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辞赋批评的两组线索

来源 :励耘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辞赋批评有两组非常重要的线索。一是创作思维和意图层面的讽谕、讽谏思维和“宣汉”“颂今”意识。讽谕指向文士不遇之情的抒发,讽谏指向对帝王不当作风的劝谏,均是委婉含蓄的政治写作艺术。“宣汉”“颂今”意识则是到东汉才明确发展出来的一种歌颂当今王权的意识,是大一统思想和经术意识加强的结果。二是审美批评层面的“弘丽温雅”风格论和“香草美人”系统。前者既是班固对屈原和司马相如作品风格的总结,也是辞赋采取密集象类式铺陈的结果,是“丽以则”的美学呈现。后者是一套严格指向政治道德隐喻的语言象
其他文献
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感受与体验,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收获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文化构建有很多出发点,可以利用的辅助手
期刊
近年来,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但一直缺乏对有效情境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以往研究普遍聚焦于团队与个人层面,缺少从组织层面考察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从产权
如何从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过程中发现技术机会,预测具有创新性的技术组合关系,对企业进行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现有研究仅从本领域识别技术机会以及传统外推方法预测结果局限性、数据时滞导致的结果失准等问题,提出以功能需求为导向,在广泛获取多领域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面向未来的技术融合机会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知识基因视角下的技术融合机会研究框架,提高了技术机会发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采用结构主题模型(structural topic model,STM)方法从在线评论中提取产品功能需求,作为技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已引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关注.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业的具体体现之一,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基于创新生态观,以我国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生态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具有单纯、古朴、协调及富有装饰趣味的艺术风格,堪称绘画与造型结合的艺术典范。民间剪纸直接、多方面地吸收了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艺术精华,特别是彩陶的装饰纹样风格,对民间剪纸创作的影响很大,远远超过彩陶对于青铜、陶瓷及其他美术形式的影响。该文从彩陶纹样的出现、演变及其艺术特征入手,探究新石器时代彩陶装饰纹样对于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李白骑鲸”意象出自杜诗的别本,而其典型形象超越了正本,被广泛接受。随着杜诗的经典化,“李白骑鲸”意象也逐渐成为常用典故。以“骑鲸”为典面、“仙游”为核心意义,这一典故被频繁地使用在与杜诗别本对应的语境系统中。同时,“骑鲸”和“骑鱼”典故混用并与“醉酒捉月”传闻相结合,凝结成李白“捉月骑鲸”的仙逝神话,使典故的使用语境和意义发生改变,衍生出另一个以“仙逝”为核心的语境系统。这一过程中,别本和异文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其虽在文献校勘中接受度不如正本,但也能因优越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接受和阐释中产生深远影响。
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但“后山居士”自号所表明的佛教信息常被文学史忽略.陈师道元丰四年(1081)漫游吴越便自称“西方社”中人,有净土之愿.考察其交往禅僧,可知其在
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美,都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其中,书法创作的美学精神对当代人审美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该文通过介绍书法的独特属性,分析中国书法审美存在的问题,讨论书法创作中的美学精神,研究新形势下书法创作中美学精神的培养策略。
清代前中期,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分别通过选评《御选古文渊鉴》和《御选唐宋文醇》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古文观念,旨在影响当时文坛的古文创作风气。但是,由于两位帝王所处历史时期、古文观念以及个人喜好皆有不同,在其古文批评实践中仍可窥见文政角力程度上的差异。以欧阳修古文选评为例,康熙帝选目严苛,而艺术点评居多;乾隆帝文体观念通达,而点评则以阐发义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