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生折纸教育的发展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盲校学生由于视力障碍,对形象空间的想象缺少丰富性、立体性。折纸教育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能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触摸培养其触觉,提升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更好地成长、发展,所以折纸教育在盲校教育中有它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视障生;折纸教育;现状;问题;建议
   在特殊教育学校,折纸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门艺术,掌握一门技术,更多的是通过折纸这种动手、动脑的教育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提高学生触觉能力以及对形象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增强视障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事实证明,折纸这门传统艺术,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掌握不好,设计不到位,很可能变成一门简单的手工课,在盲校教育中失去其作用。但是如果教师能了解它的特点以及它对培养视障生的触觉、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作用,就能在各个学科中设计更合适视障生的折纸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
   一、盲校折纸教育的现状
   在盲校实施折纸教育,其作用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不但要教学生了解折纸这门传统艺术,让学生掌握折纸的方法和技巧,动手折出简单的图形,如小免子、小鸟、衣服、帽子等,还要通过折纸艺术精细的工艺和流程,培养视障生的触觉、感觉、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但是从现状发现,目前盲校视障生的折纸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艺术教学上。盲生拿上折纸,教师像教普通学生一样给他们讲解,然后教学生折纸的方法、技巧,讓学生尝试着折出指定的图形,但是对盲生在折纸过程中的触觉、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没有进行强化教育,这就弱化了折纸教育对视障生的教育教学作用,难以实现对其智力、触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二、盲校折纸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折纸教育在盲校已经深入各个课程,但是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能把折纸教育与其他如画一画、抄一抄这样的动手动脑的教育结合起来,使折纸教育陷入单一、枯燥的模式,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在折纸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触觉能力的培养;再次,对盲生兴趣缺少关注。作为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是提升效率、使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可是在盲校的折纸教育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把注意力都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教育看似离目标最近,其实离目标最远,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
   三、盲校折纸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盲校运用折纸教育教学有它的实际意义,但是要想让折纸教育对视障生发挥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策略:
   1.注意术语的运用,培养学生兴趣
   折纸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首先它是注重动手操作、参与其过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折纸术的运用,如折纸的定义、折法的命名等,为顺利教学以及学生更好地理解做好准备,同时也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使教学能快速切入主题,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双三角折、四角中心折、双正方折、水平三分折、双角内沉折等这些折法术语,如果教师在教学前不给学生讲明白,学生很难理解,也就很难操作,会影响教学效率,更影响学生的兴趣。
   2.用简单明了的教学语言强化学生理解
   由于盲校学生特殊,教师进行折纸教育时用示范操作方法是不现实的。教师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运用语言引导教学生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为了保证视障生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语言,更好地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如让学生操作“水平三分折”这个折法时,之前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过这些专业术语,就不用一步一步地再讲解(如让学生把折纸平行一折、两折、三折),而是直接用术语告诉他们“水平三分折”,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简化了过程,学生也能理解。当然,教学语言简单明了的同时,还要讲究其准确性、严谨性等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盲校教育中的折纸教育法对视障生来说有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一门艺术或者掌握一门技能那么简单,还能结合折纸教育的特殊性,从多方面培养视障生的智力、触觉、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提升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菊英.国外视障生拓展性课程及对我国盲校课程设置的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09(12).
   [2]李炳俐,李善军.盲校市场经济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3(1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开展视障生折纸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39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教学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借助模块式教学方式,从语文知识点的不同方面着手,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细化,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完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重点研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方式,并提出针对性意
摘 要:日常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以提问形式激活课堂“活水”,助力学生成长。有效的提问,能对症出击,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适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此,对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具体提问策略展开详细阐述,旨在打造更为精彩的课堂,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以往教学,以“知识本位”和“题海战术”为主,学生时常处于混沌的学习状态,难以突破。
摘 要:初中美术的发展方向不是教会学生画画,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考,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基础审美、艺术情趣及个人情操等各方面,做到艺术与人文知识并举。2020年是南京中考第一年,根据考试形式与内容,结合美术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字:初中美术;中考;综合素养   “美术教育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以分层评价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得出分层评价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评价;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措施之一,在我們所处的县域内,小学英语自三年级开始学习,并且每周只有三节课,相对而言,教学时间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紧这三堂课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通过教学互动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此,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互动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大多数刚进入青春期,因此,这一时
摘 要:批评一直以来就是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批评被列为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掌握好批评的艺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与改正错误。   关键词:教育惩戒;批评;尺度;艺术   批评一直以来就是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教学明显发生了质变,学习内容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哲学的方方面面。在主观教学意识上,教师要关注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以此为教学目标与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的学习。   关键词:部编版;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部编版教材整体贴合时代需求,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场鲜明,结构合理,创新呈现。高一不仅是
摘 要: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开发简易的家庭科学实验,并将其作为教学情境引入课堂中,既能让学生充分动手,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有效进行课堂探究学习。   关键词:家庭科学实验;教学情境;汽化与液化   用生活中的实验来解释课堂上的知识就是在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科学现象。这就是笔者研究这个课题的初衷:使课堂回归于生活中。如此不但能达成科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