识和交流,包括颜色的搭配,最新流行趋势资讯,以及一些生活理念的交流。YOOSTYLE还经常组织粉丝参加一些小型的聚会。一方面是推荐门店最新的设计,另一方面也借机促进品牌和顾客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这点是我从日本学到的,因为他们的服务做得确实非常细微、非常到位,关注用户体验值得我们学习。”杨媛媛说。
  永远不要忽视出现和未出现的风险
  杨媛媛的创业证明,女装品牌的营销,入门易,守门难。
  事实上,虽然要面对习惯了批量生产的工厂师傅在设计方案多次被修改时的小脾气;要面临团队组建和人员筛选的难题,不怎么会做生意的她还要学习如何化解销售运营的压力……但这些对于她都没那么难,YOOSTYLE第一家工作室开业仅一个月就实现了成本回收。当时连杨媛媛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没想到的是,创业的泥沼埋伏在了第二家分店。2013年10月,开在北京望京商场的YOOSTYLE分店,差点成为杨媛媛创业路上的“滑铁卢”。
  杨媛媛回忆说,考虑到那家门店开在人流量非常大的商场里,装修得也算大气漂亮,按说复制第一家门店的经验不会有问题,但销售异常惨淡,导致每个月都要输入20多万元补贴给这家门店的租金和运营成本。而本来就是小本经营的她,将所有的收入投入到分店,却赔掉了她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临近年底,账面上只有5万元,连员工的奖金都发不出!杨媛媛感到莫大的创业压力和挫败感。第一次,她因为创业的苦楚哭了一回。
  “现在想起来,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包括周围人流的数据、消费力的数据,以及潜在顾客的群体分析等,都做得不够仔细。”杨媛媛反思。最初只看到周围商圈和住宅区都属于高端水平,想当然地认为没有问题。后来才明白,创业的路上,永远都不要忽视任何可能出现或未出现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做好细致调研很重要。
  吸取教训,杨媛媛开始带领自己的姐妹和同事一个个克服难题。大到思考营销策略的转变,小到做服饰画册,去小区和商圈发传单、做线下活动推广。杨媛媛说当时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连自己常去做SPA、美甲、美发的会所都成了她推广产品、留下画册和传单的地方。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创业初期需要亲力亲为,还好我是一个愿意自己去做事情的人,愿意自己去发传单,因为和团队一起做事,事无大小。”这个观点她一直坚持到现在。从看工厂,守工厂再到出货监督她都会在。
  慢慢的,从第二家门店的起死回生,YOOSTYLE品牌又连续在北京开到第五家门店,继而一路开到郑州、沈阳、长沙、上海,再到香港。当然,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如今杨媛媛也说,自己在门店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工厂的时间越来越多,现在她又在广州、上海重新组建团队,设置区域岗位,建立质检团队、跟单团队,去督责完成整个生产的流水线。为了紧跟时尚趋势,她又不定期地带领团队同事飞往日韩、欧洲去交流、学习,乐在其中。
  创业公司慢慢长大,不一定靠资本
  今年,YOOSTYLE将推出一个“优life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不光有品牌服装,也有优life所倡导的女性优雅、优化、优效的生活方式。”杨媛媛说。
  YOOSTYLE难道要回归线上电商模式吗?
  非也。杨媛媛解释说,这是一个公众微信平台,虽然也考虑过做App,但经过一些数据调查发现,现在App非常普遍,但粉丝转化率很低。优life网络平台并不是为了在线上直接销售,而是希望将这几年来所接触到的女性粉丝聚集在一起,分享对美的认知,对生活的认知,倾听和关注她们的心声,这才是真正目的。
  坚持线下发展的思路,使杨媛媛带领YOOSTYLE品牌步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期,很多人包括投资人会问杨媛媛:是不是该考虑融资、上市了?
  “不融资,也不上市。哪怕做一辈子的裁缝,我乐意!人家说YOOSTYLE不就是一个服装小店吗?对,我就想做一辈子的小店。我希望在每个小区周边,每位女性身边,甚至在她家楼下都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小店,这可以成为我一辈子坚持的事情。”杨媛媛对这份事业的理解就是,守住自己的一颗初心。创立YOOSTYLE品牌之初,她就是希望做好每一件衣服,当自己团队设计师的“作品”交付给顾客时,她们能收获到最大的满足和愉悦,所以她的工作重点都会放在产品和服务上,而很少放在融资和宣传上。
  杨媛媛至今仍未接受任何机构的资金介入。她认为,将来事业做大,可以继续扩充团队。在每个岗位增加人手,做到分工更明确。“创业公司慢慢做大,但不一定要靠资本推动,团队内部的问题,自己找方法解决,学会分级管理,学会营销。”杨媛媛信心十足。
  采访到最后,她对《中外管理》记者坦言,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做任何事情,相对于男性会更艰难一些,但是女性天生有种细腻和坚韧。正如有个比喻,说女人如柳枝,看着很柔软,其实很坚韧,是不会轻易被折断的,也是不会轻易服输的。所以她打心底里佩服每一位女性创业者。
其他文献
自1992年以来,中国体制内精英人群再一次大规模涌向市场。这一人才“供给侧”的重大变化,足以值得老板们注意。和面对90后一样,他们就在你身边,但你真了解他们吗?真会辨别和使用他们吗?这些人群自己,又真能顺利完成职涯“出痘”吗?  近两年,越来越多体制内的官员转身“屈尊”,希望在市场上大显身手。那么,哪些人适合到市场上来?又如何生存和发展?市场化企业又如何用好这些体制内精英?这对人才市场有何深远影响
企业元老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一直是一个管理难题。  然而,空降兵来了就可以解决它?  民企空降兵的尴尬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里,人才培养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正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人才培养也要看企业的基因和人才本身的基因,比如:企业里野蛮成长起来的干部,要让他变得职业化、规范化,按照大公司的模式做事,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很多企业从外面空降人才。但不知到底是谁的问题,这
1.以电子邮件为起点的Email+。如果企业还在关注于邮件渠道能够带来多少收入,已经远远不够,邮件营销已不再是封闭单独的一个渠道。技术革新以及更多的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需要通过电子邮件登录,它的自然ID属性以及在数据搜集分析管理上的成熟运作,使邮件成为跨多个渠道的粘合剂。  2.自动化营销降低人力成本。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应该是善于利用新技术和营销格局,使用新的软件和工具来替代低价值低效率的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