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缘脐血移植受者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受者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7年11月进行单份UCBT(Single Unit UCBT,sUCBT)并获得粒系造血恢复的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

结果

484例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出现发热,并确诊为血流感染者25例(次),发病率为5%;22例受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包括革兰氏阴性(Gram negative,G)菌19株(76%),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6株,31.5%)和肺炎克雷伯菌(5株,26%),二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33%和40%;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G)菌6株(24%),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4例(66%),6例G菌均对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敏感。22例血流感染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4例受者(63%)感染控制并且存活。

结论

导致UCBT受者在粒系植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等为主;碳青霉烯类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类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方案应作为针对G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首选方案,糖肽类或烷唑类抗生素可作为针对G菌的首选。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利用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和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初步研究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作为受体,小鼠左外叶肝作为移植供肝,门静脉吻合采用袖套法,供肝流出道静脉与受体的肝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胆总管使用空心管套入小肠实现胆肠吻合。观察两组小鼠术后7 d存活率、转氨酶指标、自身肝细胞凋亡指数、供肝和自身肝细胞再生等情况。结果急性肝功能衰竭组小鼠术后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对国际用于人胰岛制备的两种胶原酶(Serva NB1胶原酶和VitacyteGOLD胶原酶)在中国供者胰岛分离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适合中国人的胰岛分离方法。方法入选17例供者胰腺均来自死亡后器官捐献,其中12例使用Serva NB1胶原酶消化,5例使用Vitacyte GOLD胶原酶消化。在百级层流实验室中进行胰腺分离,经过修整,分别应用不同胶原酶充分灌注,利用Ricordi方法消化并记录消
目的探讨改良外翻式门静脉血栓切除术在肝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13例术前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Thrombosis of Portal Vein,PVT)的肝移植受者实施改良外翻式门静脉血栓切除术。根据Yerdel分级,Ⅰ级者179例,Ⅱ级者236例,Ⅲ级者182例,Ⅳ级者16例。结果415例并发Ⅰ、Ⅱ级PVT者中,术后门静脉血流均恢复,术后早期无受者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血栓未再形成。182例
目的通过测定和比较新鲜对照组和猪肺体外灌注(EVLP)组内皮依赖性舒张能力,探讨EVLP 2 h对肺动脉内皮的影响。方法将从6头瑞典家猪获得的健康肺分为两组,右肺为新鲜对照组,左肺为EVLP组。EVLP组中肺常温体外灌注2 h。分别从两组动物肺中获取长约1.5 mm的无分支肺动脉环。在器官浴槽中测定并比较2组肺动脉环平滑肌收缩能力和内皮依赖性舒张能力。结果由U-46619诱发的收缩分别为(22.4