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危机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避孕药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案例中的老师考虑问题特别周全,既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把握了处理问题的分寸,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老师超常的智慧,实属不易。
  佩服之余也有些困惑,与老师们商榷共勉:
  一、事实比推测更重要
  “你的同学能把这种东西放在你这里,说明你们之间有很多这方面的共同话题……”
  帮别人放东西就是和别人有很多这方面共同的话题?老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有几次类似的主观推论:“你过早地涉入到你这个年龄不应该涉足的地方”“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趁势和她‘约法三章’”……
  事实没有得到证实之前,所有的想法、所有的结论只能是怀疑。
  其实,怀疑有时很可怕。
  老师根据自己先入为主的推测,凭借一番谈话,做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老师以为自己一时的说教,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思想和灵魂。我认为没那么简单。
  在老师看来,孩子的感情说断就断了,真的很好。可是,深厚的感情因为老师的一个“确保”就不再联系吗?看似不太可能。记得我曾处理过一件孩子早恋的事,孩子给我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感情只能淡,不能断……我感动于孩子的坦诚与真实,我知道孩子需要时间,唯有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能说断就断的还是感情吗?文章中的小T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这么容易接受老师的劝告吗?何况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说明孩子相恋的时间不短,或者感情不浅。这个时候感情断了,要么爱情是假的,要么老师看到的是假象。
  孩子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反复,更何况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怎么可能说变就变,说断就断呢?有很多时候,我们对事实没有真正地接纳,而是融入我们主观的思考和看法。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老师是不是应该再理性一点,再深入一点,而不只是做简单的推测。
  二、内在比表象更重要
  案例中的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对小T的了解很深入,连孩子和同学发生过一次争吵都知道。可是我也因此有一个困惑:这么细心的老师,孩子恋爱到这种程度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才因一次偶然得之,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内在的变化一定会有外在体现的,老师居然没有发现?激动的小T那么容易接受老师的劝解,而且还把恋爱的事情告诉老师,足以证明师生关系处理得不错啊。发展到这个程度,班上没有任何信息透露到老师这里来,真的是很奇怪!如何让孩子尽早接纳我们,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话题,有些事,一错便是永远。
  事情发生了,老师表现得很冷静,很大度,很人性,时时在考虑如何不去伤害孩子。在约法三章中,有一些关键词:“要珍惜”“争取”“确保”“冷冻”,这些都是老师单方面的愿望,老师的语言是缺乏温度的。
  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心智已经基本成熟了,当她听到这一系列的话后,她会不明白老师的期待?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孩子们会不明白吗?同意老师的建议和意见,是保护自己的最佳的方法,这是他们多年习得的共同经验。孩子积极配合老师的行动的时候,真正的心理原因是什么?老师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吗?孩子真的放下了吗?一份保证书、一份承诺书能改变什么?承诺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才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
  我也佩服这个女孩子的冷静。感情说断就断,真的是要超人的意志力的。当然有可能孩子把感情化作了动力,努力地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并不排除孩子是受到了压力,才会有如此的表现。如果说这时是因为受到压抑,或者因为避孕药这个把柄在老师手上,孩子的内心受到威胁,屈服于老师而产生的一种假象,那这个现象的背后更可怕。我们天天在讲以人为本,那么怎样才算以人为本?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交流和沟通是一种方式,是处理问题的第一步,但不要奢望仅仅一次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解决一个大多数人认为很棘手,在孩子心中扎根的问题。
  最后孩子们之间到底怎么了?文章没有告诉我们。但老师可能认为是成功的,因为孩子上了名牌大学是故事的结局。文章中呈现的事实是孩子成绩优异,考试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证明这个问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
  作为一个老师,无意去了解孩子的隐私,但这个时期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关注这个孩子的思想动态,而不仅仅是分数。孩子犯了错,时时忐忑在审判的边缘,其实作为教育者,我们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这段时间孩子是怎么过来的?孩子经过了怎样的痛苦?怎样帮助她更合适?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老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即使孩子马上要毕业了,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关注他们的未来,关注他们的发展,是我们永远的责任。这许多工作,老师没有在案例中呈现,实属遗憾!
  而且还有一点我感到很奇怪,老师是否联系了家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如果不联系家长,难免让人困惑,老师是推卸责任,还是在保护孩子?联系家长不是为了监视孩子,而是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关注孩子的动态是重要的,是必需的。小T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有文化有素质的家长,沟通起来应该更容易,工作起来应该更顺手。我相信有了家长的配合,一定能更快地引导孩子走出那片心灵的沼泽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我们更应关注是他们的心理的发展、情感的需求,这个过程真的比高考、比名牌大学这些结果更重要。
  毕竟,分数只是一个人一时的荣耀,而成长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天门市石河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