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百年世博路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1年,一个叫徐荣村的中国商人将自己制作的“荣记湖丝”送往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质地柔软、工艺精致的中国丝绸随即在这万国博览会上拔得头筹、脱颖而出。
  从此,中国企业与产品便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间,世博会不仅成为了几代中国企业放眼看世界的塔台,世博会也成为中国产品登上世界舞台的伯乐。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百年之后,以展示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世博会终于突破了“西方中心”的藩篱前往远东。一次集世界之智、全国之力、人类之慧的世界盛会即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万商汇集的东方明珠上海举行。一个民族的力量和创造性,在长久累积得以爆发的时候,必然能获得它自己的表达方式。
  中国企业参与世博会,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百年之路。它们在历次世博会上借助了中国文化独特元素,用全球都乐于接受的商业语言,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风采。同时,中国文化价值观,也通过中国企业与产品逐步输出到世界各地。
  
  晚清“世博”的辛酸史
  
  


  如开篇所说,中国企业的“荣记湖丝”在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拔得头筹,中国也成为亚洲最早参加世博会的国家。之后,有识之士立即将世博会的信息介绍到国内,呼吁中国组团参加这个万国博览会,以示中国向世界潮流的努力。
  1873年清政府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参加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清廷授权于英国把持的“中国海关”负责参赛事宜,英国人包腊成为了代表“中国官方”的全权代表。
  1876年,中国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据当时“中国代表团”华人随员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记载,中国参展物品共720箱,价值约20万两白银,包括丝绸、茶、瓷器、雕花器、景泰蓝等,产品在世博会上被推为第一,其中瓷器被抢购一空。虽然展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向封闭的中国工商界介绍了一个全新的工业世界。
  1878年,清政府组团参加巴黎世博会,为表示中国对此的诚意,清政府委派洋务派工商领袖盛宣怀统领参展事宜。但不幸的是,中国送展的瓷器、铜器、绸缎等物品,除绸缎外,多数被对方退回。据当年的世博会物品退回清单显示,参展的59件瓷器和铜器只售出一件瓷器,两件遗失,另有两件因破损而被“清仓处理”。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召开,负责人巴礼德为此专程来华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表达了美国盛情邀请中国参展的诚意——“于所辖地方嘱商工人等预备上等赛物”。于是,此次世博会成为了晚清最大的一次世博参展,清政府派出了由亲王爱新觉罗·溥伦带队的高规格代表团,不但花费12万美元巨资修建了中国馆,中国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洋灰(水泥)还获得了博览会的头等金奖。但是,虽然中国展览的规模宏大,但其展出的内容中将刑具、裹足、鸦片等“天朝民俗”也一并展览,使得清政府代表团自取其辱。
  无奈之中,中国的世博之梦也只能在梁启超的幻想小说中出现,这位先贤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说:“一九六二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了。会议规模惊人的庞大,不仅是上海市区,连江北、吴淞口、崇明岛都是会场,除去物品的展出,更有各种宗教与学术的交流......”
  
  


  民国“世博”的辉煌史
  
  晚清的中国世博之路几经坎坷,甚至被指责为“国耻之嫌”,直到民国之后,中国的工商界才正式在世博会中崭露头角,成为主角。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此时,新生的民国政府抱着振兴实业、重塑中国形象、走向世界舞台的愿望,十分重视该届世博会。民国政府不但在舆论上广泛宣传,同时大力建造展览场馆,并准备了2000吨的展品,而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仅在展台设置上,中国就推出了代表当时最高水准的工业馆、农业馆、教育馆等9个馆,并在会场重建了一座“太和殿”。5400平方米的中国馆,正馆完全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而建,内部也依照中国风格陈设桌椅、绣屏、古玩、字画,连围在四周的矮墙都是按照长城的样式建造的。在中国馆开幕当天,旧金山的华人商店全部歇业,华侨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纷纷来到会场,一睹祖国展馆的风采。
  中国展品也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中国展商凭借优质的产品与超人的智慧,将中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在世博会上一炮打红。比如,中国贵州的茅台酒和山东烟台的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双双获奖,“可雅白兰地”由此更名为“金奖白兰地”,而茅台酒则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赢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尊严和荣誉。上海美华利时钟厂二、一、五号“南京钟”、杭州的“张小泉剪刀”等获得金奖。此次世博会,中国所获奖项达1211个,包括大奖章57枚,金牌奖258枚,银牌奖337枚,铜牌奖258枚,在31个参展国中获奖数名列第一。世博会组委为了感谢中国政府的支持,把9月23日列为“中国日”。
  当时前往参观的旅日华商神户中华总商会会长郑祝三在《欢迎巴拿马观会诸君》一文中欣然吟诗:“赛会巴拿马,支那实业家。山川兴地宝,云汉绚天葩。霹雳开河面,平和祝海牙。锦标归夺得,宏我大中华。”
  此后,民国时代的中国企业还参加了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企业的产品也首次脱离了手工与农业制品的藩篱,出现了更多的当代工业产品。此次展会上出现了中国的印刷工艺、化妆品、革制品、电器、铜钢制品等展品。其中,上海天厨味精厂的“佛手”牌味精获得了金奖,标志着中国在化学工业上的飞跃。
  1928年之后,中国中断了世博会的参展。但是,中国工商业的有志之士仍旧以个人名义参加了世博会。如著名纺织实业家周志俊自费前往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他参观了整整7天,然后写了一篇《芝博琐言》,重点讲述了世博会科学馆中展出的飞机、汽车等先进工业产物,向国内介绍了西方工业的最新成果与文明。
  
  


  上海世博的中国魅力
  
  在中断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企业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博大家庭中。1982年起,新中国企业先后12次参加世博会。直到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在五星红旗前庄严地宣布: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中国上海!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走入当代商业时代的中国企业更是做好了将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向世界展示的充足准备。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表示,世博会参加国家多,展示时间长,对企业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推广和展示的机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尔将考虑设立自己的企业馆。许多企业表示,在世博会这样的展示平台上,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企业都在做什么,想什么,找到和世界对话的平台,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方式,能够的理解的文化,打开一扇通往对方心灵的大门。
  而中国远大集团副总裁、上海世博办主任陆虎对本刊表示,远大空调已与上海世博局签下了5000万美元门槛的全球合作伙伴合约。近80万平方米的上海世博园区,从空调到空气净化设备,全部由远大提供。作为上海世博会最高等级赞助商“全球合作伙伴”中惟一的中国民营企业,陆虎说:“世博会180天中有一天是远大日,‘整个世博园区,我们是主人’。通过世博,远大能够提高国际影响力,从一个中国品牌走向一个国际化品牌。”
  据上海世博局提供的资料,已有37家赞助企业与世博局签约。包括了均瑶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伊利、远大、中航集团、宝钢等大型企业,也包括了水晶石、元培翻译等中小型企业,代表了中国当代本土企业的典型。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世博局世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信康说,从历史上看,成功赞助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为日本企业松下、三得利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明年的此时,长达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也将迎来200多个国家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这场金融危机之际举办的全球盛会,是否也将成为中国顶尖企业在世界亮相的一次机会?是否也是中国企业用创造性的思维,开放性的心态,以生命的敏锐抓住全球商业之脉搏,在世界面前使华夏传统得到复苏,使中国文明得到传扬的机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