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羽的诗学理论在《沧浪诗话》中的贴合表达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沧浪诗话》以其“借禅说诗”遭来了颇为复杂的争论,毁誉参半。20世纪以来至今,对《沧浪诗话》的研究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沧浪诗话》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反思,指出研究中的断章取义、政治意识形态烙印以及比较方法的失范三个问题,同时,认为《沧浪诗话》只拥有一个可待阐释的“潜在体系”。
  [关键词]《沧浪诗话》 诗学理论 禅与诗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的一部。《沧浪诗话》最重要的一个特色,是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尚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皎然。严羽之前,以禅喻诗的风气就已经很盛行。诗禅说在宋代分为两派,一派以苏轼为首,为自然创作论;一派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为模拟创作论。严羽沟通了这两派的理论,建立了《沧浪诗话》的“妙悟”之说。关于禅与诗歌在创作环节上的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整部《诗话》的核心。
  一、《沧浪诗话》的文化背景
  佛教从西汉时传人中国,至汉末始得广泛的传播。南北朝后,佛学的发展发生了分化。一是以达摩为代表以坐禅来达到超脱;一是以竺道生为代表经玄学的浸染和陶铸而中国化的路线。盛唐六祖惠能从思想上却全面继承了竺道生的思想,他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以简化的修行方式打败北宗,至此禅宗确立了在中国佛教的最高地位,在宋以后成为了在中国最具影响力,传播最广,也与中国文化交融最深的佛教宗派。佛教一经传人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儒学、玄学等和佛学思想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佛学文化。唐宋后,诗禅互动,诗禅交融,诗禅结合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诗歌最根本的内在特征,在于诗歌的审美意象。而诗的审美意象所具有的非逻辑思维方式。正是诗禅相通之处。诗歌创作是用文字符号创造出审美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从整体结构上看,诗歌的非逻辑思维同禅家“妙悟”的基本特征相统一。禅宗教义强调“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就是要求众生以独特的、不可言喻的个性体验,返照自身的“佛性”。禅与诗的内在规律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禅宗的绝对真理和诗人的感情有一个共通的性质,超思维、超语言的性质,即不可表述性。其二,禅家对学人传示的“顿悟”方法,与诗歌借象言情,提供给受众引发感情的契机是一致的。
  二、以禅喻诗与妙悟
  严羽的《沧浪诗话》由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辩”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核心。“妙悟”是《沧浪诗话》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第一义之悟”,指领会佛法的最高境界,另一个是“透彻之悟”。是指循此途径所要达到的诗作的审美境界。“第一义之悟”的涵义,即是“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取法最上乘的诗作,以逐渐把握诗的艺术特征。学诗者的“悟”,从“熟读”人手,“朝夕讽咏”,“枕藉观之”,“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人”。所谓“透彻之晤”,即‘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晤。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晤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用一连串比喻来说明,诗歌的艺术特征是朦胧空灵之美、含蓄蕴藉之美,而这又是“妙悟”所得。诗歌完整的审美境界,这个审美境界中的各个意象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浑融圆整,没有缀合的痕迹,而不应是诗歌各要素之间的机械拼凑。‘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三、严羽以禅喻诗的理论特色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中说:“沧浪论诗”,“约略体会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分别,但没有适当的名词可以指出这分别,所以只好归之于妙悟。不借助于才学,不借助于议论,而孟襄阳之诗能在退之之上。”这就是讲诗歌与妙悟的关系。同样是形象思维,模山范水之作,没有兴趣。高明的诗歌要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同时《沧浪诗话校释》中指出:“禅家靠悟,而诗人则于悟外更有事在。胡应麟《诗薮》云:‘严氏以禅喻诗,旨哉!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禅必深造而后能悟,诗虽悟后仍须深造。自昔瑰奇之士,往往有识窥上乘,业弃半途者”。胡应麟指出了诗家与禅家不同之处在于,禅家的妙悟是主观唯心的,诗家妙悟以后还须锻造。
  “以禅喻诗”说只是严羽衡论诗歌的手段。他以对禅道的认识为依据,建立了自己的诗论体系。严羽运用“以禅喻诗”说非常形象精辟地论述了诗歌的微言大义。《沧浪诗话》在诗歌理论批评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他通过“以禅喻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共通之处,将诗歌注重直觉体验、往往采取非逻辑性的形象化表述、追求空谷足音的意象建构的特点深刻而精微地表述了出来,借助禅喻的形式精确地传达出了他的诗学理论主張。
  严羽的诗学理论为形成我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的基本艺术风范、突出古典诗歌抒情写意的民族特征、开拓出古典诗歌精灵透妙、幽探细腻的艺术境界作出了极富开创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班主任要尽量给学生留有创造、思考、领悟的空间,激励学生广泛地想象,主动地发挥,自觉地行动,深刻地领会,才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提高觉悟,增长才干。相反,若班主任整天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时时处处不放心,凡事包揽,跟前跟后,学生不仅失去自我发展,自我反省的空间,而且会导致学生厌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和较对抗的心理。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的提高管理艺术呢?  一、引而不发  在班级管
[摘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挑战,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将物理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其变成学生探索物理学奥秘的乐园。本文从分析多媒体网络环境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入手,深入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的应用情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 具体模式 策略  网络技术给当今各学科教学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为亚洲人群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与血液动力学低灌注伴栓子清除率降低、动脉-动脉栓
通过对微课的了解,我们也尝试着去运用微课,使微课也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体验,以下是我在休假期间或周末对我们小区的小朋友们使用微课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  “課堂实录”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其大而全、冗长,难以在移动学习中直接运用,而且学生没有这样的耐性。据调查,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而微课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制造出精彩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利用网络学习英语这个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是因为网络上的听力材料丰富、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自主学习  在21世纪的世界,通过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宽带、光纤已经融人了人们的生活中。网络不仅给我们生活上带来了便利,还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  [关键词]创造 活力音乐 策略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
[摘要]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本文通过介绍皮影的制作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表演艺术,使大家更深刻感受皮影戏的艺术价值,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生活。  [关键词]皮影戏 文化 艺术价值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艺人用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表演者通过在幕后操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