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夸父逐日》学想像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了《夸父逐日》,今天我们再回文本,探究它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既是一节课45分钟的开始,更应该是学生思维之门、兴趣之门的开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神话故事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神话又是想像夸张的典型载体。所以我选择神话作为写作的引子。采用复习导入的形式。
  1.朗读:首先请一个同学读(或背)课文,谁来展示一下你亮丽的嗓音?我们全班一起读(背),展示我们合作的默契。
  2.复述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吗?(幻灯片)
  设计意图: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为下边的学习写作作必要的铺垫。
  
  
  二、走近想像,再创文本
  本文是一篇神话,远古时期的人民认识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甚至低下,当人力不能支配自然时,借助想像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于是创造了神话。所以神话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想像夸张。想像要以现实为基础,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在创造过程中也离不开夸张。所以生活是想像的基础,创新是想像的精髓。乘一只贝壳游海底,捧一颗石子看大山,钻进历史的隧道探险,飞到未来的空间观光。古今中外,天上人间……这无边思绪都离不开想像。让我们再回文本,感知想像。
  设计意图:想像是灵感的源泉,它是学生超出有限的现实,走向更美好与更无限的可能,又能使学生实中见虚,从现在看到未来;想像自然也是学生写作训练中运用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和能力的体现。没有想像,就没有作品,更没有传世佳作;没有想像,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难以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路闭塞,难以下笔。
  1.你能找出文中想像夸张的句子一共几处?
  (过渡:由文中的想像夸张激发了你怎样的想像?让我们一起走近想像,请看合作探究。)
  2.合作交流:文中的句子,激发了你怎样的想像?请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处情节,发挥你自己的想像,补充和丰富课文的情节。
  (提示:夸父——外形;逐日——原因,为什么敢和太阳赛跑?为什么要赛跑?;渴、饮、死——弃杖化林:渴成什么样了?为什么渴了?怎么喝水?河多大?渭水多宽?喝完水什么样子呢?扔出去的手杖以什么形状落下?变化成的桃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想像是神话的一大亮点,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则是我们所期待的。当兴趣这一导火线点燃了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时,那是一种何等的精彩!
  3.看图片,诉说想像:他是谁?你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再看作品中又是怎样用文字来想像的,请看欣赏想像。
  4.欣赏想像:请欣赏名著片段:《西游记》第七回。
  问题:你能找出名著中的想像夸张吗?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蒙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
  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核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把所学的知识放到生活中,使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同时课上课下、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进入写作的最高境界。
  
  三、想像情境创新写作
  1.请看提示:
  请你把圆想像成一个物体,并细致描绘出来,写成一个片段。
  (提示:比如,可以把这个圆想像成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为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像了。)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并检查本节课对想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效果。
  2.写作:(5分钟)
  3.交流:前后桌为一组,相互交流各自所写的片段,推荐出本组最好的,全班展示。(2分钟)
  4.展示: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精彩的想像?(5分钟)
  5.总结:(略)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级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正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繁多而辛苦,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而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不仅要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其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传统名篇。该故事矛盾复杂。人物众多,作品在情节安排,尤其在人物刻画上极其巧妙地设置了许多的“三”。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这些“三”,可以收到牵一“字”而动全“篇”的艺术效果。      一、“三探”:体现了人物的老谋深算      街亭作为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作为魏兵之统帅的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作为整个战略布局中的这粒关键的棋子——街亭。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街亭的“三探”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区域间合作不断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这对地理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根据新形势对地理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就提升中学生地理素养,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教育进行一定探讨。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内涵  1.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即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就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全面性,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1、坚持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地理教材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板书设计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笔者就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类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愿以此就教方家。    一、纲目式      它是最常用的板书设计形式,适用于内容简单,知识点单一,层次清晰,彼此间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体系,但这类板书设计形式可以清楚地显示地理知识要点和条理。如“地球自转运动”的设计。   这种板书设计类型,可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能从纲目知识
人本主义教学(HumaIlisticAppmaches)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沉默教学法、咨询法和暗示教学法的一个统称。人本主义教学法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人的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本主义教学法以此为出发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1,重视学习者自我人格的发展。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外语知识,也应
对于楼市调整,业内人士称:2010年属于高位盘整,2011年属于振荡下降,而进入2012年以来,楼市加速调整,同时也正在探底、筑底,最糟糕的时点将在年内现身。  甲方:楼市依然热闹  @今日莞事栏目:【央行再降存准率利好!】时隔近三个月,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再次被使用。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今年来第二次下调准备金率。对于楼市和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让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落地,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师思考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劳动教育在各学段的深入推进,为地理实践力培养提供了一条创新途径。本文以“油用向日葵的种植”为例,探讨通过参与劳动锻炼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路径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劳动教育;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到深水区,对教育质
断更七十余天,李子柒的再次亮相不是在视频平台中,而是在9月23日,李子柒获聘四川农耕文明形象大使的活动仪式上。  粉丝们还未等来李子柒的更新,却等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素有國际网红,中国文化输出者的李子柒,在过去的几年内凭借传统的美食制作视频爆红网络,同时围绕其IP开始衍生品牌,螺狮粉、藕粉等消费品横空出世,顶着李子柒的光环,销量一骑绝尘。走红后的李子柒不仅成为标志性网红,也多次身处舆论中央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略谈管见。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美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优秀的语言文字传统,更要使学生获得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