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 课程实施的共赢关系、现状、制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家长及社区成员是体育课 程实施难能可贵的参与主体;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双向共赢性,但其参与 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影响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元的 ;可通过增进家长及社区成员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作用,推动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参与提供法律支持,提高家长及社区成员的参与素质等措施来促进家 长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
  关键词:家长;社区成员;体育;课程实施;参与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2-0089-04
  A Research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arents and Community Mem b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HU Qingshan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 8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 sses the winwin resul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obstacles of the imple mentation of the par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 lum. The result shows that par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are important players i 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can yield win win results. But now their participation is inadequate and there are mainly fa c tors that influence it. We can promote the awareness of the parents and communit y members to enable them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cour se, facilitate the coordination among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enact l aws to support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s and co mmunity members to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parents; community member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articipation
  
  
  现如今,教育已成为所有人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公民,公民们今后都是学校施行的教 育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享受者。[1]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体 育(与健 康)课程改革,也不仅仅是事关教育系统和学校内部人员的教育革新,而是涉及整个社会成 员的学校体育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政府行为或指令性 任务,更不是一个政绩工程,而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 成,需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合力。本文的研究旨在引 起人们对体育课程实施中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的足够重视,并为体育课程实施中家长和社区 成员主体力量的发挥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 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剖析
  1.1 调研对象与方法
  抽取湖北省内的鄂州、黄冈、荆州、襄樊、宜昌等5个地区及其所属县(市)、区所辖 学校150名中学生的家长作为调研对象。在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共发放问卷150 份,回收问卷135份,问卷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
  1.2 调研结果与分析
  1.2.1 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的了解情况
  体育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和学校的事情,还 离不开教育系统外部学生家长及社区成员的参与。家长对体育新课程实施的了解程度,既反 映了体育新课程实施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也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体育 学科专家和学校校 长、体育教师、学生等与学生家长在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这一问题上的沟通和交流程度。调查 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26位家长中,无一人知晓中学阶段正在实施体育新课程这一消息( 表1)。这一结果说明体育新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在学生家长中进行宣传, 忽视了动员作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之一的家长的参与。同时,这也说明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体育学科专家和学校校长、体育教师、学生等与学生家长在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这一问题上缺 乏沟通和交流。
  1.2.2 家长对自身作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认知 从表2不难 得出,家 长对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对自身作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 角色认识不清。
  1.2.3 家长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认知
  1.2.3.1 家长对体育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对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能否产生正确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是否会 自觉地参与体育课程实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自己的孩子投入体育课程学习。表3表明, 大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1.2.3.2 家长对体育课程学习与文化课程学习关系的认识
  大多数家长之所以认为体育课程学习“无所谓”或“不重要”,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过于重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所致。这一点,可以从 家长对体育课程学习与文化课程学习关系的认识中得以印证(表4)。值得指出的是,虽然 对家长 做出的这一调查不是为了、也无法简单回答“体育课程是否对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 影响”这一问题,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却不难进一步证实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 展的促进功能是缺乏正确认识的,也是不够重视的。这无疑是影响家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 一个较大障碍。
  1.2.4 家长对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态度
  家长对学校为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态度,是反映家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状况的 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现实中却鲜有“体育家庭作业”之说、之问,这无疑是一个 事实不争的现象。事实上,“体育家庭作业”之所以没有得到“普遍化”、“常规化”、“ 公众化”,其主要的原因无非是长期以往应试教育大环境的束缚和影响。在当前人们对“升 学率”和“考试分数”仍然痴迷,素质教育还尚未蔚然成风的现今,“体育家庭作业”得以 公认和普及无疑还有待时日。而在“体育家庭作业”能否普及并常规化的途中,学生家长的 态度诚然至关重要。表5调查无疑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家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低迷状况 。
  1.2.5 家长与子女在家里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
  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家长与子女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可谓是家长参与学校体育课程 实施的一种体现。虽然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从活动地来看是属于 家庭体育,但是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视角来看,则可被视为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在校外的延伸。 因此,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家长和子女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看作是家长参与学校体 育课程在校外实施的一种方式。表6表明,家长参与校外体育课程实施的状况是不尽如人意 的。
  1.2.6 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情况
  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家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一种直观形式。调查结果表明 ,所有家长均表示未参与过学校体育教研活动(表7)。造成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教研 活动异常低迷的原因可能与家长长期被隔绝于学校“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之外不无关系。众 所周知,家长一向只需负责为学生提供衣食住行和学费等物质上的供给,至于学生在学校受 教育的问题,则往往全权交由学校负责,交由专业教师来承担。现今,如果说家长对学校的 教育活动有所参与的话,则一般仅仅体现为参与学校举行的“家长会”,而“家长会”的主 要内容,则无非是围绕着学生文化课程的考试成绩和名次这一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关注倍至 的问题来开展,至于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学习上的问题,可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摆 上“家长会”的议事日程,因为这一问题与学生的文化成绩、升学率等相比,在当下实在难 以令学校、学生和家长等为之绷紧神经。因此,出现上述家长对体育教研活动“零参与”的 状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2 影响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厘析
  2.1 家长和社区成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学校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2]学校体育课程改 革需 要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给予重视、支持和参与。然而,囿于现实中家长和社区成员对学生文 化课程考试成绩的竞相追逐,导致不少家长和社区成员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状况表 现出一种漠不关心式的亵渎。在家长和社区成员眼中,学生文化课程的考试分数远比学生身 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要,学生将来能否升学远比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重要,因而家长和社区 成员对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低也就成为了家长和社区成员这种有失偏颇的认识之后的一 种逻辑的必然。不可否认,家长和社区成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必然会直接影响其对 体育课程实施的参与和支持。
  2.2 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
  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家庭和社区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作用亦然。我 国历年体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增强学生体质的发展目标,如果离开了家庭和社区,仅靠学校 体育的单边推进理应是难以实现的。这也许正是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有所下降的一大原因。 为何学校体育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发展学生体质的大任呢?这是因为学生体质的增强是一个系 统的工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学校每周1至2节体育课就能够达成的。而且,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得以开展并 延续至今,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者来说已经算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了,至于奢望学校分配足够的 时间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几乎是没有可能。在应试教育至今尚未 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要想扭转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就完全有必要发挥家庭和社 区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作用,将体育课程的实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 融合家庭和社区来实施体育课程。
  此外,家庭和社区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体育学习作用显著。例如许多学者指出,孩子 学习的成功依赖的不只是在教室内的教学互动情况,同时也受到教室外与校外因素的影响, 甚至有的学者主张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3]如柯鲁(Krunun,V.)分 析家庭与 学校对于个体学习的责任,认为只有少部分的行为与概念如认知与智力学习,正式的、结构 的学术科目学习,学校对于个体学习的影响力是大于家庭的,但大部分的行为与概念如自我 与性别学习、情感学习及身体与运动学习等,家庭对于个体学习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教育。 [4]
  
  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泾渭分明,社区文化与学校教育也互不渗透 ,对家庭和社区来说,学校教育全然是一个神圣的、封闭的独立体。在这样一种教育文化语 境下,家长和社区成员打破传统文化的壁垒融入学校教育,包括参与学校体育课程实施,难 度显然还十分巨大。据此,不能不说当前我国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是影响家长 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的干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人民的整体经济生活 水平尚且不是十分富足的情况下,人们首先得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满足衣食生活之需,而人们 对教育的投入、参与和享有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无数的家长和社区成员为了衣食生存 ,为了承担自己的子女享受教育资源的 资本投入,从而不停地忙碌着,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生活压 力常常致使为数不少的家长和社区成员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无心涉足子女所受的学校教育 ,也就更谈不上对学校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了。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干扰是影响家长和社区成 员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包括参与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4 家长和社区成员的素质能力
  尽管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的干扰是影响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 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家长和社区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如果 家长和社区成员的素质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准,那么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也许更多只能是 一种没有回报的投入。因此,家长和社区成员的素质能力对于其对体育课程实施的参与来说 就显得颇为重要。在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有研究表明,家长的参与是新课 程实施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家长参与的现状是“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单向 灌输多,双向交流少;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5]。不 可否认, 造成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课程实施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长和社区成 员自身素质能力的限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恰如有研究所言,虽然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 越来越高,很多家长的文化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中城市,部分家庭教育的质量确 有提高,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从整体而言,家长面对子女的教育“爱莫能助”、“无能 为力”的现象仍为常见。[6]
  2.5 学科专家及学校层面的排斥
  不可否认,课程与教学工作需要专业性指导与支持。然而,课程与教学工作却并非仅仅 只需学科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学人员等专业人士就能从事的专门性工作。可是,一直以来我国 的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决策到课程设计,再到课程实施,家长和社区成员等非专业体育教育 人员几乎是被隔绝在外的,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历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事 实上,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家长和社区成员被隔离于体育课程实施之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 上也可以理解为家长和社区成员遭受着体育学科专家和体育教师等体育教育专业人员排斥的 过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一向为体育教育专业人员和专业性部门所“垄断”。致 使家长和社区成员等非专业人员在体育课程实施中遭遇排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可能性原 因有:一是体育学科专家和体育教师等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职业自负”,认 为家长和社区成员等业外人士的素质能力有限,不能也没有必要让其参与体育课程实施。二 是体育学科专家和体育教师等专业人员担心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会影响到自己“专业权威 ”之地位,这恰如一项研究所指出的“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与家庭教育知识技能的 准备,而对父母参与学校教育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感,对学校开展家庭参与等缺乏一种教学 信念而出现认为自己的职业权威与形象受到了威胁和挑战。”[7]三是在当今应试 教育的 背景下,家长和社区成员可能因为过多地关注于“应试课程”的开展而在参与体育课程实施 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阻碍性的或破坏性的举措,这也许是家长和社区成员被排斥在体育课程实 施之外的另一个原因。正如有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家长由于其兴趣被认为太过狭隘和自私而 被排斥出课程决策之外。[8]
  
  3 促进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对策建议
  3.1 对家长和社区成员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作用
  毋庸置疑,家长和社区成员能对体育课程的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是其很好地参与体育 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家长和社区成员开展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尤其是21世纪体育新 课程的目标理念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则十分必要。可通过家长会等“信息平台”向家长和社区 成员宣传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和理念,使家长和社区成员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 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意识到体育课程改革是关系到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系统工 程。
  值得指出的是,即使家长和社区成员能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并具备了 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一定“思想基础”,但是这并不必然就促使其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因为 在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素质教育尚未完全扎根的今天,体育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 所带来的冲击力对于家长和社区成员的诱惑力相对于文化课程成绩和升学率所诱发的魔力来 说,不得不承认乃稍逊一筹。因此,要想让家长和社区成员“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 参与体育课程实施,还需伴随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以及素质 教育的大力推进。
  3.2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性,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与机制
  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相结合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趋势。家庭——学校——社 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构建,可谓是家长与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在体育 课程实施中,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能够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来 自家长和社区成员的支持,充盈体育课程实施中人力、物力等的供给。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行政体制之下,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者活动机制 的建立。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管辖着各级学校,也便于调节利用各级其它行政部门的力 量通过宣传、立法等形式促动家庭和社区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此外,学校自身乃是家庭、社 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可通过“家校沙龙”、“社校论坛”等“互 动平台”适时地与家长和社区成员进行沟通,努力吸引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从而营造一 个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3.3 赋予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权利,为其参与学校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文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的义务,但是我国的学 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至今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
  然而,在国外的一些国家,赋予公众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公众 对教育的参与权利,已经成为一个追求民主社会的国家其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 形式。例如,1994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美国芝加哥1988年 的《芝加哥教育改革法》等,都体现出要保证公众的教育参与并要提高参与质量。[9 ]从 美国公众参与学校教育的经验中不难得出,赋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通过 法律法规来保障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权利不失为促进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 途径。在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中,要充分调动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家长和社 区成员的真正参与,也应该着手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证家长和社区成员 对学校教育包括对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参与权。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制定国家、地方、 学校各级法律和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的权利、范围、责任和义务等等, 并还要注意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4 设立相关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素质  家长及社区成员的课程实施参与素质和能力是其参与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在21世 纪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步伐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而广大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 素质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素 质能力,以避免家长和社区成员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盲目参与或无效参与。
  要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素质与能力,有必要在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中设立相关的 教育机构,如“家长及社区成员培训中心”等,并邀请骨干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与教学专家 担任培训专家。在培训中,应着重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对体育课程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配合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等。此外,培训 的方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既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也可以让培训专家与家长和社 区成员面对面地进行交谈,以互动问答的方式,让专家帮助家长和社区成员解除困惑,激励 其参与的勇气和信心,还可以引领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培养 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实际参与能力。
  3.5 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人员的疏导,推动其与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合作
  体育课程实施中家长和社区成员应是体育教育专业人员团结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不应是 “被革命的对象”。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加强对 体育课程专家和体育教师等体育教育专业人员的疏导,使其认识到家长和社区成员在体育课 程改革实施中的巨大力量,尊重理解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能主动与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合 作。具体而言,为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员与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合作,对体育教育专业人 员的疏导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使体育教育专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 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从思想到行动逐步接纳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其次, 使体育教育专业人员认识到由于学生家长及社区成员与体育教育专业人员在文化层次、知识 水平和所从事职业上的差异性,导致其在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尽如人意 甚或偏离体育课程实施预设目标的情况,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故不能因此而藐视学生家长和 社区成员的参与;最后,要使体育教育专业人员重视和理解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意见和建 议,遇到问题能与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平等沟通,通过协商来化解双方的分歧,而不能摆出 一副体育课程教学“内行”、“专家”的样子,对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
  
  4 结束语
  
   在我国,尽管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还尚无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家长和社 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目前也仅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是用一种全球化及前 瞻性的视野来看,我国的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不可否认地将成为一种必然 和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之路也许远比文中预期的要坎 坷、崎岖,家长和社区成员作为名副其实的主体全身心地参与体育课程实施也许在很长时期 内仍然只能是一种理想与期盼,然而将家长和社区成员视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并加以重视 的思想当前亟待确立并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6:101.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145.
  [3] Coleman,J.s.Schools and the communities they serve[J].Phi Delta Kappa n,1985,67(7):527-532.
  [4] Krunun,V.. Parent involvement in Austria and Taiwan: results of a compara 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6,25(1):9 -24.
  [5]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7.
  [6] 明庆华.“新课改”:家长的难为与应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03(3):110.
  [7] 马忠虎.家校合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9.
  [8] [美]派纳,雷诺兹,斯莱特里,等著.张华,等译. 理解课程(上)[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97.
  [9] 姚文峰.公众参与:美国中小学教育亮点[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0) :123-126.
其他文献
知者利仁,人教版课本注解是,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质疑,求证,理解为聪明智慧的人知道仁的利害,也能按仁的准则办事。知者为聪明有智慧的人,知者利仁,“仁”是一种内心的自
期刊
摘 要: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肖钦和滕海滨完成的单杠并腿 特卡切夫腾越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 据和技术参考,对于提高我国单杠的技术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操;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运动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1.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2-0099-03     
摘 要: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北京市青少年学生人 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并编制相应的测量问卷,问卷题项共72项。通过对北京市707名初高 中学生进行实测,采用项目分析和验证性的因素分析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所构建的 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并形成了40个题项的北京市青少年学生人体适应能力测量问卷。  关键词:北京市;青少年学生;人体适应能力: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